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悲欢期货 » 第八十一章 财富效应

第八十一章 财富效应

    陈毓离开后,薛睿就想要不要拿些钱参与批发市场的交易。

    薛睿到底不是期货交易所马甲出身,对于大户消息这种事,他总以为所谓庄家,只存在于证券市场的个股交易里。一只股票从悄悄吸筹开始,再利用资金拉升控盘,从逻辑上、操作上来讲,都没毛病。

    而在期货市场,只有大户却没有真正意义的庄家,场内资金永远大不过场外资金。

    国内期货最早盛行上演逼空大戏,但热衷逼空的庄家们,最终全灰飞湮灭,无一例外。

    因为金融博弈的重要目的,不是行情最终去哪里,而是以捕捉对手和逼死对手为目标。一旦一方资金壮大,必然会成为场外资金捕捉和绞杀的活靶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道、魔之间,怎晓得哪个是一尺哪个有一丈?多空皆为大户,彼此都不含糊。有多少人跟了庄家赚钱又跟着庄家爆仓。

    交易所里,“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的故事数不胜数。所以薛睿对于靠听消息赚钱这类事,还是觉得不靠谱。又自己现在在期货市场,还有不错的成绩,就不想再跟着陈毓凑热闹了。

    林总、滕波、高峰、吴涛还有霍老板,都随了陈毓进入批发市场的交易。

    薛睿注意到:期货市场的“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期货的“痴迷和专注”。除此之外,他们赖以盈利的手段,各不相同。

    那些大神们创造辉煌交易的成功理由,更多地被行业内人士归纳为是他们的“天赋异禀”。比如唐老板,他既不是技术派——他只看价格不看图表;也算不上基本面派,因为他不做这类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这样的成功,不是天赋又是什么?

    薛睿知道唐老板虽然没有皈依任何正经分析派系,但他从来专注于盘面,同时又对自己有着严格的学校要求:他从不间断地认真学习各类知识提升自己,还报名读了诸如长江商学院一类的课程,于期货行业之外结交甚广。通过其广泛结交的朋友圈子全面了解一部分商品的现货情况、经济形势判断、国家政策解读等,在结合自己的盘面认识来进行交易的。

    只是,天赋这东西,别人无法去学。有你的只管是你的,不属于你的,努力也白搭。而且,唐老板的经验不仅无法学习,你还没办法和他聊行情,或者咨询他的看法。

    薛睿不止一次遇到这样的一种情形,头一天晚上和唐老板聊行情时,他或是坚定的看空,理由也相当充分。但到了第二天一收盘,再看他的交易持仓,居然是满满的多单……这到不是他之前言不由衷或者藏了一手。而是他更注重的交易指引,不是技术不是基本面,而是他盯盘那一瞬间的盘感。

    所以,尽管有不少人找上门来跟了他做,但几乎没人能跟他一样赚钱,他变化太快又百无禁忌。

    有这么一件事,让薛睿深切地感受到唐老板的操作风格:那是一次做多豆粕的经历,唐老板从低位开始抄底,到价格启动第一波上涨的时候,他的持仓已经有三万手,排名豆粕多头持仓第二。

    突然的一天,豆粕价格开始大幅回调,回调幅度近一百点。薛睿看着行情,就有些担心:唐老板三万手的多单,回调一百点,意味了如果单子还在,当天利润就回吐了有三千万。

    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薛睿就向陈毓打听了唐老板这一天账单结算情况。陈毓就说豆粕回调了近百点,不是有新空头进来,而几乎就是唐老板多单平仓打下来的。这一天从开盘唐老板就开始平仓,收盘后已经是空仓状态。

    然而,到了第二天,行情并没有走跌,而是一路上涨,到收盘又涨出了新高。薛睿想唐老板昨天平仓多单也许是看走眼了。

    没想到收盘后一查持仓,薛睿才发现唐老板把昨天平仓的头寸又悉数补了回去,几万手单的出出进进,从市场警觉下的平仓,到发现判断错误后的纠偏补单,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不决和心理障碍,果然是大手笔。

    这次交易唐老板最终赚得盆满钵满,令薛睿叹为观止。他也充分意识到,这种异于常人的强大神经和意志,是一般人学不来的。

    “谁跟老唐学谁死得快。”,这句话,已经渐渐演变成了公司里的警句格言。

    靠基本面分析获得交易成功的大有人在,但基本面包含的内容太多,是需要凭借团队才能完成的任务。留给薛睿个人学习进步的道路就只剩一条:技术分析。

    而单纯靠技术获得成功的交易者,还是比较少见的。焦元德算一个,薛睿之前也最爱和他交流,每每收获满满,可惜他去了深圳。好在新来的元揆“元大神”也是技术派出身,而是还精通股票操作。正可以找机会好好拜师学艺。

    国庆长假的头一天,薛睿正在家和王乔商量了是不是利用假期时间出去玩两天,就接到滕波打来的电话。

    滕波在电话里约了薛睿去西秀海滩坐坐,说林总、陈毓、吴涛都在,几个人打算坐一会儿就去附近的海鲜大排档吃海鲜。还说有人买单,薛睿只要带着嘴过去就行。

    薛睿放下电话,想这几个人有一个共性,都是和陈毓一起在批发市场做远期现货交易的。据说他们这段时间,通过“内幕消息”,很赚了一些钱。

    他们集中在西秀海滩,没准是为前一段的交易成功开庆功会呢。

    薛睿想到这里,觉得自己去凑这个热闹也有些无趣。只是,答应了滕波又不去,到让人觉出了自己的小家子气。还是去吧,多大点事啊。

    等薛睿赶到西秀海滩,果然验证了他的判断,这几个家伙正在庆祝交易的成功。因为吴涛的交易透支猛了一些,赚的也就多一些,被几个人撺掇了请吃海鲜。

    几个人坐在一起,眉飞色舞地谈论着赚钱的感受,说多亏了陈毓的“内幕消息”才有这次的成功。

    吴涛说着说着就兴奋了,竟突然喊出一句:“跟着陈总干,大碗吃肉大碗喝酒。”

    薛睿就觉得有些可笑,想陈毓什么时候成了陈总了?吴涛还没喝酒呢,怎么就开始说醉话了?这财富效应分明是已经显出威力了。

    聊了一会儿,一群人赶到附近的海鲜大排档,刚走进小木屋里坐下,就听见打雷的声音,不一会儿雨点就落下来,竟越来越大。

    陈毓踱到窗前,双手扶着窗台看着窗外的大雨,喜出望外地连声说:“好雨好雨。”

    然后,陈毓又转过身来,环视了一周,再面对着众人,高举双手且用力鼓掌:“这国庆期间如果来一场台风的话,就是天助我也。橡胶节后还得涨啊,兄弟们发财了。”

    等陈毓的眼神转到薛睿这,他放下了高举的双手,又指点了薛睿说:“薛睿啊,可惜了,只有你没有参与我们的赚钱计划。你们文化人就因为懂得多了,思考得多了。左思右想,反而丧失了行动力。果然知识越多越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