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季汉当兴 » 第二百九十三章 兵分三路

第二百九十三章 兵分三路

    众人闻言也颇为惊讶,不知杨清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掵

    而魏延也懵住了,一脸不解地看着杨清,这是要闹哪样啊,汝刚才这么反对某家,现在也赞同从子午谷进兵,适才莫不是特意消遣魏某?

    杨清并未理会众人异常的眼神,拱手回道:“正是。”

    “说来听听。”诸葛亮来了兴趣,倒想看看杨清有何妙计。

    杨清道:“丞相,还有诸公,我大汉蛰伏数年,今日终于能出兵讨贼,实乃天下百姓盼望许久之事,一旦王师出现在关陇大地上,百姓必然震动,逆贼势必胆寒。然中原沦陷已有数年,北地百姓亦不见汉家旗帜久矣。

    为了唤醒百姓对大汉的记忆,将振奋人心、震慑凶逆的成效激发到最大,清以为必须如文长将军所言出兵长安。

    长安乃是先汉故都,地位显著、意义非凡,一旦汉家旌旗飘扬在长安城下,定能鼓舞士庶、威慑敌寇,说不定一些百姓还能联想到光武皇帝中兴汉室的故事呢。”说着,开心地笑了笑。

    马谡道:“明之所言自是有理,可是就如君适才反驳文长将军所言,出兵长安太过危险,容易失败啊。”掵

    “是啊,明之,你到底是何意啊?”关兴仍是一头雾水。

    杨清笑道:“哈哈,幼常、安国还有诸公,你们误会了。某之计并非如文长将军说的那样出兵攻占长安,而是派遣小股精兵携带数百份北伐明诏从子午谷潜至长安,耀兵城下,散发明诏,恐吓夏侯楙等辈。

    这样一来有三点好处,一是如适才所言那般鼓舞士庶、威慑凶寇,二是军士可装作大军先锋,谎称王师将至,迷惑魏贼,三是只派小股精兵即可长途奔袭灵活作战,又无文长将军前计那般恐有使王师大损的风险。

    丞相,这就是清改动的子午谷奇谋,未知钧意如何?”

    诸葛亮点了点头,看向众人:“诸位以为明之此计如何?”

    “丞相,若只派小股精兵从子午谷潜至长安,某以为此计可行。”马谡拱手回道。

    他上首的杨仪也接着说道:“此计好处居多,坏处偏少,且不至于折损大军,比刚才魏将军的计谋可妙多了,故某也赞同。”说罢,还挑衅地看了对面的魏延一眼。掵

    魏延心中虽然怒极,恨不得立刻将杨仪暴揍一顿,但也不得不承认杨仪说得有理,杨清的这个子午谷奇计确实比他提出的风险小多了,也容易实现。

    心中已然赞同,但还是不服气地强行反驳道:“妙计是妙计,但是这对军士的要求太高了,小股精兵耀兵城下若是被魏军围住,怕是要全军覆没吧。

    这虽是无伤全局的小败,但一旦长安百姓亲眼看到这股军士被全歼,恐怕好不容易被鼓舞起来的民心士气不仅会消散,还反而会对王师的战力和北伐的前景产生疑虑吧。”

    听了此话,众人均想也有些道理,然而转念一想,杨清之计收益太大,风险是有,但总比魏延刚才那个计谋小多了,些许失败可以承受,于是众人还是纷纷言道杨清之计可行。

    杨清也觉得魏延说得不无道理,遂道:“文长将军说得有理,此计对军士的要求太高,因此须都是善于翻山越岭的精兵,领兵之人也必须有勇有谋,懂得随机应变。”

    “嗯,明之说得不错,这一支兵须得仔细挑选人员。”赵云捋了捋胡须,点头说道。

    杨清见众人大多支持自己,又拱手问向诸葛亮:“丞相,您看?”掵

    诸葛亮听完众人意见,微一沉吟,笑道:“此计可行,可作为第三路奇兵。”

    “第三路?”众人俱是一脸疑惑,目光皆汇于诸葛亮身上。

    诸葛亮微微一笑,站起身来,神色肃然:“众将听令。

    ”堂内众人尽皆起立,躬身听令。

    “进兵方略,吾已有定策,现颁下进兵军令。”

    原来诸葛亮心中早已有了出兵的方略,不过他还是想在今日的军议上集思广益、查漏补缺,果然有了杨清所献的子午谷奇计这一收获。

    于是他对原有方略调整了一番,下令道:“命镇东将军、右部督赵云为主将,扬武将军邓芝为副将,持吾大纛领右军一万兵马从褒斜道出击,佯攻郿城,作为疑兵吸引魏军在关陇的主力。”

    赵云和邓芝抱拳应道:“遵令。”掵

    “子龙,你们定要多树旗帜、大造声势,尽可能地将敌军主力牵制住。”诸葛亮叮嘱道。

    赵云目光炯炯地望着诸葛亮,坚定地回道:“丞相放心,云明白。”

    “待魏军主力到后,小心在意,防守拖延,不可正面应战。”诸葛亮点了点头,又道。

    “诺。”

    诸葛亮接着发令:“命安汉将军、后部督杨清从无当飞军中挑选精兵数百,从子午谷直抵长安,施行奇策,扰乱曹魏视线。”

    “清遵令。”

    “明之,此计是汝提出来的,就交由汝负责执行。这一路亦是疑兵,小心部署。”掵

    杨清郑重地说道:“丞相放心,清自当不辱使命。”

    诸葛亮笑着点了下头,又道:“第三路乃我汉军主力,吾当亲自领兵从祁山大道杀至陇右。”

    “镇北将军、前部督魏延,命汝为先锋大将,讨逆将军吴懿副之,领前军两万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直出祁山。”

    “得令。”魏延和吴懿出列应道。

    诸葛亮接着道:“征北将军、左部督高翔领左军为主力大军左翼,中监军、中部督关兴领一万中军为大军右翼,吾自提剩余一万中军居中,杨清领剩余后军卫后,大军依次进发,不得有误。”

    “末将领命。”众将齐声应道。

    自从后来汉中新增了一万兵力之后,诸葛亮就将汉中都督府麾下另外一万大军调入了中军,因此现在中军有两万余人,可分出一万护卫大军右翼。掵

    “巨达公,吾走之后,府营和汉中就交给公了。”

    向朗回道:“丞相放心,朗定保汉中无虞。”

    大军开拔之后,诸葛亮不会将府营的人全部带走,他只打算让几位参军、主簿以及几位从事中郎随军作战。其余各曹属将会留在汉中,在长史向朗的牵头下负责转运粮草、镇守关隘等事。

    “文经。”诸葛亮又对卫敏唤道。

    卫敏出列应道:“丞相。”

    “游卫府的情报关乎战事成败,还有十日就要出兵,有些事该启动了。”

    卫敏抬头看了诸葛亮一眼,随即会意,回道:“是,敏明白。”掵

    见军令颁发完毕,诸葛亮环顾众人,兴奋地说道:“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就在今朝,望诸君齐心协力、全力以赴,以立不世之功!”

    “谨遵丞相之命。”众人也是振奋不已,高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