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遗民世界 » 第二十三章 地球之耳

第二十三章 地球之耳

    王晋不会相信,余昌华愿意打破这个潜规则,甚至将这种文物的知识用在一个价值3元的东西上面。

    归纳一下,也就是说做出这个东西,余昌华也没有想着造假文物,其实就是做个小赠品,但是因为下意识的指引,他在双鱼玉佩的背后刻上了那四个字。

    但是这个下意识又是从哪里来?毫无疑问,要么是他见过这个原原本本的双鱼玉佩,要么就是见过原本双鱼玉佩的图画。

    不管是哪一个可能,有一点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双鱼玉佩在余昌华的心中很重要,以至于他要做出的时候,下意识的就会做到和原来的样子很接近,甚至是一样。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王晋才确定余昌华对双鱼玉佩的了解很多,他才愿意耗费这些时间,甚至冒一些危险。

    周斌对王晋的分析佩服的五体投地,他不知道文物界对于一些禁区的划分,也不知道文物所谓的真假从哪里分辨,他只是佩服,自己一个不值钱的小物件,就能让王晋联系出来这么多,甚至牵扯到一个上古文物出来,这说起来,似乎是有些夸大其词。

    但是,周斌此刻也是有些激动,毕竟,自己现在正在参与这个听起来夸大其词,但是事实存在的事情。

    余昌华从桌脚捡起来双鱼玉佩,似乎是回忆,又似乎是犹豫,细细的擦着这个玉佩表面——实际上,这不是玉佩,只是一个塑料挂件,摸在手中就能感觉出来。

    余昌华悠悠说道:“你说的不错,我确实是见过一次双鱼玉佩。”

    王晋心中一跳,激动不已,既然余昌华见过,那么代表的就是这个东西确确实实存在,至于说它的功能,则又是在其次,至少,这个文化的象征已经是在了。

    余昌华指着双鱼玉佩接着说道:“你看这上面的两条鱼,是不是头和身子不怎么看的清楚啊?”

    王晋点点头:“确实,所以我不敢确定这上面是不是真的是两条鱼,不过粗略的看,倒是和阴阳鱼有些类似,大概所有人都是这么以为吧。”

    余昌华叹息一声:“其实啊,这上面根本就不是两条鱼啊,这就像是你之前说的,上面是两个人,一个男人,一个女人。”

    余昌华指着上面一个大一些的鱼:“这个大的,看起来是男人,因为你看雕刻稍微扁平,而小的,我猜测是女人,这种情况,和上古时候的母系崇拜是有直接的关系。”

    王晋有些不解:“那余先生,你是怎么确定你见到的就是原本的双鱼玉佩呢?”

    余昌华眼神迷离,记忆缓缓被带到了十年前的一件事情。

    余昌华本来是东北地区考古界的翘楚,年少得志,发现了很多以前匪夷所思的奥秘,包括唐朝时候高句丽和唐王之间的关系,以及昆仑奴到底是如何从非洲到了这里。

    所有的发现,其中总是有余昌华的参与,他得过的奖,数不胜数!

    然而,意外总是在人得意忘形的时候出现,甚至让人一步步的坠入深渊当中。

    余昌华当时也才20多岁,是文物研究院的副教授,当时他组织一个课题,叫做‘古代文明断层’。

    这个课题很普通,就算是现在也有人研究,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的这个课题,引起了一个民间组织的注意,这个组织找到了余昌华,要和余昌华达成协议:

    他们愿意帮助余昌华团队找到上古文明,证明中华文明不止于3000年,作为回报,他们则要余昌华答应他们,有一件东西必须要送给他们。

    这个条件不算苛刻,古往今来,华夏大地上就算是走路都有可能被一件文物绊倒在地上,文物多了去了。

    但是作为一个公职人员的职业操守告诉余昌华,这个提议虽然看起来不错,这个组织又是提供资金,又是提供人力物力,相对于研究院里面拮据的研究经费来说,确实是诱人的。

    但,文物是国家的,禁止私人买卖,这是原则问题,也是法律问题,余昌华原先是一口回绝的。

    就在这个当口,组织的人拿出一份文件,彻底让余昌华改变了想法,甚至变得有些疯狂,有些失去理智。

    因为这份文件里面,有确切的消息说明了虞朝的存在。

    虽然余昌华当时确实是研究院里天才一般的存在,但是因为他的研究到了瓶颈,如果没有一个恰好的时机打破现状的话,或许这辈子他就要止步于此,从此不被重用也有可能,毕竟,人才五年一轮换,这也是不争是事实。

    但如果自己能证明虞朝的存在,就能填补中华上下五千年中那至今没有证实的2000年。

    甚至,大禹治水,女娲炼石补天等事情或许就不会仅仅只是传说,而是能从这些传说中窥探到一些当时的人文环境。

    余昌华答应了,他作为私人身份答应,但是在协议上盖了研究院的印章,问题,或许就是出在这里。

    在和那个组织接触过以后的一个月,余昌华几乎每一天都在等待,但是那些人就像是人间蒸发的一样,从此没有踪影。

    就在余昌华忐忑不安,以为自己被耍了的时候,在一个黑夜里,组织的人又来了,他们在黑夜里面带着余昌华,驱车千里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罗布泊。

    罗布泊在边境地区了,处于荒漠,这里最为闻名的,或许就是曾经彭加木的神秘失踪,以及原子弹在这里的爆炸。

    余昌华当时第一印象也是这样,罗布泊还有另一个名字:地球之耳。

    从卫星图像上看,在罗布泊中间,似乎是有一个耳朵,其实那只是一个盆地,一层层的岩石形状像极了一个巨型的耳朵罢了。

    一行人驱车五天的时间,一路上基本上顺利,除了偶尔遇到一些拦截的人,这些人似乎是另一个势力的人,余昌华所在的组织不断的躲避摆脱这个神秘的势力。

    本来以他们的速度,或许还需要更久,其中一段路程,他们是乘坐火车前往的,走了三天,才从西域的一个县到了另外一个县。

    不过幸好的是,摆脱了那个神秘的势力。

    余昌华所在的组织里面当时有五个人,这五个人似乎都不是什么简单的小辈,在几天的相处下,余昌华渐渐的得知,他们要找的,是一个神秘的钥匙,一个开启圣殿的钥匙。

    至于这个圣殿到底是什么,余昌华几次套话,也没有问的出来。

    终于到了罗布泊的核心地带,这里已经很荒芜了,不要说人,就算是野兽,在这里也见不到踪影。

    余昌华记得,当时说彭加木就是在这里附近失去踪影的,当时有人猜测是野兽袭击了,但是余昌华看见这里一片火红的地面,他相信,能在这里生存的动物,那除非是外星人了。

    组织里面的一个人拿着地图,不知道上面标记代表着什么,余昌华也没有看明白,他也懒得问,他只想得到关于虞朝的那些证据,其余的都不去想了。

    另外还有一个人拿着磁场探测仪,这个很让余昌华不解,在考古里面,和磁场的关系不怎么大,难道这些人是天文或者地理专业的?

    带着疑问,又在罗布泊呆了三天,这些人似乎是在等待什么。

    让余昌华不解的是,截至目前,他的作用似乎是还没有发挥出来,他越来越迷茫,越来越无助,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组织的人天天顾着探测这探测那的,对自己反而是日渐冷漠。

    余昌华渐渐感觉到,自己怕是被利用了,因为他发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很专业,对于岩层的分析即便是看一眼都能分析年代,而自己起码还要做做化验什么的才能确定。

    那自己到底是什么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