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金花外传 » 第三十四章 假秀才变成真秀才

第三十四章 假秀才变成真秀才

    老金一家回到井儿街,正在讨论李大嫂的高超骑射技艺,院外有人叫门,说是找金大哥,老金觉得面熟但想不起来是谁,对方言说自己是黄河北的移民,过来卖碳,这城南其他人都不认识,只老金往来送药送物资算是个熟人,过来拜访。

    移民人数众多老金哪能全都认识,但人家上门拜访一家人便热情接待,临走时对方非留下了一些炭。

    老金本没在意这件事,却不想后面来的人越来越多,老金家俨然成为移民的一个聚点。

    大家都知道老金一家为了疫情倾力而为,所以对这家人十分尊重,整个冬天老金家都热闹非凡,来的客人自己带的各种东西,打水的打水,生火的生火,沏茶的沏茶。都不用老金招呼。

    家里现在木炭是堆积如山,几个炉子敞开了烧都消耗不了多少,这是老金长这么大过的最暖和的一个冬天。

    这些人来自天南海北,京城的居多,聊天的内容千奇百怪,各种见闻,各种故事,也有打听本地风土,讨论未来生计。

    天元只喜欢听一些奇怪故事,其它方面不感兴趣。金花却对各种信息都很好奇,每次聚会都搬个小板凳坐着听,伙伴们邀约都不去。

    方生对这种聚会更是兴奋,讨论各种问题,了解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金夫人对弟弟这么热衷于闲聊天很是不满,认为应该抓紧时间读书学习,她都有心让聚会停了,老金劝慰她:方生本就实在,书呆子一个,这以后怎么在官场上混,现在正是锻炼社交能力的时候,金夫人这才作罢。

    有一位段大哥道:方兄弟学问这么好,怎么不教几个学生,我们移民中有很多小孩子,现在正缺一个好老师。

    众人都赞同这个提议,一位姓黄的大哥激动的立刻就要把自己孩子带过来拜师。

    方生赶忙拦住,言说自己刚进学,年轻识浅恐怕担不起这个重任,再者说自己的新房还没建好,没地方授课。

    大家对他的自谦不以为然,但对建房很感兴趣。

    这些人本就是朝廷为了营建肃王府征发的,各种工匠都有,二话不说,立即前往新房工地勘察。

    回来后大家热烈讨论,根据工地大小将设计方案完善修改,再根据设计下料,如果不是冬天的兰州不适合建房,这些人立刻就能把房子建起来。

    一开春,冰面开始松动,河桥巡检司封了冰桥,断绝南北交通,老金家终于安静下来。

    过了几日黄河开封,虽然因为定远驿事件陷入僵局,彭指挥心烦气躁,但建桥的大事却不敢耽搁。

    流凌结束后,便择选吉日,准备搭建镇远桥。

    天刚亮,老金一大家子就到河边看热闹,有早到的百姓已经围满了河边,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处有利地形。

    彭指挥带领兰州卫与兰县一众官员,从卫府出发,先前往城隍庙祭拜,然后自镇远门出城到达黄河南岸,桥门旁有个河神庙,虔诚祭拜河神,祈祷建桥顺利,祷告完毕众官员登上桥门。

    俯览黄河,就看四根大铁柱高高耸立,铁柱之间的粗铁链已经捆绑结实,连接两岸,二十四根木柱也已稳稳栽在地里,用芨芨草编成的大绳一头绑在木柱上,剩下的盘放在木柱下面。

    桥址两侧堆放了很多梁木和木板。

    黄河北岸由李千户与左千户指挥,往年都是陕西行都指挥使司派人参加建桥仪式,今年因为李千户就在本地,直接让他出面了,其实每年建桥都是以兰州卫为主,甘肃镇的官员只为观礼。今年也一样,李千户陪同左千户在关帝庙祭拜祈祷,然后一起到了桥址,剩下的就是参观了,一切都是左千户做主。

