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香闺暖 » 第一百一十三章 会齐

第一百一十三章 会齐

    晨起侍女们轻手轻脚地在屋子里掸灰擦尘。

    竹月端来紫蓝底牡丹彩蝶铜盆,服侍世子妃盥洗。

    趁世子爷去浴房盥洗的空隙,世子妃低声告诫甘露:“胆子越来越大,在窗前教训人,扰了世子爷清净,怪罪下来,看你到时怕不怕。”

    甘露满脸惶恐地跪下来,目光中带着一丝倔强的不甘,仰头道:“奴婢也是心疼您,天不亮就起身,去回事厅日日被苏侧妃挑刺儿慢待,只服侍世子爷就算了,白日里还要照顾小爷,晚上趁着世子爷不在的时候,点灯熬夜作针线,还要时刻防着小妾上位,没有一天的安生日子。您嫁进端王府虽然荣耀加身,可也处处艰难,奴婢心里替您委屈。”

    “甘露!”

    竹月放下铜盆,递上白布巾,抬头见世子妃面色不好,忙转头唤了甘露一声,示意她别再说了。

    筠娘叹了口气,扶甘露起来,轻声提醒她:“有什么事你可以私下里说,那里人来人往,夜里也有守门的、巡夜的,没必要弄得人尽皆知。仗势欺人也是苛待的一种,日后不可如此作为。”

    甘露低了头,小声道:“奴婢知错了,下次一定谨记!”

    筠娘点了点头:“好了,你去传饭吧!”

    筠娘擦牙净面后坐在了镜台前,一直垂首立在一旁的皎月忙躬身上前帮着梳头。

    竹月笑着轻轻扯了扯还在愣神的甘露,悄声叮嘱她去厨房传饭。

    甘露回过神来,见世子妃不再追究,曲膝脆生生应了声:“是!”忙不迭地去了。

    筠娘吩咐竹月:“去看看三爷起身了没有?请郡主和三爷过来一道用膳。”

    “是!”竹月答应一声出门去了。

    竹月去时郡主正在梳妆,竹月没有急着打扰,去了三爷的暖阁。

    魏侗正荡着腿,枯坐在椅子上,听着屋檐上传来啾啾的鸟鸣声。

    二进五间正房十分宽敞,服侍的人也安安静静的,唯独东面不时传来郡主一面梳妆一面吩咐婢女的声音。

    “今日阳光浅淡,将那盆茉莉花盆栽放到窗前,清清淡淡的正适宜。”

    “素色的衣袍要配彩色的配饰,穿彩色的衣袍再用素色的头饰,说多少遍你才能记得住。”

    “知道了,郡主。”喜儿闷闷道。

    魏侗看着头顶垂坠的灯穗,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

    每天吃饭都要等,女人真麻烦!

    竹月笑着与三爷见了礼,站到一旁陪着等待。

    而此时的东院院门口,迎来几位不速之客。

    浴房里,魏仪微微卷了卷袖口,伸手进铜盆,用温水净面,这时天冬快步进来,悄声禀报:“世子爷,敏郡王带着晴夫人来看三爷!”

    魏仪接过侍女递过来的白巾,擦了擦手,眸子闪过一抹深邃的光,淡淡道:“让他进来。”

    守门的小厮听了传报,满脸堆笑地在前引路:“郡王里面请。”

    敏郡王冷哼了一声,径直往前走,进门就皱着眉左右打量着屋子,身后跟着一袭藕荷色襴边长袍的晴夫人和低眉顺眼的绿蕊。

    小厮直接将人引进了宴息室。

    宴息室用博古架一分为二,靠北窗一溜扶手椅中间夹着方几;宴息室正中一张圆形鼓牙桌,一圈圆鼓凳;以南是用摆满玉器瓷瓶的镂空博古架做间隔;再往南,就是临南窗的小炕,也是筠娘平日的坐息处。

    魏俊穿着石青蟒袍,手中拿着把题字洒金折扇,十分随性地坐到了北墙的扶手椅上,腰间佩戴的绦环顺势垂下来,在椅子旁荡来荡去。

    晴夫人坐到了魏俊身旁的扶手椅上,中间隔了一个方几,绿蕊垂首立在了晴夫人身后。

    此时的宴息室除了他们再无旁人,连个上茶的侍女也没有,三人只能静静等待。魏俊眉头紧锁,站起身四处打量了几眼。

    扒开陶瓷荷叶的茶叶罐闻了闻,拿起梅瓶晃了晃,扫了眼高脚碟里摆着的时鲜水果。一圈下来,转过身就见魏侗和庆阳两个人由各自的丫鬟乳母陪着说说笑笑着走进来。

    魏俊冷冷睨了她们一眼,旁若无人地坐了回去。

    看到魏俊一行人先是一怔,显然没想到屋里还有外人。庆阳看到魏俊时顿住了脚,魏侗更是紧紧地拉住了田嬷嬷的衣袖,怯生生地望着二哥,浑身紧绷,面露防备。

    魏俊看着眉头紧皱,冷着脸道:“三弟倒是越发康健了。”

