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新纪元之马车 » 第十二章 猳国(3)

第十二章 猳国(3)

    只是眼前的这一幕,让他们都愣住了。只见多丽丝拿着一把匕首抵住自己的脖子,神情绝决地说道:“你们要是敢再进来,我就死在你们面前。”

    然而领头的那个人,并没有理会多丽丝的话。他一边往里屋走去,一边翻找着什么,不一会儿,又走了出来,对着同伴说,“没有情报上说的那两个小孩。”

    说完他又转向多丽丝,认真解释道:“我们是来带你回去的,是你父亲委托我们来的,我们已经寻了你好几年了。”

    他对多丽丝劝道:“不要伤害自己。”

    多丽丝说道:“我不会跟你们回去,我是自愿和我丈夫逃出来的。我们是真心相爱的,可你们却残忍地杀害了他。”

    领头的人一边靠近多丽丝,一边继续劝道:“你父亲委托我们来救你,是让我们从妖怪的手里将你救出,并没有说那个妖怪不能杀。事已至此,你还是把你的两个小孩叫出来,让我们保护你们回家吧。”

    多丽丝听他提到两个孩子,握住匕首的那只手更加用力的抵了抵,脖颈上瞬间流出了一条细细的血痕。

    多丽丝咆哮道:“我们就两个人在这生活,并没有什么小孩,我也绝不会同杀害我丈夫的凶手一起回去。”她先前仔细看过每一个人,发现并没有之前那个自称是木屋原主人的猎人。多丽丝猜测,他们住在这里的事情,肯定是那个猎人泄露出去的,当时他看见我丈夫的脸,表情就有些不对劲。

    可是这次,他并没有与这些人一起同行。现在她也只能迷惑这些人,希望他们以为是情报有误,不再寻找她的两个孩子。

    又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不耐地说道:“管什么小孩不小孩的,反正把这个女人带回去,我们能交差就行了。”

    “我说过我不会跟你们回去的。”多丽丝更加激动了,先前刺破的伤口还在缓缓的流着鲜血,显得格外触目惊心。

    “如果你们再敢靠近,我肯定会刺下去的。”多丽丝神情坚定,威胁道:“先前你们也说了,你们是来救我的,但如果我死了,我看你们怎么交差!”

    领头的人听到多丽丝的话,赶忙做出一个‘停止前进’的手势,示意其他人停下。他带着众人缓缓的后退,不一会儿,一行人便退到了院子门外。

    “你们几个留下,守在木屋外面。如果她出门,她去哪儿你们就跟到哪儿,确保她的安全,只要她不自残,管她干什么都行。还有尽量不要与她说话,一来怕你们激怒她,二来担心你们被她迷惑中了她的计。听明白了吗?”领头的人吩咐道。

    被点名留下的几人纷纷点头。领头的人满意地说道:“我不在,弟兄们都醒目着点儿,这可是个大单子,为了她,我们都已经耗费好几年了。一定要看好她,等我们回来。”

    “其余的人跟我,把这个妖怪先带回去。”

    眼见他们就要把里奇带走,多丽丝大声道:“把我的丈夫留下,不然我一样死给你们看。”

    这个女人真是得寸进尺,这次领头的人并没有理会多丽丝,临走时再次对留守在木屋外的几个人提醒道:“这个女人挺聪明的,好好看着,千万不要让她逃跑了。”

    看着他们一点儿都不受自己的威胁,多丽丝终于明白过来了,定是父亲给了他们很多报酬。对于这些人来说,虽然把带自己回去才是终极目标,但如果能把丈夫的尸体带回去,应该也能换取不少报酬。

    明白了这点,多丽丝没有再咄咄逼人,因为她知道,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说什么也没用。多丽丝当然不会自杀,她只是希望能用这个办法暂时逼退这些人,她很庆幸这些人对自己的死还有几分顾忌。说实话,如果他们不吃这一套,自己也没办法真正做到自杀,毕竟她还有两个小孩。她根本不敢想象,若是自己死了,那她的两个孩子将会遭受些什么。

