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百炼尘仙 » 第十四章:至味楼诗会

第十四章:至味楼诗会

    孙博士此刻的心思都是羡慕嫉妒恨了,此前对宋守郁的负面感观已经有所改变。

    梁遇春等人一看,这哪行,没让他当众出丑也就算了,还给了他一个扬名的机会?没有等到孙博士训斥他,反而让老学政对他更加的青眼有加?梁遇春等人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

    虽然被宋守郁刚刚那首诗给震撼了一下,但也只是一下而已。梁遇春等人还是坚定认为此诗不是这吃货所作,必定是从什么地方抄来的。

    因为心中有这种想法,所以梁遇春等人就不甘心让宋守郁这么浑水摸鱼过去,不甘心孙博士和王学政等多位大人被此人蒙蔽。

    况且,刚刚游戏接令很多人都接上了,但风头似乎却是被宋守郁一人给出了,没有几个生员是甘心的,这可是在王学政和孙博士等人面前表现的好机会啊。

    遂梁遇春等人一合计,你宋守郁不是刚刚说那首诗是自己临时所作吗?那好,那咱们不如请孙博士等人出一个题目,限定作诗好了,选择好的作品装订成册,也算是为本次的酒宴留下美好的回忆。

    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大家都是血气方刚的读书人,谁没有好胜之心呢,岂能容你宋守郁独美于诸多大人之前,况且梁遇春等人本就醉翁之意不在酒。所以那人的提议刚提出来,大家就群情激愤,纷纷点头叫好。

    王学政和孙博士对比也是喜闻乐见的,毕竟学子们欲在学问上面争个高下,他们哪有不乐意的?所以诸多大人微微低头商量了几句之后,就定下了题目。

    题目虽然不难,但是要写出新意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因冬日刚过,最后一场雪刚过去没多少日,所以楼上诸位大人商量出了个“咏雪”的题目。

    厅堂内的诸多新进生员听闻此题,皆是面有喜色。这个题目大家并不陌生,都是鼓着一股气,定要写出今日全场最好的咏雪诗,在王学政孙博士等人的面前留下好的印象。

    宋守郁听到有人提议作诗之时,就大概明白了他们的良苦用心,不外乎为自己博名声和让他宋守郁出丑。

    人们的第一印象总是很刻板且难以改变。他们总是坚定的认为宋守郁是靠走关系的,哪知宋守郁本就是才思敏捷。自己是有真才实学的,没准一会又灵感迸发,作出一首好的诗词,那他们这群人可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忙活一通成全了自己。他们这些人的眼光与李三公子相比,那可是差的远了。

    此时在座的新进生员已经有人写好了诗,面有得意之色,像个打赢了架的公鸡一样,雄赳赳气昂昂的。

    立刻有人用纸笔将诗词抄写了数份,写上名字,传递给大家看。

    有了第一人,就有第二人,堂内众人纷纷不甘人后,接连将刚做好的咏雪诗分享给众人。

    酒宴上不时有人将自己作的咏雪诗分享,其中有好的诗,当然也有水平不怎么样的诗,一首首的咏雪诗传到众人的手中,谁若是对其中某首诗有什么看法便可起身讲出来,与众人一道点评一番。

    王学政和孙博士等人坐在桌上,以诗佐酒,每当看到一首不错的诗时,便会端起酒杯饮上一口酒,低声笑谈几句,对其做出点评。

    “嗯,此首诗倒也算得上佳作了……愁云残腊下阳台,混却乾坤六出开。与月交光呈瑞色,共花争艳傍寒梅。飞随郢客歌声远,散逐宫娥舞袖回。其那知音不相见,剡溪乘兴为君来……王兄,诸公,若如它作,此诗可勉强算得上是本次酒宴的鳌头之作了,这司晨府的周舍人,倒也算得上是可造之材了。”

    孙博士饮了一口酒,和旁边的王学政等人交流分享自己看到的这篇佳作。

    “嗯,不错不错,大开大合却又不乏细致入微,月色寒梅俱为之所用,其间又不乏用典,不错,此诗今日当得鳌头之作。”王学政看了孙博士递过来的周舍人所作咏梅诗,亦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时,一旁的另一位官员却是捻须而笑,“哈哈哈,二位老大人的结论可不要下的太早了啊,我手中的这一首可不比那周舍人所作的差,是梁遇春所作,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王学政和孙博士等人闻言,也都是笑了起来,“教谕所言甚是,我等且还是稍作等待再下结论,不过若是再无其他佳作,恐怕今日的上乘之作要从这两首中选了。”说完这句话后,王学政还用甚是期待的眼神看了宋守郁一眼。

    楼下的梁遇春听到了楼上诸位大人的评价,一脸骄傲的看了宋守郁一眼。心说:你刚刚不是还临场作诗的吗?来啊,接着作啊。

    倒是周舍人却无太大的反应,依旧是与身旁之人交谈着,面不改色。

    梁遇春等人对宋守郁颇为不屑,在场众人几乎都写完了,不管好坏都作出了自己的诗,宋守郁却还是一字未落。

    哈哈哈,露馅儿了吧,你宋守郁就是个只会耍小聪明,胸无点墨,靠走关系的人,这下你必然要在众人面前出丑了。梁遇春等人心中如是想着。

    梁遇春使了个眼色,身旁马上就有人端着酒杯像宋守郁走去。

    “宋案首,为何还迟迟不动笔啊?”梁遇春的狗腿子嘲笑着宋守郁,大声质问道。

    “在下并不擅长作诗,此刻也不过刚刚构思出一句而已。”宋守郁一脸憨厚的模样,很是诚实的承认自己刚刚想出来一句。

    周围的人闻言,纷纷哈哈大笑,这么久了,你才构思出一句,这才是你宋案首的真实实力吧?还不知道你那一句是个什么凑数的水平。尤其是梁遇春等人,笑的更是夸张和大声,等这个机会好久了。

    王学政和孙博士等人的眼神亦是关注了过来,和其他生员不同,他们的眼神中没有嘲笑和玩味,反而有一些期待,特别是孙博士。刚刚那首《至味楼赠王知秋》不可能是从别处看来的,这么好的诗词,一出世必定是流传及广的,且在座的都是书海沉浸多年的夫子,怎会直到现在才有耳闻呢。

    所以,楼上的诸位大人对面宋守郁刚刚所说的,构思出一句还是很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