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红脸白脸 » 第一章:雾里看花

第一章:雾里看花

    二O一六年九月下旬,省泽天生物公司总经理苏国梁接到了总部-----广东泰恒集团通知,让他参加集团二十五周年庆典。后天召开。

    苏总订了明天上午八点赴集团的飞机。

    今天上午,苏总召集部门负责人开了个小型会议,布置了近期工作。

    第二天一早,苏总搭上了赴集团总部的飞机。跟他随行的是总经办副主任李殊。半个小时后,飞机冲上了碧蓝的天空。

    飞机进入水平飞行后,他解开安全带,侧过脸从舷窗望出去,只见下面一片白云在翻腾,他的思绪也在奔涌。。。。。。

    九十年代中期,他辞掉公务员职务,下海去了广东,在广东泰恒集团当了业务员,半年后,集团董事长彭永年很赏识他,提拔他当了集团营销部总监,一年后在S省会投资成立泽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他当了总经理。

    当时正值健康产业“扬帆起航”的时期,他带领自己的团队,南征北战,一度在二十世纪初把他的产品推到了同类产品榜首。二十年来他斩获荣誉不可胜数,是彭董手下的得力干将。但最近两年来,他隐隐觉得集团有人好像对他有些“微词”,甚至于在挤兑他。他此行除了参加庆典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向彭董汇报一下自己的想法。慢慢地,他睡着了。。。。。。这两天他实在太累了!

    “先生,您喝什么饮料?”航空小姐问正在睡觉的苏总。

    李殊将食指放在嘴唇上,示意不要打搅苏总的睡眠。他接过苏总的早餐,又替苏总要了杯果汁,因为他知道这是苏总最爱好的,而且这个爱好源于偏爱外孙女---果果。

    李殊将座位前的折叠板打开。然后取开早点二一添作五就吃完了,还觉得有饿意。他和苏总搭乘的是早晨8:00的航班,但因为家离飞机场太远,早上6:30就起床,连早饭也没来得及吃,就急急与苏总一块去了飞机场,又是办理托运,又是安检,真是累坏了,现在实在是又饿又困,不一会儿,他也进入了梦乡。

    飞机起飞了大约两个小时后,苏总睁开眼,问李殊现在几点了,李殊说现在手机都已关闭,没信号了。苏总似有所悟地抬腕看了看手表:已十点多钟。他喝了两口果汁后,取开了早点,然后又包上,推到李殊跟前说:“这个小点心挺精致,给你吃吧。”李殊又推给苏总说:“我已吃饱了。”苏总又推给说:“你正是吃壮饭的时候,一包根本吃不饱。”他又补充了一句:“我在家吃过了。”

    李殊这才接过来,将苏总的点心也吃了。

    五个多小时后,飞机在江东机场降落。李殊提起苏总的随身提包与苏总相跟着走下舷梯。候机楼前面巨大的花坛里,人工花草装点成“迎接国庆67周年”几个大字,远处都市无尽的建筑群矗立在树海里。

    走下飞机后,李殊将苏总托运的两个大行李箱放到推车上,推到停机坪出口处,这时,集团派专人开车将他们送到集团安排好的旅馆。

    一个小时后,总部通知他开了个小型会议。集团秘书长宣读了集团彭董的一个决定:任命集团副总经理宋宁兼任泽天生物集团董事长。苏总与宋董握了握手,祝贺他荣升泽天生物集团董事长。也许是自己用力过度,他感到对方的手软绵绵的。

    这宋董大约四十五岁左右,外观人高马大,但神态却相当“谦虚谨慎”,可能是为了表示自己低调,他在说话时声音很低,与他的外观极不相称。会后,宋董单独与苏总在集团会议室进行了约一个小时的会晤。

