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网游竞技 » 有山不周 » 十四章 逆转录病毒

十四章 逆转录病毒

    准备出院的时候总是最欢快的,无论对于医生还是患者。

    病患陆陆续续康复清醒,酒窖里的气氛就跟过年一样。鬼门关捡回一条命的患者大多感激涕零,医学生从黑脸看守变成了白衣天使,曾经动不动电人的黑历史也被选择性地遗忘。

    姜若冷眼旁观,觉得很有意思,让他回想起管训结束时看守拍着他肩膀让他重新做人的情形。

    虽然一直试图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但姜若依然没有真的被遗忘。这不,木轩、沈攸和龚子枢一起走了过来。

    木轩率先说:“这些病人再隔离观察几天,就可以出院了。”

    龚子枢接口道:“我回去跟我爸爸交涉,争取说服他放弃销毁计划,让这些病患回家团聚。”少年露出一口白牙,“放心,我不会把你卖了的。至于我们是怎么偷梁换柱的,就让他猜吧。”

    姜若:“那好啊。”

    沈攸忍不住道:“二师兄,你觉得这样安排有没有问题?”

    姜若:“有什么问题?”

    沈攸:“我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一直以来都有这种感觉,但又说不上来是哪里不对。”从前每当小师弟的研究陷入困境,辗转反侧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他总会来请教姜若,而姜若也总能够拨开他眼前的云雾。所以这一次他同样期待地看着姜若:“二师兄你回忆一下从出现霉菌以来的事件发展,你帮我想一想好吗?”

    姜若下意识在身上摸了摸,想点一支烟,但很快想起游戏里是没有烟的。他于是眼神放空地想了一会儿,然后对沈攸说:“等我想到了再找你。”

    沈攸“喔”了一声,有点儿失望,但很快觉得自己未免莫名其妙,连忙道歉:“没事的师兄,也许是我脑子抽筋了。”

    龚子枢交代完便下线去了。想到很快可以离开,酒窖里众人感觉异常轻松,甚至还有点儿依依不舍,此刻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聊天。

    沈攸找了个角落,蹲在那里兀自一个人苦想,木轩在他边上坐下来,“你说的事情,我也有同感。”

    沈攸抬头:“喔?”

    “嗯,”木轩说,“事情就这样简简单单地解决了,有点儿不敢相信。”

    “就像数学竞赛最后一道大题,居然用传统解法按部就班算出来了,总让人不放心,觉得这莫不是个虚数解。但要问错在哪里,又答不上来。”

    沈攸猛点头,就是这种感觉!

    觉得自己错了,但是错在哪里,却又怎么也想不明白。

    木轩默了一会,忽然说,“其实我常常觉得看不懂二师兄。”

    沈攸明白木轩的意思,但他不想谈论二师兄,所以并没有接话,于是二人一齐沉默了。

    同他们相比,旁边医学生之间的气氛要轻快得多。

    “你的毕业设计怎么样了?”

    “唉,别提了,基因工程就是一个大坑啊,PCR做了几十次了,就是不成功。”

    “敲基因是玄学啊。”提问的人附和,语气同情。

    木轩转过头,“敲基因?PCR?”

    “嗯?”谈话忽然被插入,两个医学生俱愣了一下,然后点头,“是啊。”

    “基因工程我不太懂,”木轩说,“能同我讲讲吗?”

    虽然不知道木轩作为一只计数狗为什么对基因工程感兴趣,但名校学生们大多好为人师,依旧滔滔地讲开了:“是这样,你知道,每个基因在染色体上是有一个特定的位置的,敲基因嘛,就是找到这个位置,把DNA切开,把目标基因切掉,然后替换一段人工编码的DNA上去。”

    “那PCR呢?”木轩继续追问。

    “就是通过变性、退火、延伸三个步骤进行体外DNA复制,嗨,一两句话说不清楚,你就这么理解吧,通过升温降温升温啊的一套操作,实现我们上面说的那个基因工程过程。”

    木轩忽然“蹭”地站起来,吓了大家一跳。他走了两步,重又坐下来:“谢谢你们,我有点明白了。”

    “喔?”医学生们有点不明情况,遂不再理会木轩:“我们刚说到哪里了?”

    在木轩站起来的时候,沈攸也反应了过来:很近了,那个藏在虚数解后面的抓不住的真相现在已经近在咫尺,只要再想一想,好好地想一想。

    木轩:“你还记得范老爷子刚刚注射莱布尼茨号血清时的情形吗?”

    沈攸:“记得,反复高热。”

    发烧,降温,再发烧,循环往复。

    二人面色皆是一白,再次打断了那两个医学生的谈话,拽住他们问道:“有没有什么病原体,像病毒之类,是能够改变人本身DNA的?”

