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遗民世界 » 第一章 大地震

第一章 大地震

    天空似乎要下雨了,积云一层层的卷起,风不大,但是很凉快,村子里只有四五十户人家,是个很小的村子,一只狗追着鸡满村子跑,也没有人去管。

    两只猫趴在桑树上,懒洋洋的对峙着,似乎是说,谁先动谁小狗!

    距离这村子大概五里的地方,有一个唐家堰,还有几条小河(水面比指甲盖还要薄的那种),风吹过来,凉凉的,很舒服。

    王晋懒洋洋的躺在一张杏木摇椅上,八月的天空有些灰暗,正适合乘凉,他手里捧着一本《民物杂志》:

    1920年,是很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民国还没有步入正轨,人民的生活依旧水深火热。

    有一天,西北的一个不起眼的小镇,海清镇,突然白光耀眼,蛇鼠乱窜,野兽奔走。

    夜间,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来临!

    震级,里氏8.5级!对于百姓来说,神一般的惩罚来临了。

    天罚!神怒!绝望充斥每个角落。

    至少,在那个物资匮乏,科技低下,战火纷飞的年代,这是最大的灾难!

    当时据不完全统计,仅仅西北靠近海清镇这个地方,死亡人数就在在25万人次以上。

    民国时期大文豪鲁迅先生在笔记中写道:夜震约一分止。

    在当时重修的《海清县志》里面记载当时的场景:地如船颠,人不能立。

    单单这次地震的余震,就持续了三年之久,破坏程度绝无仅有...

    王晋缓缓的合上书本,眼中还有震惊之色,那次的地震,记载都有这么可怕,当时的场景...

    不敢想象!

    王晋所在的村子,就是在这次地震中留下的一个峡谷中,这里祖祖辈辈生活,薪火相传,已经有了四五代的人,他们大都是曾经逃荒来到这里的。

    身子在摇椅中稍微调整了一下姿势,摇椅‘嘎吱嘎吱’的响了起来,感觉就要裂开了一样。

    但这个摇椅绝对不会裂开,看着上面的漆面都落的干干净净,椅子上面还有蛀虫的蠡洞,但他放心的靠着椅子背上,任由摇椅晃动。

    这张椅子,据说是他爷爷的爷爷手里传下来的了,到了他这一代,都算是老古董了,但他就是喜欢坐在上面。

    什么真皮沙发,什么檀木椅子,或者什么红木椅子,他都不稀罕坐...好吧,实际上,这些他也没有条件坐。

    王晋的家只是在西北的一个农村里面,生活过的去,不愁吃不愁穿,但是也仅仅限于这样,更高的追求,似乎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虽然条件紧张一些,但是在允许的情况下,王晋总是会去买、租或者是借一些民风民俗,或者年代久远的书籍来看。

    今天他看的这本《民物杂志》,是他几天前在县里面从古物收藏馆里软磨硬泡回来的,这还是托了他大伯父的福——一个钱币收藏爱好者,和县里的人总是有些交集的。

    王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熏陶出来,在很小的时候,他就在伯父家里见识着各朝各代的钱币,即便是秦朝的刀币,他也拿着挖过屎壳郎的洞。

    久而久之,王晋喜欢上古物,喜欢上一切的刁钻东西,甚至,对于一些的奇特传闻,他也好奇心不减。

    村子里面的孩子很多,王晋是很特殊的一个,从小他不喜欢斗蛐蛐,不喜欢放风筝,几乎每天都是抱着爷爷流传下来的一个蛇皮箱子跑来跑去,里面装着各种瓦罐。

    王晋的家里还有几个二胡,三弦,还有两支竹笛,这些年代都很远了,怎么着也得是清朝下来的,王晋几乎每天都是和这些玩意儿在一起度过,即便他不会弹,不会吹,也不影响他喜欢这些东西。

    “小晋,帮我烧一下火。”

    母亲的话打断了王晋所有的思绪,他连忙将书收了起来,这本书可丢不得,县里面没有副本,这是唯一的孤本,要是丢了,把他卖了都赔不起。

    灶膛里面火‘噗噗’的烧着,母亲又开始抱怨了:“你和你老子一个样子,正事不干,成天鼓捣这些做什么,眼巴巴的盼着你考了大学,结果你又报了那什么考古的冷门专业,出来能找到好工作吗?”