    田嬷嬷看到明显不高兴的敏郡王,神情变得更紧张了,行了礼,站到一旁,眼都不敢抬。

    筠娘随着魏仪进来时,宴息室的气氛异样的静谧沉闷,众人见他们来,忙迎上去见礼。

    苏晴看到世子爷进来,面露惊讶,也跟着站起身上前蹲身行礼。

    魏仪看也没看她,径直坐到了鼓牙桌的上首。

    苏晴怔了怔,抬头飞快睃了许久不见的世子爷一眼,忍不住咬了咬嘴唇。

    一直斜眼盯着苏晴的魏俊,眼中闪过一丝恼意,抓起一旁的茶盏就掷了过去。一阵破空的风声传来,一只杯子径直向正失神的晴夫人飞过来,连茶盏带滚烫的茶水一滴不剩地砸到了她的身上。

    绿蕊受了惊吓,住不住地哆嗦了片刻,微微张着嘴,面露惊惶,应该是没想到郡王会当着众人的面发作自己的如夫人。

    苏晴身形僵硬,眼圈微微有点红,低下头什么也没说,默默退到了一旁,任由茶水连着茶叶自身上滚落,眼睛眨也不眨,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

    众人看着却暗暗心惊。

    筠娘只觉得敏郡王的脾气也太暴躁了些,当着孩子的面就动起手来,实在太不理智。

    苏晴下意识抬眼看去,梁氏依旧柔和沉静,没有任何异色。她快步走过去,拉了魏侗的手,用身体挡住了他的视线,安抚般轻轻抚了抚他的头。

    魏侗看到嫂嫂,紧紧依过去,脸上的警惕很快褪去,一张白皙的小脸如夏花绽放,立刻变得眉开眼笑。

    他轻轻摇着梁氏的手,仰头软糯的撒娇道:“嫂嫂,我饿了!”

    梁氏对着他笑了笑,立刻吩咐人摆饭。

    苏晴眸光微闪,垂了头不再看。

    筠娘骤然看到苏晴时,心中讶然了一瞬,她现在十分清瘦,脸色也不太好,看魏俊待她的态度也不算温和,若长此以往,有了身子只怕也难保住。

    筠娘叹了口气,她还有很多重要的事要忙,没时间伤春悲秋,并未将苏晴的事放在心上。

    等在外面的甘露很快带着仆妇们鱼贯着进来,在鼓牙桌上开始布膳。

    一看就知道是厨娘精心准备的,因为有世子爷在做的十分丰盛。

    几人围着世子爷坐定,端坐在首位的魏仪,出言请魏俊上桌一起吃。

    魏俊不屑的一挑眉,心中想到魏仪放着世子爷尊贵的正殿不住,住到这小小的东院,能有什么好吃的。

    魏俊冷笑道:“我已经吃过了,大兄自便。”