    10

    院子外,几个人牢牢地看守着大门的出口。

    木屋内,多丽丝正悄悄地收拾着食物、水、一些必需品和最最值钱的饰品。

    火堆里还有燃烧着的月莹石,这些月莹石是她先前在小溪边发现的,虽然纯度不高,但是在漆黑的夜晚用于照明足够了。多丽丝把月莹石装进玻璃灯具里,然后搬动桌子,挪过来把木屋的门给堵住。接着回到房间,掀开床板,把打包好的物资全都一股脑给扔了进去,随后人也钻了进去,又从里面把床板盖上。

    月莹石的光亮照明着地下通道。这个应急通道是丈夫之前挖的,为的就是现在这种时刻能派上用场。

    多丽丝借着月莹石的光亮看清通道,引入眼帘的是她的两个孩子,哥哥里森用手捂住妹妹贝拉的嘴巴,不让她发出声音。当他看见来人是阿娘时,才放松了下来。

    通道不算大,成年人只能趴着前行。因为是用来紧急逃生的通道,所以当初也没挖特别远。多丽丝带着两个小孩,从小木屋不远处的地道口出来后,又把那个草堆给盖回去,隐藏着洞口。她之前有浅浅观察过那个猎人离开的方向,不出意外的话,那边应该有城镇或者村落。

    她知道,不管是城镇还是村落,都是人多眼杂的。虽然有很大的被抓回去的风险,但是她独自一人带着两个小孩,在这荒山野岭里面,无疑也是等死。

    多丽丝有些慌张,她非常害怕,脑袋不受控制地往最坏的结果上想象。她活了这么久,还从未有过如此强烈的无力感,甚至当年跟她丈夫逃跑的那天也没有这样过。

    虽然多丽丝很慌张,但她的脚步却从未停下来过半刻。她背着女儿,牵紧儿子的手,一直走到了天亮。终于,她看到前面有个村子。

    多丽丝在路边拦下了一辆马车,向车夫询问,距离最近的大城市有多远?叫什么名字?

    车夫告诉她,最近的城市有两座,但是两座在相反的方向,一座叫句港镇,一座叫瑞西市。

    句港镇?不行!多丽丝心想,她从小长大的村子距离句港镇就特别近,绝对不能考虑。而瑞西市正好是反方向,这是绝佳的去处。

    多丽丝尝试着询问道:“能不能麻烦您带我们去瑞西市呢?”

    “不行啊,我要去句港镇的哩。”车夫连连摇头,表示他们并不顺路。

    多丽丝听到这话,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她赶忙从随身的包裹里,拿出她当年和丈夫逃跑时随身配戴的饰品,递给车夫,再次说道:“麻烦您了,送我们到瑞西市吧,如果可以的话,这件饰品就送给您,作为我们的路费吧。”

    车夫拿着饰品,一眼就看出了,这是有钱人家才佩戴的,价值不菲的饰品。虽然不顺路,但这样一件饰品,足够普通人家半年的开销了。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美事呀,于是车夫便答应了将他们送去瑞西市。

    就这样,多丽丝几人有惊无险的走出了原始森林,抵达了瑞西市。她带着两个儿女,先是来到服装店跟老板商量,能不能以他们身上穿的这些皮毛,换一些朴素的衣服。

    这些可都是千金难买的高级皮毛啊,正常一个猎人几年都不一定能寻到一张。老板是个识货的人,自然没有理由拒绝。何况对方只是要求换一些低调朴素的衣服,这对于他来说简直是赚大了。老板二话没说便答应了。

    之后,多丽丝又去当铺,把剩下的饰品全部换成了钱。发簪、耳环、项链、手镯,这些全部都是当年出逃那天身上所配戴的饰品。当然还有戒指,不过那枚戒指前面已经给了车夫作为报酬。

    这些首饰换来的银钱,对于普通人来说可算得上相当大的一笔钱了。

    瑞西这座城市并不是多丽丝的最终目的地,她想要带着孩子们远离这个地方,越远越好。

    多丽丝带着孩子又坐上了去往北方的马车,这一走便走过了四季,期间经过了几十座城市,辗转了十几辆马车。

    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路途遥远,马不停蹄地奔波,这其中的艰辛和心酸,唯有她自己才懂。好在两个孩子都很坚强,他们并没有抱怨。甚至多丽丝觉得有时候这俩孩子懂事的让人心疼。

