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婉书华 » 295

295

    显而易见,不是李旦想杀了她,而是李隆基想杀了她。我也能够理解。

    一时之间,我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抱有怎么样的一种心情,是难过还是愤懑,其实他们没必要兵戎相见。

    我也有些后悔了。她们都是我一手带出来的人,也是我没能教好他们。是我的过错。

    不仅如此,安乐公主剩下的那些不多的势力,也被清算了。而李隆基的手段,也比我想象中要更加残忍。

    虽然我很快就反应了过来,虽然我眼里的李隆基只是一个乖小孩,但他历史上确实是一个相当残忍的帝王。

    而朝局,也变成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分庭抗衡。如果一定要算的话,太平公主的势力应该还是略胜一筹。

    可是,现在的李隆基,处于正统地位。至于现在的皇帝李旦,那不是一个重要人物。

    李旦现在试图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寻求政治平衡,以避免伤害到任何一人。

    在此期间,太平公主曾劝说李旦下旨,搜集编撰了上官婉儿的著作,保留了这位才女的作品。

    远在天边的我,也收到了我自己的文集。坦率而言,编写得相当不错,是太平公主的手笔。

    可是,现在的我,却相当担心太平公主。哪怕我明明知道,她的权势相当过盛。

    不仅如此,我非常清楚,太平公主在李隆基身边安插了很多耳目,而李隆基心里感到十分不安。

    虽然,太平公主身边估计也有。不过,太平公主也素来是一个相当谨慎的人。应该不需要我担心太多。

    没有了安乐公主的存在,他们俩的斗争自然也就陷入了如火如荼。

    而我的痕迹,也彻底地消失在了朝堂之上。这也不仅仅指的是上官婉儿的名字。

    而这场不在明面上的斗争,没过多久就进入了尾声,是李隆基赢了太平公主,这让我没想到。

    更没想到的是,背叛太平公主的是高安长公主,或者说应该称她为宣城公主。她果然最开始就不是真心实意效忠太平公主的。

    只是,没人能想到,她居然这么厉害。比我和太平公主想象中要厉害得多。想必,也是由她选择了帮李旦和李隆基。

    先天二年(713年),太平公主涉嫌发动谋反,被唐玄宗李隆基发兵擒获,赐死于家中。

    不过,这一点,我倒是可以证明,她不曾死。我也不会让她就这么去死。

    我早年间在都城还是安排了几个可信之人,因而我可以确定的是,她肯定是被救下来了。

    因为太平公主府发生了火灾。可是偏偏,那场火不大也不小,公主的身体,却偏偏变成了焦尸。

    曾几何时,我也希望以这样的方式死遁。但是考虑到成本过高,还是作罢了。不过,事关太平公主,也确实容不得马虎。

    其实,我建那个道观也是因为她,是希望她能来。我其实对于住在道观这种事情,从始至终并没有那么热衷。

    但是,我也是一直期待于她可以拥有这样一所道观,虽然有些过于简陋,但是该有的东西都有。

    只是,我也不能确定她会不会喜欢。然不论喜欢与否,她都得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了。

    如果她不喜欢,过了这段时间,等风头过去,她也可以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前往她想去的地方。

    只不过,她终究还是当不了皇帝了,这很可惜。不过起码,我留住了她的性命。

    这可能就是我的私心使然,因为我想要她活下来。不管如何,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虽然现而今她是什么想法我已经不太清楚了,但是我还记得,在她还年轻的时候,在我们的初见,她是想要一所道观的。

    但是,我更清楚的是,我可能要到很久之后才能见到我心心念念的公主。

    时光飞逝,我见到了我的公主殿下。跟之前相比,她憔悴了很多。不过,很快我就恢复了过来。

    见到我了之后,她特别欣喜,可是却没有惊讶。估计也是猜到只有我才做得出来这种事。

    而且,让我欢喜的是,她很喜欢我的道观。之后便是,她留了下来,而我继续游历四方。

    开元初年,唐玄宗派人将上官婉儿的诗作收集起来,编成文集二十卷,令张说作序。

    很可惜,后来这些文集都丢失了。《全唐诗》仅收其遗诗三十二首。

    而我游历完之后,又回到了道观里,和太平公主一起,度过了一段还算愉快的时光。

    而我的十二卷文集,我们也藏了一份在道观的石砖之下,只是不知道千年之后是否会有人发现。

    多年之后,我也曾到上官婉儿的墓前去看过,上官婉儿的墓志铭是这样的:

    潇湘水断,宛委山倾。珠沉圆折,玉碎连城。

    甫瞻松靡,静听坟茔。千年万岁,椒花颂声。

    历史好像被我改变了,又好像从来都不曾变过。就像,我明明是上官婉儿,可实际上我又好似谁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