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红脸白脸 » 第二十章:精诚所至

第二十章:精诚所至

    第二天上午,郑总安排人力资源部安总监策划一个《关于市场部门向集团成立二十六周年献礼竞赛活动方案》,先拿出一个框架,然后,在市场部门负责人会议上进行研讨。

    大约十点左右,郑总给曾蓉打了个电话,让她同陪同他前去拜访刘专家。

    二人一块乘电梯去车场,曾蓉发现郑总后背上蹭了层白灰,就拍打了一下;郑总回过头来说了声“谢谢!”但他们没注意到有人在背后录了像。

    到了车场后,郑总打开了车门后,曾蓉一把夺过郑总手上的钥匙,一步迈向驾驶楼,郑总只得坐在副驾处,开了个玩笑:“怎么,你想夺权?”

    “我是助理,理应为领导驾驶,哪有让领导为下属驾驶之理?”曾蓉转动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回答,郑总发现她脸上红扑扑的。

    “正好也不用导航了!”郑总拉紧了安全带。

    曾蓉一边娴熟地开着车,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与郑总聊天。

    郑总因为昨晚写一篇学术论文很晚,因此,没多大会儿就打起了盹儿。曾蓉将音乐放低了声音----怕吵醒身边这个人。

    二十几分钟后,曾蓉将车停在一家中型超市门前的停车处,下车买了些水果;曾蓉回到车上后,此刻郑总正睡意正浓。

    大约五十几分钟后,曾蓉将车停在光明小区楼下。

    “郑总醒一下,到了。”曾蓉摇了摇郑总的胳膊。

    郑总揉了揉惺忪的眼睛;松开安全带,就跟着来到目的地---刘专家门口。

    这是一个有二十多栋楼的小区。曾蓉与刘专家同住8号楼1单元16层。一个楼层四户人家。刘专家住1601房间,曾蓉住1604房间,正好对着。

    曾蓉按了按刘专家的门铃,却没动静;她又拨打了刘专家的手机。

    “你等着,我马上开门。”刘专家在家里回答。

    当刘专家打开门后,见曾蓉身边站着一个陌生男子,不禁愣了。

    “刘姨,我给你介绍一下,”曾蓉指着身边的郑总说:“这位就是咱们泽天公司新任总经理郑总”她想说“郑元量先生”,又感到直呼其名有不尊重之嫌,于是改成了这句有点重复的句式。

    “请进来坐吧。”刘专家淡淡地微笑着点了点头。

    刘专家请他们坐在沙发上。

    “刘姨,微薄之礼,不成敬意,还望笑纳。”曾蓉将水果放在茶几上。

    “客气了。”刘专家给他们各泡了杯茶。曾蓉环顾了一下房间:“您孙子呢?”

    “噢,送幼儿园了。”刘专家拿出一盒烟让郑总,郑总摆了摆手:“谢谢,我不抽烟。”

    寒暄了几句后,郑蓉进入“正题”:“刘姨,你可能也听说了,郑总是一个爱才惜才的人。他了解了您的情况后,觉得您整天赋闲在家有点浪费自已的才能,想请您再回公司上班。”

    “不行啊,我已经被孙总辞退了,”刘专家拉了把椅子坐下:“再说,我儿子、儿媳都上班,小孙子上幼儿园,我得接送。”

    “您是大才,现在各市场对您的呼声很高,我想您还是考虑一下,是不是可以让您孙子他姥姥帮助照看小孙子。”曾蓉为说服刘专家昨晚做足了“功课”,郑总暗暗佩服。

    “可是,我现在对集团文化不了解,过去的东西恐怕用不上了。”刘专家话中有话。

    “刘专家,我这里有一封信。”郑总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封信交给刘专家。

    “给我的信?”刘专家疑惑地扫了一眼郑总后,打开了信:原来这是苏总写给她的一封信,信中写道:

    刘大姐:见字如晤。一别经年,久疏通问,渴望殊深。回首往事,不啻依稀如昨。近闻您含饴弄孙,实在令人惋惜,俗云:是雄鹰就要展翅高飞!今有郑总前往拜访。郑总根红苗正,德才兼备,振兴泽天,非此君莫属。还望您不计个人恩怨,以大局为重,助其一臂之力,如此则泽天幸甚!时欲入夏,愿自保重。书不尽意,余言后续,顺询合家安好!苏国梁匆此草就,不成文理,原宥是幸。

