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悲欢期货 » 第七十九章 大户元揆

第七十九章 大户元揆

    这些日子,薛睿独爱大阴线。

    这一次,薛睿的空单做的比较猛,每出现一根阴线,账面的浮动盈利就增加一大块。

    今天不仅有一根大阴线,还伴随着向下的跳空。这个位置出现的跳空,意义非凡,应该属于突破跳空,又叫量度跳空,图表语言意味了中继行情的开始。并且,这个量度跳空如果成立的话,计算一下下跌的第一目标,薛睿如果可以在目标价位平仓的话,账户资金将达到九十万。

    对于小资金账户而言,八十万是一个重要的关口,或者说是一个重要的阻力位,一旦突破这个关口并有效站上去,下一个阻力位,就是两百万,而两百万如果被有效突破,接下来就没有什么具体的阻力位了,或者说开始了账面资金上涨的加速阶段,飞跃阶段。

    做技术分析的人,不仅分析价格图表走势,也会试探了分析自己交易账户的资金走势。

    这么一计算,薛睿仿佛已经看到自己资金增长的曲线图,甚至想象出了那无比夸张的“加速行情”。

    把握机遇,促成飞跃。交易的成功,不是靠蒙对一两次行情,而是需要先小心翼翼地培育和建立交易的良性循环,然后,靠着良性循环,让交易胜利成为一种习惯。

    焦元德把二十万本金做到五十多万,用了三年多的时间,而把五十多万做到两千万,只用了不到一年。他前三年用心经营的,正是良性循环。

    海口还有一个叫元揆的知名大户,老期货了,他由三万元本金起家,做到亿万身家。

    他的主要投资精力放在股票市场上,而他用于期货交易的资金也长期保持在几千万。据说新来的岳石团队正努力要把他挖过来。

    一将功成万骨枯,期货市场树立起了唐老板、焦元德、元揆这类高大形象,他们的身后却是无数因爆仓而血流成河的暗红背景画面。

    当一个交易者遭遇重挫,躲在角落里独自舔着伤口疗伤时,其真实写照,当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而人类能够从灾难中快速解脱并走出阴影,得益于其一个重要特质:即“好了伤疤忘了疼”。没有忘却,人类是无法持续生存下去的。

    但有交易里小小的得意,就没有人再思想起无定河边,人们脑海里闪现的,就一准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岳石来到公司的第三个月,他的重要筹码,大户元揆终于来到了公司,开户入金三千万。

    元揆,是海口又一个与唐老板同一级别的投资高手,两人都是从金融投机市场赢得亿万身家的高高手。

    比起唐老板的投资生涯,元揆在金融投资市场的成长及飞黄腾达的故事,就显得更为传奇,更匪夷所思。

    唐老板进入期货市场时,手里还有着几百万的现金。而元揆刚进入期货市场时,不名一文。

    元揆最早进入期货市场,是红马甲的身份——在席位上帮助客户敲单,领一份工资。工作之余,他喜欢写一些期货评论,发表在一些金融类报纸杂志上。因为他的一篇关于天然橡胶的评论文章,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一家期货交易所出版的介绍橡胶品种的刊物给转发了。他一气之下给交易所写了一封信去讨个说法,原不过表达一下愤怒。没想到财大气粗的交易所为息事宁人,竟愿意付给他五万了结此事。那个时候的五万是一笔大钱,拿到这笔钱,他存下两万,把剩下的三万投入期货交易。

    平日里盯盘久了,元揆渐渐觉得自己能通过盘面感知接下来的走势,而市场又常常验证了他判断的准确性,也因此不断提升了自己的交易信心。但在一开始,他在交易中总有些畏手畏脚,每次交易只敢开一手单,又多是随进随出的超级短线。虽也赚钱,但利润一般。

    那个时候,大资金来到交易所做行情,通常要分仓。有一次,他所服务的那个席位因成为庄家的主要席位,打入了巨额资金。

    元揆的第一笔“大钱”就是他们席位成为庄家主席位之后不久赚到的,交易从开仓到平仓,不到半分钟的时间。

    那一天,薛睿接到电话指令要在一个价位上挂一万手买单,把单子按指令挂进去后,元揆突然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这个庄家这段时间在市场呼风唤雨,是不是要跟了庄家做上一笔交易?

    跟庄这种事情,在当时各个席位上是常会发生的事情。元揆这个念头刚一在头脑闪现,手就下意识开始敲单,打算在比大户报价高一个点的价位下十手单。

    也许因为太紧张,元揆的十手单竟被他敲成了一百手,他当然发现了,正准备去掉一个零,却突然间心一横,决定不撤销,就一百手进去。

    元揆自己的资金当别说下一百手单,连下十手都不够。但那个时候的期货市场都是混码交易,一个席位都用同一个交易码。

    单子下进去之后,元揆紧张地盯着盘面,价格开始下跌,迅速打到他的价格,成交了。然后,比他的成交价低一个点的庄家的一万手买单,只成交了四千多手,价格就被迅速拉起来了,然后,是一根夸张的长阳线。

    元揆激动地心都到了嗓子眼,瞪大了眼睛去看价位,已经涨起一百多点,然后就不顾一切地市价平仓。平仓后,元揆静下来,等感觉自己的心跳恢复正常了,再去看这笔交易盈利,竟有十多万。

    紧张而兴奋,元揆再也坐不住了。这席位以前只他一个马甲,因为主力资金进来,老板又多给席位配了个马甲。元揆把工作交待给了另一个马甲,已经离开席位,先是去了洗手间方便了一下。然后,拐到楼梯口,蹲下来抽烟。点烟的时候,元揆发现自己的手,一直抖个不停。

    那时候的岳石,是一家期货公司在交易所设置的交易工作室的负责人,和元揆相熟。

    元揆蹲在楼梯口抽烟的一幕正被路过的岳石看见。岳石就好奇地问:“交易时间,怎么躲在这里抽烟啊?”

    元揆没有回答岳石的提问,他看了看岳石,递给他一支烟。岳石也就蹲了下来,两个人在一起吞云吐雾。

    元揆抽完烟,对岳石说:“你猜我刚才赚了多少钱?”

    岳石知道元揆拿了几万在席位上做交易。作为一个开发人员,岳石对于席位上自己做交易的马甲账户上有多少钱还是比较上心的。期货公司当时开户的门槛是十万元。对于资金超过十万的马甲,岳石都把他们视作期货公司的潜在客户和开发对象。元揆只有几万块,岳石还没有惦记打他的主意。

    岳石不仅知道元揆是席位上的小客户,还知道他的交易风格。所以,当元揆问他的时候,他大了胆子猜:“有五千吗?”

    元揆摇了摇头,说:“再猜。”

    岳石再接再厉:“两万?”

    元揆就笑了:“让你猜,又不是让你拿钱出来,怎么就不敢大胆一些?还是我来告诉你吧:赚了十多万。”

    岳石的眼睛一下子睁大了:“有了十万,可以去我们期货公司开个户,不仅可以做橡胶,还可以做全国所有交易所的期货品种。”

    元揆当时没答应岳石的邀请。但在交易所关门之后,他第一时间拿了钱去到岳石他们公司开了户。

    元揆拿了不到二十万资金去期货公司开了户,然后,把这资金做到八十多万,他用了六年的时间。

    这当然算是不错的成绩,但显然谈不上传奇。他的传奇是从八十万开始的。

    接下来他把资金从八十多万做到近一千万,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这还没完,这笔交易成功平仓后,他取出一千万进入股市,又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将股票账户的资金做到一个多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