    刚开始女儿贝拉还会问,爸爸为什么没有和我一起走呢?可能是因为年纪小,对爸爸的记忆很快就淡薄了,慢慢的,贝拉不再哭闹和思念,开始享受起旅途的快乐。

    哥哥里森则显得成熟很多,他明白爸爸已经不在了,并且以后也不会再回来。虽然他自己还只是一个孩子,还在一个需要父母照顾的年龄,但他学会主动承担起照顾妹妹的责任。里森比起贝拉要年长几岁,接触父亲的时间更久,拥有关于父亲的记忆也更多。对于他来说,失去父亲意味着,以后年年岁岁,在那漫长的人生里,再也没有父亲的陪伴了,再也无法拥有和父亲在一起时的快乐和默契。

    拥有的越多,失去的就会越多,失去时也就越难受吧。里森心想道,自己都尚且如此,何况是阿娘。她与父亲相处的时间最久,最爱父亲的定也是她,此时最最难受的该是阿娘吧?

    里森甚至都不敢在阿娘面前表示难过,唯有在睡觉时默默的无声的哭泣。

    11

    松傈市。

    多丽丝和孩子们到达这个城市已经有三个月了。

    两个月前,这里还是一副白雪皑皑的风光,转眼已是绿树成荫了。

    多丽丝对两个孩子说道:“今天我们便要搬到新家去咯!”说是新家,其实根本就不知道那个房子长什么样子,没有去看过,房款也还没有交。

    不过对于多丽丝来说,那就是他们的新家了,因为她心里已经决定买下来了。在此之前,她在房屋交易中心看了许多房子,想要便宜且距离城市又近的房子,就只有这一幢可选了。因此,多丽丝甚至连行李都一同搬上了马车。

    没办法,尽管他们已经很拮据了,可是从南方到北方,在路上的这一年时间里,吃饭、住宿、路费等,已经把卖首饰的钱大部分都花掉了。必须尽快安顿下来了。

    几人很快便到达了目的地。这里是离松傈市不远的村子,因为没有修路,所以看起来好像有点偏僻的样子。

    他们的新房子,房屋只有一层,屋内有个大客厅,和两个不算小的房间,是青砖瓦顶结构。前院有一口水井,伙房也在这里,烧火做饭的地方,联通着室内的浴室,看样子是做饭的时候,顺便能够烧热洗澡水的设计。

    “设计的真是巧妙。”多丽丝感叹道,她从没见过这种设计。

    多丽丝很满意这个房子,前院有足够大的空间让孩子们玩耍,后院更是大到可以种下许多的菜。除了因为没有人居住而被大雪压塌的部分屋顶外,其他地方都很牢固,而屋顶只需要修缮一下,便可以了。

    多丽丝付清了房款,虽然价格对于这一带来说已经很便宜了,但是几乎花光了她剩下的全部积蓄。

    收拾完屋子,趁着天色还早,多丽丝赶紧带着小孩,在村里挨家挨户给人打招呼,并送上了他们从南方带来的礼物。礼物是多丽丝自己制作的花叶标本,这些花叶都是南方特有的树木花草,她在离开南方前收集了不少。早在她决心以后在这生活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这点。礼物不贵重,但却暖人心。对于这个村的人们来说,他们是外来者,为了以后能在这住得舒心,有必要和邻里搞好关系。

    村民们都居住在后边山头,而多丽丝家则孤零零的坐落在山脚下,从后院看去,就能看到这座宏伟的大岩山。

    第二天,多丽丝正在思考,如何修缮屋顶的时候。一位50岁左右的大叔走了过来,他还扛着一把木梯子。多丽丝稍作思考,很快便想起来了,那是村长,昨天登门拜访时见过的。

    村长好像是独自居住在村子的西边,没有妻子和子女。多丽丝并没有刻意打听,这些都是昨天在拜访其他村民时,村民们八卦给她听的。大到谁谁谁家的孩子在外面做什么生意赚很了多钱,小到村里谁家的猪要下崽崽了,以及村里有多少和多丽丝的孩子年龄相仿的孩子之类的。