    刘专家读完不禁热泪盈眶。原来,昨天郑总为了说服刘专家回来上班,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必胜”的把握;最后忽然想到了苏总,最后,他又一次登苏总的门,让苏总写了这封信,果然打动了刘专家。

    刘专家将苏总的信叠放在桌子上,沉吟良顷,最后,她说自己愿意回公司上班,但还要征求一下儿子和儿媳的意见,因为小孙子的接送还要按排妥当。

    “刘专家,您考虑的很全面。”郑总握着刘专家的手:“您自己决定吧,公司的大门随时为您敞开。”

    “谢谢郑总!”刘专家紧紧握着郑总的手,眼里又涌出了眼泪。

    离开刘凤英家以后,曾蓉娇嗔地对郑总说:“怎么,郑大博士到我家门口了,也不打算光顾寒舍吗?”

    “哎呀,我可能有点脑痴呆,”郑总拍了拍脑门:“竟忘了买点礼物看看阿姨、叔叔。”

    “放心吧,我爸妈今天去大学听学术报告去了,免礼了!”曾蓉娴熟地打开家门。郑总拘谨地走进年轻女下属的客厅。

    曾蓉让她坐在沙发上后,端给他两个水果盘,随他吃。郑总挑了几个小柿子吃。

    他一边吃水果,一边环顾一下这间充满浓浓书香气的客厅:沙发上、茶几上,甚至连电视机柜上也摆着书。

    郑总随手从茶几上拿一本列夫.托尔斯泰斗《安娜.卡列宁娜》翻了翻。

    “怎么,郑总也喜欢看外国名著?”曾蓉好奇地问。

    “这些外国书上初中时,我妈妈就逼着我读了;她是作家,就逼着我读文学名著,不过,我最爱读的是中国‘四大名著’。”

    “你也喜欢读‘四大名著?那你对〈红楼梦〉怎么评价?”曾蓉兴奋地坐在他身旁。

    “《红楼梦》文学价值很高,但老实说,我最喜欢的是《水浒传》。这本书培养了我的造反性格,不过,小时候常常挨我爸爸的揍。”

    “我猜想阿姨一定心疼地抱着你,安慰你。”曾蓉大概意识到这句话有些“那个”,不由得两腮飞着红晕。

    “其实,现在想起来,我爸和我妈只不过是表达对我的爱的方式不同而已。”郑总擦了擦手和嘴。

    曾蓉又给他倒了一杯茶。

    “可怜天下父母心,”曾蓉瞅了一眼郑总:“叔叔、阿姨当初也是用心良苦啊!”

    “是啊,我爸除了逼着我学习功课外,还让我学了许多才艺,你像琴、棋、书、画,武术、拳击、台球、篮球、高尔夫球,等等。。。。。。”

    “这样说是叔叔成就了你!”曾蓉瞟了一眼低头喝水的郑总,低声说;“我真想认识一下这个伟大的叔叔。”

    “光说我了,你呢?叔叔、阿姨不爱你吗?”郑总转移了话题。

    “我爸是古城大学古典文学教授;我妈是古城大学生物系教授,都是典型的知识分子,我的人生之路是按照他们的那个模板规划的,我就没有一点个人选择空间。”曾蓉噘着嘴。

    “那你最喜欢什么生活?”郑总随口问。

    “我也不知道,反正我觉得能像你那样,活着挺有滋味的!”她脱口说道;大概意识到这句话有些“露骨”,她只觉得脸上有些发烧。

    “我看,时候不早了,”郑总站起来抬腕看了看手表:“我们该回公司了。”

    “你难得来一趟,要不,中午在我家吃饭吧,我会烧好几种菜呢!”曾蓉想拉他坐下,手动了动又放下了。

    “我还有事,下次专门来吃你烧的菜。”郑总又端起茶杯喝了口茶:“要不,你今天别上班去了,我放你半天假。”

    “谢谢老板。”曾蓉想说“谢谢郑总”,话到嘴边不知为什么,突然变成了“谢谢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