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来此人间,称帝成仙 » 第19章:牛皮要不要

第19章:牛皮要不要

    中央大道围观的百姓看到刘守仁在惊雷闪电之下依旧毫发无损,再一次开始欢呼:

    “武神!”

    “武神!”

    “武神!”

    刘守仁在欢呼中发呆,到底什么情况,百万百姓还不够,老天爷也来凑热闹,自己到底摊上什么样的大事儿了?

    呆了一阵,他抬头望天,一片湛蓝,一丝云彩都不见,不知那雷声和闪电从何而来?这不科学啊!

    坑好大,好深,绕道走!

    刘守仁绕过大坑,满腹狐疑地继续前行,这时倒不敢再嘚瑟那把断剑了,跟雷雄要了块布,包起断剑,斜插在身后。

    往前走了大概1000步,中央大道正中出现了星星点点的拦路者。

    这些拦路者都是文士打扮,年长年轻的都有。他们各自按照自己的喜好,星罗棋布地随意站在大道中央,或拿着书卷摇头晃脑,或摇着折扇频频点头,又或旁若无人地闭目养神,还或者背手矗立目中无人……

    每个都站得别具特色,简直如同一幅天下士子的长廊画卷。

    最牛的是最前面的那位老头,他是唯一一位没有脚踏实地站着的,他躺在一头青牛的背上,正装模作样地呼呼大睡!

    这是睡给谁看?百万百姓在旁,睡得着吗?

    刘守仁见过能装的,没见过比他自己还能装的。谁敢比他还装?那他就装到顶!

    他转身吩咐京兆府衙门的差役们,“去去去,牵一匹马来!”

    那群衙役懵懵懂懂地弄来一匹瘦马,刘守仁牵马而行。

    “你睡着牛,我牵着马,

    迎来日出,送走晚霞。

    踏平坎坷,成大路,

    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一番番春秋、冬夏。

    一场场酸甜、苦辣。

    敢问道在何方?道在脚下!”

    刘守仁引吭高歌,踏歌而行。前世他是全国教师歌咏比赛的季军,唱一首《敢问道在何方》暖暖场子。

    他视若无睹地从睡牛老人身旁经过,正眼都不看对方一下,只是唱歌。

    这时,他发现已经有人开始拿着纸笔记录他唱歌的歌词。

    欧克欧克,闯关开始了。

    一曲唱完,刘守仁察觉睡牛老头变成了骑牛老头,正屁颠屁颠跟在他的身后。

    他转回头看了对方一眼,对方刚要说话,他猛地向前伸出手掌,手掌彻底张开,五指舒展,掌心向外,指向那位老头。

    手势的意思很明显:且慢!闭嘴!

    “老头,你骑牛,我牵马,把你的牛宰了喂我的马怎么样?”

    不等对方回答,刘守仁转身而行,只留下一个后脑勺给那位吹胡子瞪眼睛的老头。

    他一边牵马,一边开始高声背诵那篇九年义务教育中学语文课本必背课文——《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全文只有不到二百字,所以片刻之间背诵完毕。

    刘守仁停下脚步,伤感而沉痛地搂住那匹瘦马,悲愤而怆然地问道:

    “马儿马儿,我是你的伯乐,而我的伯乐又在哪?”

    “唉!”刘守仁一声长叹!

    “唉~~~~~~~~~~~~”

    所有听懂了《马说》的士人与百姓,全部不由自主、异口同声地长叹一声。

    大瀚京城,中央大道,万人大合叹!

    唏嘘之气,直冲天际!

    不平之意,喷薄九霄!

    “策之不以其道!”

    刘守仁猛然举起拳头,大声疾呼!

    “策之不以其道!”

    无数围观者跟着举起拳头,轰然呼应!

    “食之不能尽其材!”

    刘守仁又举拳头,大声疾呼!

    “食之不能尽其材!”

    无数围观者再举拳头,轰然呼应!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刘守仁再次举拳,大声疾呼!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无数围观者再次举拳,轰然呼应!

    “其真无马邪?”

    刘守仁将拳头举到最高,扯着嗓子大声质问!

    “其真无马邪?”

    无数围观者将拳头举到最高,同样扯着嗓子轰然质问!

    “其真不知马也!”

    刘守仁伸出手指向刑部大狱的方向,断然大喝!

    “其真不知马也!”

    无数围观者伸出手指向押送刘守仁的京兆府衙门差役,断然又轰然地大喝!

    大喝声中,衙役们面露惊恐,弓腰驼背,踉跄倒地。

    大喝声中,几十个本来参与拦路的士人,与成百上千的路边百姓,似乎都被《马说》的文字牵扯了心念,联想到各自不得意的人生际遇,纷纷放声大哭,口中呼号着:

    “我乃千里马,郁郁不得终!”

    “安有伯乐?庇我寒士!”

    “骈死于槽枥之间,骈死于槽枥之间啊!”

    ……

    这些个痛哭的士人与百姓越哭越伤心,直欲昏死过去。

    街边不断冒出些兵卒将那些哭昏死过去的人一个一个抬走,刘守仁一看这情形,心中顿觉似曾相识。

    前世,那些天皇巨星们开演唱会时,这样的情形不是每每出现吗?怪不得那么眼熟!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惭愧!惭愧!

    背了篇课文,侥幸登顶!

    今日这场演唱会,不不不,今日这个背书会特别成功!

    心中喜不自胜,面容却凄然欲泣,刘守仁正在飙戏,手臂感受到有人在轻轻地触碰他。

    侧身观之,只见适才那位骑牛的老头已经下了牛背,牵着牛佝偻着站在那,牵牛的那只手敲了敲刘守仁的手,示意刘守仁把绳子接过去。

    “牛归你了,杀了喂你的马!”

    老头一面说着一面把牵牛绳递给刘守仁,面如死灰。

    刘守仁大大方方接过来,说道:“一起吃!”

    这时,一位太监模样的公公捧着一卷绢帛来到刘守仁跟前,躬身说道:“文圣大人,我等抄录了适才文圣大人朗诵的文章,请斧正!若有差错请指出!同时,请文圣为本文赐名!”

    刘守仁接过绢帛,细细查看,一处错漏皆无。大瀚文风鼎盛,果然名不虚传。

    “你等记录的文字全然无错,殊为不易。至于这文章的名字嘛,极其简单,就两个字:《马说》。”刘守仁说着把绢帛递回给那位公公。

    旁边失去老牛的老头闻言,长叹一声,“好一个言简意赅的《马说》,老夫恳请文圣吃了我的牛肉也做一篇《牛说》!”

    什么牛说?

    牛说没有!牛皮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