    魏仪似乎只是随口一说,不再理会他。

    筠娘吩咐人给敏郡王上茶,又让人给晴夫人搬来小杌子坐了,在她身旁的小几上了一碗橙子银耳盅,用白瓷莲花小汤盅盛着,嫩黄的汤汁鲜亮又清透,令人食指大动。

    苏晴面露迟疑,转头去看敏郡王的脸色,见敏郡王没有什么表示,她一动不敢动。

    魏俊斜倚在椅子上,一面开合把玩着折扇,一面瞧着室内的热闹,只见仆妇们提着沉重的食盒,依次放到鼓牙桌上。

    仆妇们打开膳盒的盖子,扑鼻的菜香立刻溢了出来。

    魏俊视线有意无意地落了过去。

    第一道上的是开胃的山楂小排,颗颗精致的小排裹上红香浓稠的汤汁,晶莹剔透,其间点缀三颗红红透亮的山楂果,令人垂涎欲滴。

    山楂的果香带来微微酸甜的口感,入口粘稠又温柔,是魏侗的心头好。

    魏侗看着不由舔了舔唇,小脸上洋溢着欢喜雀跃的表情。

    筠娘见了露出笑颜,小孩子的心思就是这么简单。

    第二道是弹嫩爽滑的蛋羹,盛起一勺,嫩黄的蛋羹颤颤巍巍,入口即化。

    第三道是香菇栗子炖鸡,庆阳最爱吃这道菜的香菇,入了鸡汤的鲜美又有嚼劲。

    饭后上了一道糯米糖藕,咬一口甜甜糯糯,唇齿间留有藕合的清香,这一道是庆阳极为喜欢的饭后小食。

    还有一道椰蓉南瓜,金黄酥脆的南瓜球,裹上一层椰蓉,用蓝釉碟子装着,四个摆为一碟,好吃又好看。

    连着多日不曾吃饱饭的绿蕊终于忍不住下意识地做了个吞咽的动作。苏晴轻轻捏了捏她的手,示意她别被郡王看到,不然她们主仆又要遭殃了。

    魏俊闻到扑鼻的饭菜香,下意识的向饭桌看去,洋洋洒洒渐渐摆满了一桌子,道道精致,色香味俱全。

    虽然是用了膳来的,依旧被勾起了食欲,不由咽了一口口水,魏俊一愣,想到自己做了什么,脸色变得肿涨。

    看着他们旁若无人的享受美食,等在一旁的魏俊火气蹭蹭往上冒,脸色越来越难看。若不是想着要做做样子给父王看,只怕就会忍不住拂袖而去了。

    最后一道上的是红枣桂圆甜汤。

    魏侗接过来一碗,尝了一口,觉得十分好喝,三两下喝光了,舔了舔唇,想再要一碗。

    服侍的人见了,立刻盛过来一碗,魏侗笑呵呵去接,谁知斜刺里伸出一只大手,魏侗愣了一下,眼巴巴地看着大兄接过去喝了一口,然后满脸嫌弃地皱眉道:“太甜了,以后少给他喝!”

    筠娘笑着应下。

    下人见大兄这么说,嫂嫂也答应下来,他手里的空碗立刻被身边服侍的人收走了。

    魏侗眨了眨眼,没敢出声,低头默默搅着桌帷。

    庆阳看着掩嘴轻笑。

    饭毕,大家一同去给王爷请安。

    等他们走了,立刻有侍女进来,将敏郡王碰过的饰物一一细致地擦了一遍,甘露指使人将茶叶罐里的茶叶尽数倒掉,甚至直接换了另一个花样的茶叶罐。

    正殿里,端亲王见他们兄弟一起进来,笑着点头,叹道:“这才有个手足该有的样子。”

    世子表情自然地上前行礼,一同行礼的次子却笑容勉强,端亲王看在眼中,暗暗摇头叹气,差距一眼就看出来了。

    请安回来,魏仪径直出了门,筠娘送弟弟妹妹回来,正坐在炕上作针线,有小丫鬟来禀:“梁三太太身边的高嬷嬷来了。”

    正端茶进来的甘露听了,笑着猜测道:“应该是为箬小姐送请帖来了!”

    一旁的竹月却摇头笑道:“应该不会,主子现在身份非同以往,再怎么样也不会糊涂的让一个奴仆来请世子妃。

    筠娘没说什么,让人请了高嬷嬷进来。

    高嬷嬷进来时有些畏手畏脚的,看到筠娘这才松了口气,露出情真意切的笑容:“给三姑奶奶请安!如今三姑奶奶还是咱们府上姑奶奶里的头一份,我们夫人时常念叨,有您在,嫁去丰城伯府也有您替我们小姐撑腰!这样就没人敢欺负我们家小姐了!”

    竹月斟上茶来,对着高嬷嬷笑了笑。

    高嬷嬷忙起身欠了欠身。

    筠娘轻笑道:“嬷嬷转达这话不像是三婶母说的,倒像是五妹妹自己说的。”

    高嬷嬷一怔,继而一拍大腿,笑道:“三姑奶奶聪慧,什么也瞒不过三姑奶奶!”

    “请姑奶奶这么大的事,自有夫人亲自出面,哪里需要用奴婢送请帖,不过是奴婢怕王府门槛太高,只怕没有正当理由不让奴婢进门,这才如此说的!”

    筠娘笑着点了点头:“不妨事。”

    高嬷嬷见三姑奶奶没有放在心上,不禁轻轻松了口气,笑容可掬道:“奴婢帮着拾掇新房,离这里极近,是我们五小姐嘱托奴婢来看看三姑奶奶,我们小姐在闺房里绣嫁衣,不能出门,心里惦记三姑奶奶。”

    筠娘笑着感概道:“日后就能常见了。”

    高嬷嬷连连点头,笑着不无得意地道:“新姑爷没什么架子,对我们小姐很是谦让,说用什么样的帷幔就用什么样的,说摆什么家仕就摆什么样的。”

    在老宅是不可能这么随意的,筠娘不禁猜测道:“他们婚后不在丰城伯府住吗?”

    高嬷嬷笑着连连点头,“重新置的宅子,说是离王府极近,老伯爷首肯的。”

    高嬷嬷笑着说了几句,不敢多做打扰,起身告辞。

    筠娘让竹月送高嬷嬷出去。

    轻手轻脚出了门,高嬷嬷一把携了竹月的手,满面春风地与竹月问好,姑娘长,姑娘短,叫的十分亲热。二人并肩一起向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