    王晋低下头,没有说话,他的母亲是个可怜人,每次他母亲提起这些,他都会有些愧疚。

    王晋是村里的第二个大学生,第一个是他的哥哥。

    而王晋的父亲就像是母亲说的那样,真的是没有个正形。

    父亲喜欢舞枪弄棒,一年四季总是跑到十里八村的去找人切磋武艺去了,即便是在王晋的哥哥姐姐出世以后,照旧是没有收敛。

    整个家的重任,落在了母亲的肩膀上,即便是做饭,也得手里抱着一个,脚上挑着一个。

    母亲又开骂了:“我嫁过来的时候,你们王家有什么?一个土院子,里面全是一尺高的堂土,吃饭的人都不愿意进来。”

    王晋依旧不说话,这可让母亲光火了,她照着王晋的头上一巴掌:“你知道吗,结婚第二天早晨洗脸,你爸爸就是用这么大个碗给我端的水来的,你不好好学习,将来我怎么办?”

    王晋嘻嘻一笑,他能说什么,母亲说的这些都是实情啊,说实话,王晋也是有些鄙视自己的父亲的。

    估计这个时候,父亲又是在哪家赌牌去了吧!

    王晋手里把玩着一个烧火棍,疑惑的问道:“妈,你说为什么姥姥家的井水就是甜的,咱们这里的水就是苦的呢?”

    “这个地方就是穷地方呗,还不好好学习,走出大山,将来喝一辈子的天水。”

    天水,听着高大上,但实际上就是天上下的雨水,收集起来,装在一个土窖里面,一年四季都是饮用的这个水,干不干净不知道,反正是世世代代的人都这么长大的。

    王晋眉头一皱,不满的反驳道:“妈,你又来,都说多少次了,我这个专业好在以后,你现在自然是看不出来了。”

    在争争吵吵中,一顿饭总算是做好了,土豆面,基本是家常便饭,这里没有什么青菜,只有土豆是特产,人吃,猪也吃。

    饭桌上,父亲没有回来,母亲也没有准备留饭,而且不允许王晋去找父亲,罢了,总是这样过的,王晋也习以为常,父亲怕是早在别家吃的饱了,回来也只是吵架。

    收拾了碗筷,母亲又对王晋一顿开骂,王晋现在只有一个心愿,希望能早早的开学。

    王晋报的大学在省城,灵州,这里是大都市,在全国也排得上名号了,听说有七层以上的高楼。

    王晋很是向往,因为截至目前,王晋只见过县里面的三层楼,就这,他都兴奋的爬楼梯爬了七八趟。

    按照伯父的笑话说就是:飙楼梯!

    农村里面总是热闹的,虽然没有网络,大家也不喜欢看什么新闻联播,还不到晚上八点的时候,大群的人都已经聚集在麦场上面。

    大爷们烟斗比王晋的胳膊还要长,‘吧唧吧唧’的抽着,人就蹲着看着一群女人三说到四。

    牛根是村子里面消息比较灵通的人,他以前在外面打工,去过大城市,知道很多事情,村子里面有什么事情,基本上都是问他了。

    但是今天奇怪的是,牛根也坐在一边,他完全插不上话,一群女人讨论的是水怪!

    隔壁婶婶说道:“听说了没有,就这几天,唐家堰里面每晚都有一个大黑影,大的很哩。”

    这婶婶也是没有什么文化,具体的说不清楚,只能手舞足蹈的来描述一番,幸亏有边上几个人补充,王晋大致听的明白。

    王雄是婶婶家的小儿子,基本上对这些事情知道的比婶婶要完整,补充说道:“不是大,早就有人说了,牛走过去都会被咬下去,已经有七八家的牛羊在那里没了。”

    “吆,那人还敢走吗?”

    “什么东西啊那是,可别是鲨鱼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个不停,他们也没有人见过鲨鱼长什么样,不过听说过很大很凶,也就当是饭后消遣的话题,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王晋一言不发,但是每个人说的话他都听的明明白白,记得清清楚楚。

    唐家堰王晋知道,是在唐家岔的一个淡水湖,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是一个堰塞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