    “逆转录病毒?”扁思邈听到他们的谈话,凑了过来,“是有这么一种病毒,在感染动植物细胞后,会把自身基因片段插入宿主的DNA中,并入宿主的染色体,被称做逆转录病毒。”

    扁思邈谈兴大发:“比如大名鼎鼎的HIV,就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他注意到木轩和沈攸发白的面色,有点摸不着头脑:“你们怎么了,什么年代了不至于谈HIV色变吧......”

    “所有人请停一停,”木轩大声道,“我有话说。”

    酒窖里的嗡嗡声被忽然打断,又惯性地延续了一会儿,才渐渐安静下来。

    “我有一个怀疑。”

    “我希望我是错的,但哪怕只有万分之一可能,也必须立刻让大家知道。”

    “我怀疑,这段时间以来肆虐的出血症背后的真凶,是一种逆转录病毒。”

    NPC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但医学生们当然知道逆转录病毒,此言一出一片哗然。

    扁思邈第一个反应过来:“你的意思是,抗体血清的真相是我们通过反复感染实验者,造出了一种变异病毒,这种病毒感染了巨噬细胞,把巨噬细胞变成了超级巨噬细胞?”

    盲肠太长:“那么这就是一种与HIV恰恰相反的病毒,HIV摧毁人体的免疫细胞,而这种病毒造出大量超级免疫细胞。”

    扁思邈:“这种病毒对原始宿主不致病,因为超级巨噬细胞‘认识’原始宿主的细胞;但是一旦被移植到异体,立刻就变成无差别攻击的刽子手,于是变得致命。”

    木轩已经不需要继续细说,大家自行补上了所有的前因后果。

    等到大家说得差不多了,医死人不偿命才道出了真相中最可怕的一部分:“致命没什么可怕的。可怕的是,如果这真的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就会改变宿主的DNA。”

    全场一片死寂。

    因着众所周知的十分有意思的事件,木轩很想在这里引用先哲的话:

    “正如商品本身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一样,商品生产过程必定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不仅要生产价值,而且要生产剩余价值。

    劳动力独特的使用价值,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大的价值,某些人正是看中这个价值差额,才去购买劳动力。某些人不仅懂得用劳动力的低价值去换取劳动力创造的高价值,而且更懂得用延长的劳动过程去换取更多的价值。

    机器大工业标志着特定生产方式进入成熟阶段。像其他发展劳动生产力的方法一样,机器能够使商品便宜,缩短人们的工作日部分,从而无偿地延长人们给予某些人的工作时间。

    商品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一切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元素,就不能成为商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当特定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时候,社会财富主要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商品也就成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作为外界的对象,商品首先是一个依靠自身属性来满足某种需要的物品。当然,商品体本身的有用性,也就是使用价值,同人们取得这种性质所耗费劳动的多少是没有关系的。因此,考察商品使用价值的时候,也就是在使用或消费中,总是以一定量为前提的。

    作为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的转变环节,交换过程必然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当然,同一种商品的交换价值不仅可以表示为一个等同的东西,也可以表示为与它相区别的某种内容形式。总而言之,交换价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不同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而且可以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断改变。举例来说,小麦和铁两种商品二者的交换比例总是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这个等式说明有一种等量的东西存在于两种不同的物品里面。当然,这种东西既不是小麦,也不是铁,而是可以用简单的几何学例子来说明的。在几何学中,为了确定和比较各种直线形的面积,就需要先把它们分成三角形,再通过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从而把各种直线形化成完全相同的表现形式。因此,各种商品的交换价值也需要化成一种共同的表现形式。当然,这种共同的表现形式绝不是指商品的物体属性,而是从商品使用价值的角度来考虑。在商品交换中,只要比例关系适当,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可以和其他任何一种的完全相等。正如老巴尔本说的:只要交换价值相等,交换价值相等的商品是没有任何差别或区别的。

    虽然商品有质的差别,但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却只有量的差别。如果把商品使用价值撇开来看,也就是把劳动产品的物质组成部分和形式抽去,可以感觉到的商品属性都会消失掉,不再是木匠、瓦匠、纺纱或其他某种生产劳动的产品,也不再是桌子、房屋、纱或别的有用物。此时,作为劳动产品商品的性质已经发生变化。随着劳动产品有用性质的消失,体现在劳动产品中劳动的有用性质也相继消失,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可以抽象为人类劳动。当然,考察劳动产品剩下来的东西,也就是考察这些无差别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考察它们作为社会实体的价值,无须考虑人类劳动力的凝结形式。

    在商品交换关系中,商品的交换价值可以表现为同使用价值完全无关的东西。如果抽去使用价值的话,商品的交换关系或交换价值中表现出来的共同东西,就可以称为商品的价值,也就是商品本身单纯凝结人类劳动的度量。由此可见,商品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而单个商品只不过是该种商品的平均样品而已。实际上,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比如人们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发展水平及其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等。总而言之,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生产力越高,生产该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越少,而凝结在该物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小,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小。由此可见,商品的价值量与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力成反比。

    工业化的特定生产方式释放出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商品作为特定生产方式社会财富的基本元素,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并占据着人们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