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高维投射 » 162 赶往乌兰木

162 赶往乌兰木

    马匹的事情若不是古槐寺行之方便,巴勒三人还真不知道身上的积蓄够不够买一匹马,这一路他们是搭顺风马车加步行来的。

    朱伟穆自知有飞行能力,但飞行耗费自身的雷电属性,现在他还不清楚这种雷电之力是风雷竹的孕养结果还是光幕中意外获得的继续。

    这种能力能省着点就省着点,有匹马代步自然再好不过。

    巴勒十分好奇,宋无名来至鲁国,为何到这种穷乡僻壤的地谋求营生?

    鲁国听说是礼仪之邦的国度,国内并无战乱,要不是距离远,他们说不定去鲁国了。

    宋无名憋了半天一脸无奈:“背井离乡不只有国事原因,还有家事。”

    具体原因也没有说明,巴勒等人也没追问,能逼到这份上,谁不是有难言之隐?

    还剩两天时间,五人决定去采买一些路上使用的消耗品,其中吃这一块朱伟穆,巴勒他们也没想起来买些什么。

    直接买面粉带着,路上制作起来生火不便,还要携带锅碗;而这正值夏季,肉类根本存放不了太久。

    宋无名小声道:“我家乡有种烙好的饼可以当作干粮,别说八天,一个月也没问题。”

    “还有这种东西,那还等什么!”

    于是几人花了半天时间采买面粉,支锅起灶。宋无名泼洒面粉和玉米粉,又以清泉和文火辅之,很快一张张焦香酥脆香的鲁国煎饼出锅。

    谁也没想到,宋无名刚加入小队就解决了一个十分重要又迫切的饿肚子问题。

    宋无名看着剁成小山的煎饼,自己在团队中的信心也逐渐树立起来。

    几人为了感谢寺院,特地多制作了一百张煎饼送到了斋房。

    煎饼散发着独特的芳香勾起众多僧人的兴趣,吃贯米饭馒头,看到不一样的主食,必须的试试!

    结果众人吃完都说好吃,但有意无意表达出请不要在送了的祈求,这样一对比他们发觉米饭馒头还挺好。

    解决了肚子问题,几人又备了些跌打损伤拉肚子止血的药,猎人,总将要行走丛林,风餐露宿,直面猛兽的,这些药都是少不了。

    朱伟穆五人几乎把各自兜里的家底近乎清光终于备足了东西,时间也到了选千里马的时间点。

    古槐寺经过六天的猎人选拔,一共近四十位通过筛选成为乌兰木聘用的猎人。

    而古槐寺的方丈为了最后的千里马挑选环节,在活动一开始就同时进行着千里马的物色行动,一共收了四十匹好马。

    这些数量都是每天按照通过人数次日安排伯乐识马采购的。

    挑选马匹环节还是在寺院外西侧的广阔草原上,采用抓阉取号,然后按照号码顺序依次挑选。

    朱伟穆巴勒抓的号码在前面,高三寸的接近最后,挑选结束人手一匹千里马。

    那些游牧民族家中不缺良马就没花钱租借寺庙的马,这样就有马剩余了出来。

    高三寸见考虑自己这身高体重恐一匹马顶不住,便询问了下方丈,得到允许后又挑选了一匹。

    第二天一大早草原刮起了大风,青灰的天色似乎预示着一场暴雨随时就要下下来。

    近三十位猎人在古槐寺集合,每匹马都驮着行李,每个人身上同样背着行囊,他们整装待发,将从这里结伴出发前往乌兰木。

    朱伟穆和巴勒他们也在这群队伍之中。

    阴山在草原人印象里是个偏远凶险的地方,流传着各种各样吃人害人的传说。

    不同于朱伟穆他们五个这样孑然一身,大多数都在和家人做最后的分别。

    这一走,山高路远。

    呼呼的风中,朱伟穆听到了低声啜泣和祷告的声音,有的为儿子,有的为丈夫,有的为父亲。

    “各位施主,走吧,晚了雨就下来了,古槐寺众僧为诸位祈福!”

    古槐寺方丈语毕,众僧纷纷出了庙门席地而坐,敲木鱼诵经祈福的声音大作。

    游牧族的猎人与亲人相拥后纷纷上马,嘴里呼喊着‘噜噜啦啦’听不懂的土著语,头也不回的冲了出去。

    爱的热烈浓重,走的潇洒不羁,这可能是草原人才有的豪迈吧。

    朱伟穆几人也纷纷上马,在漫天的诵经声和风里扬鞭启航。

    按照地图的方位,从古槐寺向西北方向奔袭,途径金杖汗,白银不落,羊角满克图,老龙不落四个歇脚地,最终来到乌兰木,也即行程的终点。

    行至四五里外,暴雨还是降落下来,青翠的草原变得白茫茫的水雾弥漫,古槐寺的钟声飘飘忽忽的传到众人耳中,这将是他们归来之前最后熟悉的声音。

    雨越下越大,阻拦了人们行进的步伐,一个不小心就会人仰马翻惹得一身泥水。

    朱伟穆巴勒五人走的紧凑小心,还提前备好了斗篷和蓑衣应对下雨的天气,未像游牧民族的猎人那样呼啸而过。

    待到暴雨驻点,五人才走出五十多里,被一众人远远甩在身后,远远看去,他们不过水汽中的几个黑点在移动。

    宋无名停下检查干粮状态,发现担心是多余的,五人简单吃了点鲁国煎饼又出发了。

    直到西边天上飞霞漫天,五人终于走出了暴雨区,草原重新变得干爽,这才策马扬鞭飞快奔袭。

    这一夜,五人在草原上露营平静度过,没见蒙古包,也没遇草原狼。

    金杖汗是在第二天中午抵达的,五人啃了几顿煎饼,发现除了费牙口外,还挺费水。

    到了金杖汗水站,朱伟穆巴勒五人新买了几个水袋,灌满水,吃了顿热乎饭这才继续赶往下一站白银不落。

    几人打听到,白银不落曾经是个盛产狗头金的地方,有蜿蜒的大河流经那里,好多人跑到那里淘金,所以有了白银不落的美称,人口也一度突破万人之众。

    现在盛况不在,人口不足千人,但在草原上依旧算是个热闹地儿,朱伟穆他们决定到了白银不落放慢节奏,呆上一两天再走。

    两天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白银不落这地方正巧刮大风,漫天黄沙飞扬,一条小河近似黄汤,想吃土只需张张嘴。

    几人一咬牙决定还是继续赶路,就在白银不落简单吃了点汤水的饭,补给了水就扬鞭策马而去。

    一直走了半日才冲出沙尘暴区域,看着身后昏黄的天地,再看看眼前的风和日丽,几人拍去身上的尘土畅快的呼吸着,下一站羊角曼克图!

    从白银不落到羊角曼克图大概需要三天的时间,这是他们打听到的,即便如此,连续三天在渺无人烟的大草原上行走还是很折磨人。

    刚进入草原时的新鲜劲过去,看着满眼油亮的翠绿和低矮的云朵,更多的是炫目晃眼。

    像孤魂游荡于荒野,几人百无聊赖硬挺到第三天。

    “诸位兄弟你们看,那是什么?”

    高三寸看到在分辨不延细长消失在天地交界更远处,像一抹乌云。

    这黑云状的东西早在他们冲出白银不落的沙尘暴时高三寸就看到了,三天过去,这抹灰黑没有消散,反而愈来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