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女皇出山 » 第二十二章 村庄凶讯

第二十二章 村庄凶讯

    张婶见陈硕真完全不懂世道的险恶,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你赵大哥到现在都没个信,可见山下一定不太平。你还是乖乖呆在这里吧,等我们先去看看形势,如果真的没什么风吹草动了,我们再带你一起下去也不迟。”

    孙嫂也坚决反对陈硕真下山。

    “别忘了你可是官府通缉的要犯,万万不可抛头露面。”

    “时间会淡忘一切,县衙每天那么多公务要处理,哪里还记得我这个小丫头。”

    “才不会呢,你以为县衙的人有多少正事干吗,他们最喜欢的公务就是搜刮民财,镇压那些不配合他们的人。”

    “你们是不明白官府的那一套,早点结案他们才能拿奖金,可能他们早就找了个替死鬼结案了,现在正在胡吃海喝呢。”

    陈硕真想起了电影桥段,那些越是不务正业的贪官,越想草草结案,以便自己抽身出来。

    她忘了这是唐朝,而她得罪的可不是一般的人。

    “在开仓放粮之前,你可能还不会引起大家的关注,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你得罪的可是李府,你要知道李府的势力,那个老太监要追究起来,别说县衙,就是州府都得追究到底。”

    陈硕真见对方寸步不让,便主动退了一步。

    “现在老百姓已经吃到粮食了,这事就算没白干,万一我有什么事,也值了。”

    张婶听陈硕真这么说,急得脸都红了。

    “呸呸呸,你还这么年轻,千万不要说不吉利的话。”

    “你呀,就乖乖地在山上呆着吧。那些官兵正等着你主动送羊入虎口呢。”

    “我知道,可是我已经在这里这么久了,还没下山看看呢。”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你有个三长两短,大家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白忙活了。”

    “我看一眼就回来?”

    陈硕真还想为自己争取机会。

    “以后还有机会,你就安安心心在这里等我们的消息吧。”

    这时,张婶突然想到了什么。

    “你想见你妹妹了吧?”

    “你怎么知道的?”

    陈硕真脱口而出,说完立即后悔了,怎么一不小心就说漏嘴了呢。

    “还真是啊,这样吧,我们答应你,只要通缉令解除了,我们就带你去找你妹妹。”

    “好吧。”

    陈硕真像泄了气的皮球,连自己的秘密都被张婶她们看穿了,她也不好意思再坚持跟着她们下山去了。

    “说好了,我们走了,你可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知道了。”

    陈硕真心里有些失落。

    张婶还是不放心,拉过陈硕真叮嘱道:

    “千万记住,如果有陌生人来这里,你一定要说自己是张淑芳的大女儿,上山来打柴的,到这里歇一歇,很快就回去。”

    “放心吧,我记住了。”

    其实这话之前张婶已经说过,她是担心陈硕真没记住,所以又叮嘱了一遍。

    陈硕真现在满脑子都是妹妹,她根本听不进张婶她们的话。

    她之所以佯装答应,是因为她觉得张婶、孙嫂她们的家人都为保护她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她不能再让她们担心了。

    张婶又交代了一遍刚才的叮嘱,这才带着众人下山去了。

    等到张婶她们转过一个山坳,陈硕真快速地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道具:一套男装,一件蓑衣,一个斗笠。

    陈硕真把自己武装了一番,在水池前照了照,连她自己都觉得水池中的影子像个标准的农夫。

    于是她关了山门,悄悄跟在张婶她们后面往山下走去。

    幸好陈硕真腿长,加上有在校队的锻炼基础,很快就又看到了张婶她们的背影。

    陈硕真小心翼翼地远远跟着,时而用路边的树枝遮挡一下,这招还真管用,直到走完下山的路,张婶她们也没发现后面有个人跟着。

    一路上都风平浪静,甚至连个人影都没有。

    陈硕真天真地以为官府已经淡忘了开仓放粮的事。

    她哪里知道,几十里开外的县城跟这里简直是两个世界。

    正如孙嫂猜测的,县城各个交通要道都贴满了重要通缉犯的通告,首当其冲的就是陈硕真。

    自从开仓放粮事件发生后,县衙就把陈硕真列为了重点通缉对象。虽然现在不再像当初那样每天盘查,但是到处依然有县衙布置的暗哨,一旦有情况他们就会第一时间冲出来。

    张婶她们先到乡下去转了转,那里是她们的家乡,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还有些族人住在这里。

    映入眼帘的是洪灾之后的萧条景象,稀稀拉拉的几户人家在被大水冲洗过的田地里种上了庄稼,尽管收成的希望渺茫,但是他们还是期待有奇迹出现。

    陈硕真看着眼前的一切,发现古代的农村跟现代的也没多大区别,只是这里刚刚经历了天灾,看起来更贫瘠一些。

    几个农民正在田间劳作,远远地就发现了张婶她们。

    那是张婶她们的族人,见张婶她们走过来,几个人招呼了一下,便纷纷扔下手中的农活,领着张婶她们往家里去了。

    张婶担心族人守不住秘密,就没有说山上的事,只简单地寒暄了几句,说大家都很安全。

    简单的寒暄过后,张婶便直奔主题,说有一件事需要族人们帮忙,那就是打听赵天威他们的下落,自从一个月前分别后至今都没有他们的消息。

    一个年老的族人听说张婶她们要打听赵天威他们的消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你们还是别去打听了,村里好几个人都因为这事被官兵关进了大牢。”

    “就是,县城到处都是暗哨,老百姓稍有嫌疑就会被官兵抓走。”

    “这么说天威他们也被抓起来了?”

    孙嫂预感不妙,紧张得说话都颤抖了。

    “是啊,因为县衙一直抓不到开仓放粮的主犯,就把跟这事有关的人统统抓起来审问。”

    “那天我听小赵他们说要去县衙,我就知道要出事,我说你们可别拿生命开玩笑啊,可是小赵他们血气方刚啊,哪里听得进我一个老头子的话。”

    “三四个年轻人都不听我的劝,一个个摩拳擦掌的就往县城去了,不久就有消息说他们被官兵抓了。哎……这些后生还是太年轻了啊。”

    老人说着说着就湿了眼眶。

    孙嫂见状连忙安慰老人。

    “爷爷,这是天威他们自找的,就让他们自作自受吧,您老人家不要为此伤了身体。”

    老人早已忍不住老泪纵横

    “我这把老骨头也无所谓了,只是苦了这些年轻后生啊。”

    “爷爷您保重身体,说不定他们不久就放出来了呢。”

    大家纷纷安慰老人。

    “难啊,这都过去一个来月了,这些年轻人多半已经……”

    老人已经泣不成声。

    张婶等人听得后背直发凉,孙嫂更是两眼一黑,差点晕了过去,幸好刘婶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她,又给她喂了一些糖水,她这才慢慢缓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