    宋董像在自己家里一样,给苏总的杯子里添了点热水;又端起自己的杯子在杯口环圈吹了吹,既而示意苏总喝水;呷了一口后,他将杯子放下。他谦虚地说,自己这么年轻就担此重任,还须苏总多多支持,然后,对泽天生物集团的发展提出了要求: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是泽天生物集团的下一步的目标,希望苏总尽快与集团战略接轨。在具体做法上,他希望苏总打破目前的组织架构,在总经理下设三个副总;一是人事行政管理副总,一是生产副总,一是营销副总。这几个副总按集团的意见要由集团委派。

    关于企业现代化的内涵,宋董提出:产权明晰,职责分明,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相结合。在用人上实行“三化”,即“专业化”、“制度化”、“年轻化”。

    苏总对宋董的建议表示赞同,但他对从集团派人担任副总表示异议,希望三个副总人选在泽天生物集团内部解决。

    宋董包容地点了点头。实际上,宋董也明白苏总的真正用意,既然苏总执意这样做,他也不好坚持,但他希望苏总尽快考虑好副总人选,然后报集团审批。

    苏总准备回旅馆住所时,忽然想到一件事,便委婉地问宋董:“明天彭董讲话吗?”话一出口,他忽然感到自己问得“有失水平”。

    宋董的脸上掠过一丝不易觉察的表情:“彭董在国外疗养回不来---你找他汇报工作?”

    “那里那里,”苏总连忙否认;“我只不过是随便问问----时间不早了,”他抬腕看了看手表:“那宋董我就告辞了?”

    “好吧,那就祝你晚安!”宋董与他握了握手。

    第二天上午九点左右,泰恒集团二十五周年庆典在集团总部会议厅隆重召开。参加会议的人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骨干和总部全体人员约二百多人。大会的主题很醒目:站在新起点,再创新辉煌

    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回顾集团二十五年来的“辉煌历程”,提出集团在2017年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隆重表彰优秀集体和个人。

    苏总登上领奖台领取了“金辉奖”。但他的心情很复杂。他这次发现自已的身边都是比他小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虽然自己和他们一样都身着笔挺西装,并扎着红色领带,但自己毕竟是他们年龄的两倍多。。。。。。他猛然想到宋董昨晚挂到嘴上的“年轻化”三个字,顿时觉得浑身不自在,就好象一个作弊得了第一名的学生,偏偏老师让他谈“获奖感言”一样。他想马上走下领奖台,偏偏摄像师让他们合影留念,他只得勉强挤出一个笑容。。。。。。

    苏总走下讲台后,李殊将数码相机挂在脖子上,赶紧从他手中接过奖杯和证书,装在一个手提礼品包里;并将苏总的风衣披他肩上,苏总将风衣拉下来,挂在臂弯里,然后,走到前排弯腰向宋董等领导握手告辞。宋董示意自己送一送苏总。

    宋董知道苏总有急事要回去,便握着苏总的手说:“一路顺风!”

    苏总紧握了一下宋总的手表示回应;然后,钻进了集团送他们去机场的轿车。

    到机场安检完,并办理完行李托运手续以后,还有一个多小时,苏总问李殊到什么地方吃点晚饭。

    李殊说,还是到“南方牛肉面馆”怎样?苏总点了点头说;“你一说,我口水都流出来了。”

    “苏总你真会给公司节省啊。”李殊在没外人的情况下,敢给苏总玩笑,有时候讲个浑段子,苏总也不会介意的。

    南方牛肉馆人满为患,为了赶时间,他们只得在巴台上站着匆匆扒拉完了。李殊结完账后,看了看手机,离登机还有四十分钟,他一转身,却发现苏总不见了。他以为苏总去了洗手间,可是到洗手间也没发现苏总,正当他急得头上冒汗时,苏总给他打电话,让他赶快到检票口;李殊匆匆赶到检票口,只见苏总手里拿着个小布娃娃,李殊这才明白:原来苏总刚才为上幼儿园的小外孙女买了个布娃娃,他这才想起也该为三岁的儿子买个玩艺,但已晚了。