    河岸两边靠着几艘大木船,每个船上站着三名军士,其中一名手持长竹竿,船头系着粗缆绳,有几十位军士在旁边准备,岸边还有几个筏子。

    上游的河心有座沙洲,停着十几艘大木船,每个木船上有四五个竹筐,里面装满了石头,这些竹筐用绳子和木船系在一起。沙洲上立着一队军士,这些都是从军中挑选出来最精壮的汉子,领头的正是柴千户。

    时辰已到,各处军士挥动旗帜,表示一切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彭指挥站起身来,大喝一声:开始。

    旁边号炮响起,南北两岸同时开工。

    军士将木船慢慢放到铁链下面,一到预定位置,岸上士兵立即大喊一声,举起红旗,船上士兵拿起船头船尾的绳索和横跨河面的铁链捆绑,固定完成,举手示意,岸边的士兵放松揽绳再放下来一艘木船,同时岸上士兵搬过梁木,搭在岸基与木船之间,待固定好后,铺上木板,岸边木柱下的士兵拿起缆绳上船,将缆绳穿过木船前后预留的铁环内。

    第二艘船到达预定位置后,士兵用竹竿确定好与第一艘木船的距离,同样将船头船尾的绳索和横跨河面的铁链捆绑,岸上的士兵搬过梁木,搭在两艘船之间,然后铺木板,穿缆绳。

    第三四艘时,因为位置距离河岸渐远,岸上的士兵已经无法用缆绳把船只控制在预定位置,只能一边放绳,一边用羊皮筏子顶着木船离岸。

    再往后,离岸更远,用筏子也没办法顶到合适位置。

    就听桥门上第二声炮响,建桥的第二阶段开始。

    沙洲上的柴千户大喝一声:出发。

    士兵将木船推下水,柴千户带领四名士兵跃上木船,顺着河水向下漂。士兵拿着竹杆船桨操控船只往南靠,水流激荡,船行的很快,岸边的百姓心都提到嗓子眼了,这是整个建桥过程最惊险的一部分。

    船漂的越来越快,眼看就要冲过去,柴千户大喝一声:放。

    船上大汉迅速将竹框搬起抛进黄河,木船又向前漂了一段,船身猛的一沉,刚好停在预定位置。

    两岸百姓彩声雷动,尤其是北岸的百姓,第一次见这种场景,更是兴奋。

    桥门上旗帜摇动,这是将接下来的指挥权交给柴千户。

    待梁板铺设完成,城头晃动旗帜,沙洲上又放下来一艘船。

    柴千户用旗帜指挥船只进行方向,待到合适位置,大喝一声放,来船又稳稳停在预定位置。

    如此重复,浮桥一节一节从两边向中间延伸。

    左千户这会没啥事干,就等着南北接通了干些尾活,一边和李千户闲聊,一边嫉妒的看着河面上大出风头的柴千户,心中嫉妒却也没办法,这种活他可干不了。

    不一会所有木船到位,士兵们把所有缆绳贯通,捆绑在对岸的木柱上。固定木板,安装护栏,一切完工后,柴千户在桥面上来回检查两次,向桥门挥旗示意,镇远桥架设完成。

    桥门上又是一声炮响,南北同时鞭炮响起。

    从镇远门出来一队太平鼓,鼓手都是兰州卫的士卒,身着军礼服,威风凛凛,敲打着锣鼓过桥门,向北岸出发。

    彭指挥等官员跟在后面,鼓队行到浮桥正中,停下来煞了一通鼓,北岸鞭炮响起迎接鼓队,两边一汇合,建桥仪式就算胜利完成了。

    南北交通恢复畅通。

    建桥仪式后三天,彭指挥的退休令到达兰州,百姓很惋惜,纷纷传说肯定是建桥的日子不合适,方着老爷了,也有高人分析应该是去年拆桥的日子不合适,比往年早了好几天,冲撞了彭指挥。总而言之,彭指挥是替兰州百姓挡了灾。地方绅士组织百姓制作万民伞,以表护佑之恩。

    又过了几天,才得知彭指挥是正常退休,不但大儿子袭了指挥使衔,二儿子也破例得了个千户的职位,日子不合适的传言变成笑谈,大家又在讨论朝廷如此恩赏,肯定是多年勤政爱民的原因,皇上圣明,好人有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