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悲欢期货 » 第九十九章 技术的尴尬

第九十九章 技术的尴尬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伤心欲绝的孔老板,敲开了元揆家的房门。

    元揆的老婆和“德国妞”关系还不错,两个人经常一起去做美容。泪眼婆娑的孔老板找到了元揆的老婆,要请她帮了做说客,劝说“德国妞”留下来。

    “他若是潘安、宋玉,又或是邓通、石崇,我也就认栽了。

    “就一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穷鬼,拿什么和我比?横竖不就是房子的事嘛,海口的房子,不值几个钱,就是个屁。

    “我怎么会舍不得给她买房呢?但凡有一点脑子也不该这样想问题啊,是不是?

    “一切都只因为我还有老婆孩子在海口,她娘俩长期住在海口不方便。我就想着过两年给他们母子办了投资移民去美国。咱买美国的花园洋房给她,不好吗?

    “本想藏了这个秘密,到时候给她一个惊喜。没想到竟落得这般下场。你是她的好闺蜜,一定要帮帮我,好好劝她回心转意。”孔老板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对元揆的老婆说。

    为了走近元揆,薛睿之前曾多次设想过:怎么才能和元揆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和他的第一次聊天,当然非常重要,该从哪方面的内容聊起,才更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呢?

    是该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聊起?还是从凯撒大帝、拿破仑聊起?抑或是从乔丹、马拉多纳、迈克尔杰克逊、斯皮尔伯格、马尔克斯……聊起呢?

    两点之间最近的距离是直线距离。节能环保的聊天,也许更应该选择最贴近两个人的金融业的聊天内容,还是从格林斯潘、伯南克,或是杰西·利弗莫尔聊起吧?

    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薛睿做足了准备,那些功课却全无用处。他和元揆由陌生到熟悉,靠的竟是“德国妞”的那点儿八卦内容。

    薛睿深切地感悟到:做一个好的听众,远比其他的很多努力,更容易赢得别人的认同和好感。

    只是,元揆这么一个天才级交易大师,怎么偏偏喜欢这些八卦内容呢?

    当然,这个问题也并不容易困住分析师薛睿:那些所谓高手高手高高手,本质上也是普通人嘛,他们也有人类共有的八卦之心。

    有了这么完美的开头,接下来的聊天就变得简单多了。

    薛睿问:“我是一直在经纪公司从业的,所以只能是技术分析出身。江湖上都在夸元大师是技术派代表人物,我就想向你讨教一下:你对技术分析怎么看?这活儿靠谱吗?还有,大师习惯用什么分析工具?”

    “别叫什么大师,多别扭啊,叫我元揆就好。”元揆纠正道。

    元揆及时的纠偏,在薛睿听来,更像是对彼此关系亲近的一种认同。

    这么一想,薛睿就有些骨头轻,觉得直呼其名太正儿八经了,恨不能更进一步,称呼元揆一声“阿揆”。又一想,“阿揆”这个称呼,听起来到像是浙江人在呼唤他们的同乡“阿Q”。还是算了算了,老老实实听话吧,就直呼元揆的大名好了。

    薛睿想自己为了亲近元揆,怎么一瞬间冒出这么多摆不上台面的念头,这么一反省,就有些鄙视自己。再一想,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追求进步、完善自我,都是正能量,本该理直气壮才是啊。

    “我其实最早做交易是在交易所里,凭的只是盘感,而每每想到自己各个阶段的交易,到现在我还觉得那个时候做得最好。”元揆娓娓道来:“只是那个阶段的美好绽放,是难以总结又无法复制的,这以后,我一次次试图找到从前的状态,包括模仿那个阶段翘着腿敲单,但那种交易的感觉却再也找不回来了。”

    元揆说了这些,仿佛还在遗憾回不到从前,有那么一小段时间的沉默。然后,才继续说:“我一开始还以为只要回到交易所,我就能找回从前的状态。然后,就去了郑州交易所。结果不但没有找回从前,反而亏得一塌糊涂。好在及时收手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一个人,不能把自己想像得太牛逼,否则分分钟会坠入深渊。我知道我需要面对现实,做出改变,找到新的解决市场的手段。然后,才开始下功夫研究技术分析。

    “关于技术分析,除了江恩理论我没能很好的理解、掌握之外,其余的分析工具,我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去研究,包括不拘泥于书本的描述,而是根据实际自己去发现一些技术语言。

    “我始终相信,一个好的方法,其精髓部分,不会出现在书本的文字里。因为一来文字的表述能力还没有那么强大,越是试图说清楚就越容易生出歧义;二来这个市场到底要遵循二八定律,即便有解决市场的法宝,自然界也必须灭掉这个法宝,来维持二八定律。所谓稳操胜券的工具,是不被允许长久活在这个世上的。

    “所以,任何的学习,都必须透过文字,找到自己的方法。一开始用技术分析,有那么一阵子,我也觉得非常有用。但这种快乐很短暂,很快我就发现这些东西又不灵了。”

    薛睿本该继续做一个好的听众,但聊到了技术,到底按捺不住有话要说:“我比较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是波浪理论,有时候用来测算一下长周期的目标,发现还是蛮准的。”

    “即便看对了,也是蒙的。”元揆不留情面地予以否定:“技术分析成立的前提假设是‘历史会重演’。这个假设都有些可疑,至少说明了它不是一门科学,不可以用对待科学的方法去学习和运用。它更像是玄学,怎么理解怎么认识都可以。”

    说到这里,元揆看了看薛睿问道:“你在研究部,最乐意干的活,是不是根据图表做盘后分析?

    “技术分析,只有拿来做盘后分析的时候,才可以给学习技术的人带来十足的自信。可以说出一大堆的因为所以,且头头是道。

    “对交易而言,需要的不是解释过去,而是预期未来。这才是技术分析的尴尬。

    “也有人会说,市场本不需要预期,只需要追随,这更是屁话。所谓追随,是有前提条件的:至少你应该知道现在是趋势还是盘局。

    “如果是盘局,这盘局会持续多久、又会以什么形态展开?如果是趋势,那么这个趋势目前运行到了什么阶段?不知道这些,奢谈什么追随?

    “追随?那是更高级的要求。追随?别忘了更多人死于追涨杀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