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遗民世界 » 第四十八章 笔记

第四十八章 笔记

    老者很长时间没有说话,坐在齐当同和王晋中间,似乎是睡着了,齐当同低头喝茶,王晋也不敢打扰,百无聊赖,又不敢随意走动,只能端着茶杯数着茶叶。

    “没事的话,你可以在这里先看看书,我想这里有你喜欢的。”

    老者眼睛突然睁开,又笑着看向王晋。

    “啊,好啊。”王晋连忙放下茶杯,这个时候,他其实觉得很局促,面对这个老者,总觉得自惭形秽,不是因为地位,而是因为学识,自己和老者并没有什么话说,这才是最要命的。

    书桌上似乎是老者整理出来的资料,大多数是自己手写而成,即便是这个时代打印起来更方便,但老者依旧一笔一划的写,字迹很工整,略带颜体痕迹,看起来,老者在书法方面也是有些造诣。

    王晋没有去凡书桌上的资料,而是到了东北角的书架前面,因为王晋看到上面的标示:上古史。

    最先看到的,是一本山海经,这山海经是全册的,包括海经和山经都有,其中,四部大荒经显的很破烂。

    这四本书是经常被人翻阅的。

    王晋看的入迷,暂时的忘却了时间的流逝,和这里两个人的存在,他完全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

    之前双鱼玉佩在山海经里面肯定是有记载的,因为余昌华怀疑他看到的古卷就是山海经的残卷,不过不能肯定是哪一卷。

    王晋希望在这里能找到相似的古卷,但是,这部山海经,王晋觉得和自己之前看的也没有什么区别。

    唯一不同的是,自己看到的是古今对照,而这部书,完全就是古文写成。从这部书里面的字体看,应该是在民国时候编篡的,看作者,王晋觉得很陌生,楚天秀。

    或许是笔名,或许是假借他人的名字,在民国的时候,正是思想解放,旧民主主义萌芽的时候,对于山海经这些东西,当时几乎列为封建迷信之类的,要编篡这部书,那可是要冒着天下之大不韪。

    王晋知道自己不会经常来到这里,离开这里,那就不会有这么多的资料供自己翻阅,他深深明白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的道理,所以,他尽量翻阅自己现在心中存疑的一些书籍,期望能找到一些答案。

    即便他知道这个概率很小,他发现,这里的书虽然很多,但大多数都是记载的多有相同事件,只不过是记载者对于事件的看法不同。

    像是在郦道元的水经注里面,提到的山形地貌,这些其实在徐霞客游记里面也提到,二人对于河流冲刷的记载是相同的,但是形成的原理就有很大的分歧。

    再比如他们同样对三峡进行了描述,侧重点就有很大的不同。

    郦道元说: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而徐霞客则说:山水迂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

    看似没有多少区别,但仔细体会,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他们一个侧重点在于对于山的地貌描述,而一个侧重点在于三峡水体的描述。

    但他们很认同的一点都是,三峡的险峻,其中多有瘴气。

    这就能让后来研究人员对于北魏时候的三峡和明朝时候的三峡概况进行一个对比,对于地形变迁和人文地理进行推测,逐步的就能确定当时农业的发展速度。

    王晋知道,在许多的史书里面,需要借鉴很多资料,相互印证,有时候记载的出入比较大的时候,还需要更多的资料,更加权威的资料还佐证自己的猜想。

    又翻阅了几本书,王晋基本上是走马观花的阅读,因为自己的时间不多,要说一本本的阅读,时间肯定是不够的。

    幸亏王晋的记忆力还是不错,看过一遍,基本上是记得,他选择只记住,先不去思考其中的缘故,这样下来,不到两个小时,就已经大概的阅读了3本书。

    老者的声音又响起:“咦,时间很快啊,这就要中午了,行吧,咱们先吃饭,再说说后面的事情。”

    王晋兴致正高,但肚子又不争气的叫了起来,齐当同笑道:“行了王晋,饭还是要吃的,走吧。”

    老者平日里或许是只有一个人吃饭,并没有人陪着,所以他吃饭一般都是在书房里面,即便是三人,他们也在书房里面吃了便当。

    齐当同喋喋不休,老者瞪眼:“食不言。”

    齐当同悻悻的吐着舌头,翻了翻饭菜:“哦,这里还有我最喜欢的红烧狮子头呢。”

    老者笑着点点头:“喜欢就好,完了多干活就成。”

    吃饭时候的气氛相当的沉闷,王晋甚至有些不习惯这样的气氛,平日里,和宿舍的几个吃饭说话都习惯了,这个时候吃饭都要专心致志,王晋差点憋的噎在嗓子里面。

    饭吃完,刘总很快进来收拾了碗筷,老者笑着看向王晋:“怎么样,听说你是北方人,吃的还习惯吧?”