    第二天上午,回到公司后,苏总在自己办公室里踱来踱去,他经过反复权衡,决定提拔三个人担任副总:由人事行政总监杨青云担任人事行政副总。杨青云今年三十六岁,中等身材,四川人,是公司中最年轻的中层干部,曾担任过总经理秘书、办公室主任,文才好,懂政策,脑瓜灵,有“杨才子”之称;由市场总监张海担任营销副总。这张海长得很方正,三十四岁,为人踏实,敬业能干;由生产总监周立本担任生产副总。周立本的年龄也在四十五岁左右,个头不高,但很敦实,高级工程师职称。符合集团“三化”要求。

    苏总分别给三个副总进行了单独谈话。

    苏总也发表简短讲话,希望三位副总不负重托。

    周五,在公司总部大会议室召开了公司全体人员会议,苏总首先向大家传达了集团二十五周年大会精神,并郑重宣布了三位公司副总的名字,三位副总站起来向大家致意。会场上响起热烈的掌声,显然,这一决定出乎大家的意外。

    随后,三位副总分别郑重地向苏总和全体干部、员工表态:一定履行职责,决不辜负苏总和全体同仁的希望。

    一个月后,集团副总兼泽天生物集团董事长宋宁,集团营销副总方浩、集团行政副总孙建一行来公司考察。

    在宋董的提议下,下午在公司大会议室召开中层干部以上会议。

    会议气氛相当严肃。

    首先,由苏总汇报泽天生物集团近期工作。苏总重点汇报了人事变动问题。

    苏总汇报完,由三位新上任副总分别向集团领导汇报工作。

    集团领导分别讲话。

    宋董谦恭地向与会人员弯腰鞠了个躬后,走向了主席台,他利用电脑,通过幻灯片的形式,阐述了集团的战略规划,强调了泽天生物有限公司隶属于集团,希望泽天生物公司尽快跟上集团“现代化”快车道。

    紧接着,方总宣读集团董事长彭永年的一封信。他说彭董因为劳累过度,现正在疗养,但他心系泽天集团建设,特意倾其心力写了一封信。作为一个集团掌门人,彭董是一个曾经在健康行业叱咤风云的人行,九十年代,率先引进了CIS企业形象塑造,在当时刚刚从计划经济走出来的业界来说,已经开了先河。他大手笔请专业人士为企业进行了全方位包装:从企业名字,到企业外形象,以及企业文化,都进行了包装。一提彭永年的名字,在业界可谓响当当,顶呱呱,尤其是那句“让生活充满爱”的广告语,更是火遍大江南北。

    彭董在这封信里提出了“三化”问题,这就是制度化、年轻化、专业化。他认为,泽天生物集团普遍存在学历低,年轻化、专业化不够,尤其是专业化方面离集团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方总扫了一眼对面三位新任副总,意味深长地说,从三位副总的汇报中,我感到,专业化确实弱了一点。

    方总又谈到了“年轻化”这个话题,他很家长地对苏总说,苏总快六十岁了,为了工作头发都操白了。我想在座的员工们,都很希望你多干几年,甚至干到七十岁,但毕竟人的精力有限,我听说你还经常亲自当养生专家,到各地讲课,太累了,我想还是让年轻人多历练历练。。。。。。

    苏总对这位集团老领导的一席话,如果是在私人场合他会感到相当亲切,而在这样一个“敏感”的场合,他却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不自在”,但为了表示自己“虚心接受批评”,他回奉了一个不太轻松的微笑;大概意识到自己的“不自然”,苏总着意在记录本上写下了“年轻化”三个字,因为用力过猛,笔尖将纸戳透。

    方总的言外之意非常明显,在场的部门经理都感到非常震惊。

    孙总最后讲话,他的讲话简明扼要,重点从哲学的角度,讲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论,虽貌似“文不对题”,但令人感到“信息量不小”,值得“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