    村民们十分热情,以至于多丽丝他们昨晚拜访完村民,到了很晚才回到自己家。当然期间的晚餐也被热情的村民招待了,更有甚者直接邀请他们留宿。

    ……

    多丽丝刚想招待村长,没想到村长拿着梯子就架到墙上,然后爬上了屋顶。

    不一会儿,村长又下来了,他叫多丽丝跟他走。多丽丝愣了一下,就在多丽丝犹豫的时候,村长不耐地抓起她的手就走。

    多丽丝被迫地跟着,有点不知所措,等她反应过来时,连忙叫里森带上妹妹快点跟上。自从孩子的父亲过世后,多丽丝一刻都没有离开过孩子们。

    村长见多丽丝愿意跟着他走,便松开了抓住她的手。多丽丝几人跟着村长,不一会儿来到了村子里堆放垃圾的地方。村长指了指面前的一堆瓦片说:“这是我家前段时间修缮屋顶时,多出来的大青瓦,你拿去用吧。你们家屋顶结构没问题,除了瓦片就只有一块木板坏了。”

    说完又递给多丽丝一卷崭新的布尺,然后边走边说道:“让回去量好尺寸,再来我家拿木板。”

    说着就已经渐渐走远了,他忽然又停了下来,回过头来说道:“布尺就当是昨天的回礼了,木梯用完了记得还我。”

    村长表面上看,是那种很难相处的人,没想到实际上是个大好人?昨天还说她送的花草标本没一点用呢。多丽丝心想道。

    就这样,在村长的帮助下,多丽丝很顺利的修好了屋顶。时至今日,他们终于有一个家了,再也不用过那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了。

    多丽丝欣慰地笑了笑,转身爬下楼梯,却见到院子里,才5岁的儿子居然在劈柴。

    “天呐,”多丽丝惊呼道:“就你那个小身板,别柴没有劈好,反倒把自己给弄伤了。”她刚说完,里森就一斧子劈歪了,劈到了地上,振的手都麻了。他不服气地又劈了两下,却只有一点点小小的缺口,并没有力气把它变成两半。而一旁的贝拉依旧在为哥哥呐喊加油。

    多丽丝走了过来,揉了揉儿子的头发,满眼宠溺地柔声问道:“哥哥你在做什么呀?”

    里森委屈地撇着嘴答道:“我只是想要把柴劈好,这样阿娘就有柴烧火做饭了。”

    贝拉认可地点了点头,有些艰难地咬着字说:“哥哥刚才告诉我,以前就是阿爹负责劈柴的,现在阿爹不在了,所以他要帮阿娘把柴劈好。”

    多丽丝听到兄妹俩的话,彻底崩溃了,她蹲下身来,抱着两个孩子放声大哭。这是她丈夫离世后的第一次哭泣,因为他们有了新的家,孩子们又变得懂事,这让人心疼不已。她紧绷的心终于得到了释放。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无法停止地滚落下来,她的哭声充满了痛苦和心酸。

    两个年幼的孩子也被她的情绪所感染,他们笨拙地轻轻拍打着母亲的背,试图给予她一些安慰。里森举起手用自己的袖子给她擦拭着眼泪,温柔地说道:“阿娘,别难过了,还有我们呢。”贝拉也抱紧了阿娘,学着哥哥,用她稚嫩的声音说:“对,阿娘别再难过了。”

    这些温暖的举动让多丽丝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爱和支持。她抬起头,用颤抖的声音对他们说:“谢谢你们,阿娘没事了。别担心,我们安全了,我们会永远在一起的。”她的声音充满了感激和坚定。她知道,虽然她的丈夫离开了他们,但他的爱永远存在于他们的心中。他会保佑他们度过每一个难关,保佑孩子平安喜乐地长大。

    多丽丝相信自己,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都能坚强地面对,因为她有孩子们的陪伴和爱。她决心要给他们一个幸福的家,让他们在温暖的怀抱中茁壮成长。在这一刻,多丽丝的眼泪不再是悲伤的泪水,而是希望的泪水。她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感受着内心的平静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