    王晋网忙不迭的点头:“吃的可好了,这里的厨师比我们灵州酒店里面的师傅都要厉害呢。”

    这话虽然有拍马屁的成分在里面,不过王晋确实是吃的尽兴,海滨的海鲜多,做法也多,听说这里多数人都是喜欢吃西餐的,但是老者似乎独爱中餐,这两日王晋在酒店里面吃的也是西餐。

    今天好不容易吃了一顿中餐,似乎是两日的亏欠都弥补了回来。

    嗝...

    齐当同打着饱嗝:“王晋这话不错,老师这里的厨师确实是精挑细选的,不过,平日我也没有这么好的伙食,还是那句话,沾了王晋的福气,啊。”

    老者笑眯眯的盯着王晋,说道:“你知道我是谁吗?”

    王晋摇摇头:“齐先生说您是他的老师。”

    老者咯咯的一笑:“那除此之外呢?”

    “那我不知道了,不过看您这里的书这么多,全国像您这样的学士,恐怕也不多,但是我见识少,所以就不敢贸然的去想了。”

    老者似乎很喜欢笑,而且笑起来给人感觉很舒服,又问道:“那你为什么不问呢?”

    王晋不好意思的挠挠头:“那个,我没敢问。”

    齐当同:“...”

    老者哈哈大笑:“有意思,这有什么不敢问的,名字嘛,就是用来叫的,不过,我这把老骨头了,说实在的,名号不响亮,就算说出来,你未必知道。”

    齐当同恬着脸凑近老者,笑嘻嘻的说道:“老师谦虚了,金双宇这个名字在考古界还有人不知道的?”

    “金双宇?”王晋眉头一挑,似乎这个名字听谁说起过,但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金双宇满不在乎,说道:“那要是出了考古界,还有人知道?”

    “这个...”齐当同支支吾吾,死命的挠着头,看的出来,他对自己的老师和尊敬,一个劲儿的希望自己的老师开心。

    金双宇说道:“行了,我又不是什么达官显贵,不需要别人的看法,也不需要什么名号,你呀,专心的做好领域的事情,别成天瞎想着怎么讨我开心了。”

    金双宇摇摇头,点起一支烟:“听说你发现了明长城段的异常?”

    王晋点点头,终于到了正题了,他正了正身形:“是的,但是我不敢肯定是否异常,这个我解释不了,不过齐先生也去看了,他认为这个很不符合当时的建筑思维。”

    金双宇点点头,若有所思:“嗯,当同和我说了,贸然叫你来,也是因为这件事情确实不是小事,关乎的一段历史,现在我也是在研究,一直没有突破口,现在,或许有了。”

    王晋往前凑了凑,好奇的问道:“怎么说?”

    “嗯。”金双宇转头对齐当同说道:“你去把我整理的那一本资料拿过来,让王晋看看。”

    书桌上,有一摞是明朝资料,齐当同从中间抽出一个笔记本递给王晋。

    王晋有些奇怪,金双宇笑着说道:“你先看看,这里有很多事情我也疑惑,咱们正好讨论讨论。”

    王晋觉得很尴尬,连忙摆手:“不敢不敢,这讨论我怕是一句话都搭不上,不过话说回来,我一直疑惑,我的水平现在算起来,也就是个初入殿堂,我不明白,为什么金教授会叫我来?”

    金双宇哈哈大笑,拍着王晋的腿说道:“这个异常是你首先发现的,难道要我窃功不成?”

    王晋微微一笑:“其实,这是偶然的发现,算不上是功。”

    金双宇和齐当同相视一笑,又说道:“不必去想,我想见见你这个人,当同对你赞许有加,我这一见,发现你确实是对考古有很大的天赋和兴趣,博士很容易达到,但是一个人才,可不是一个博士头衔就能确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发现问题的眼光,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

    王晋点点头,翻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的全部是文字,金双宇将笔记本翻到中间,指着上面的一个插图说道:“你看看这几页。”

    那个插图是一个拱形门,旁边的备注是聚宝门,这个很简单,王晋知道金陵的聚宝门,难道和明长城有什么联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