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山河劫 » 第九十一章 曹友闻(第十更)

第九十一章 曹友闻(第十更)

    曹友闻,字允叔,同庆栗亭人(今甘肃徽县)。登宝庆二年进士。授绵竹尉,改辟天水军教授。

    而现在还没到宝庆元年,距离曹友闻考科举还有几年时间。

    此时的曹友闻尚在准备进京赶考,从他的家乡栗亭出发,打算经由利州路进入潼川路和夔州路,坐船顺江而下抵达临安。

    虽然路途遥远,但曹友闻倒是不太怕劳苦,扛着竹篓走在潼川路前往夔州路的官道上。

    路过一个茶摊之时,口渴难耐,决定去讨口茶水喝。

    茶水摊儿上的茶水有点小贵,虽然曹友闻家境不算过于贫寒,但也不是奢侈之人,顿感囊中羞涩之后,决心继续赶路。

    正当曹友闻准备动身的时候,茶水摊上一位少年叫住了他:“老兄,不介意的话,在下请你喝杯茶水如何?”

    曹友闻本欲拒绝,但是那人身形略微健壮,一看便是练家子,身边的几位侍卫个个强悍,估摸着都是游侠儿。

    这样的人一般是士绅大户,这位少年应该是他们的公子爷了。

    但细细一看又有些不太对劲,这位公子似乎并没有那种奢靡成性的作风,穿着虽是绸缎,但并未有鲜艳亮丽的纹路。

    不仅如此,腰间也没有世家公子会佩戴的宝玉,身上也不似大富大贵之人的打扮。

    曹友闻心道,当是这位公子不与那些人同流合污吧。

    曹友闻拱手道:“虽有些无礼,但在下的确口渴难当,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少年笑道:“哈哈~无妨,谁人都有这种时候,兄台,请!”

    曹友闻坐到了竹椅之上,少年问道:“兄台如何称呼啊?”

    曹友闻拱手道:“在下姓曹,名友闻,字允叔,不知公子如何称呼?”

    少年自然是赵与芮,心中一愣,暗想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正在头疼怎么寻找曹友闻的赵与芮居然歪打正着了。”

    这让赵与芮有些不知所措了,只得先用上化名:“在下赵钺,有幸结识曹兄。”

    曹友闻一顿之后,淡淡道:“公子若不方便透漏姓名,也不用如此糊弄友闻,友闻看得出来,公子眼中暗显韬略,当是非凡之人。”

    赵与芮心中大为吃惊问道:“曹兄如何看得出?”

    曹友闻说道:“公子想要假扮为一位世家纨绔子弟,但公子身无富贵之物,面无豪奢之气,有些刻意为之,因此友闻断定公子在说假话。”

    “公子眼中暗含深邃,定然非寻常之人,而根据市井间的消息,川蜀地区并没有说回来什么大人物,所以公子应该是微服私访。”

    赵与芮微微心惊,不愧是能和凶悍的蒙军争锋的名将,这等洞悉能力,已然冠绝天下,世间少有了吧。

    赵与芮拱手道:“赵氏与芮,竟在这荒郊野外遇到名士,失敬失敬!”

    曹友闻虽然极大地高估了赵与芮的身份和来历,但他原本的想法应该是制置使这种级别的。

    但他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面前这位公子的身份,他竟然就是闻名大宋的荣王殿下。

    曹友闻原本计划两年后再进京赶考,但是自从知道奸相史弥远伏诛,荣王赵与芮执掌权柄之后,心中便燃起了对守护江山社稷的向往,毅然决定进京。

    没成想,在这里遇到了自己最想见的人。

    曹友闻拱手作揖道:“草民曹友闻见过荣王殿下!”

    “曹兄,莫要如此客套,来请坐!”

    “小二,快,茶水满上!好菜都快快上来!”

    小二笑道:“好嘞!”

    曹友闻心中略微有些激动,按照他原本的计划,他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熬出头,但是如此人物出现在他眼前,就是他的机会,绝对不能放过。

    赵与芮笑道:“曹兄,敢问你可是要进京赶考么?”

    曹友闻点头道:“正是,友闻思来想去,只有进京赶考方能为国为民做一些实事。”

    赵与芮颇有疑惑道:“我观曹兄体格健硕,虽然饱读诗书,但也应该有习武之意,曹兄为何要做一位文官呢?”

    曹友闻轻轻摇头:“大宋重文轻武,强干弱枝,由来已久,并非短时间能改变的,这种思想早已深深植入到每个人的心中。”

    “大宋,身为武将必然会比同阶文官矮上一头,故友闻决定先做一位文官。”

    赵与芮问道:“按照朝廷的相关律令,若是曹兄中了进士,那么还会回到川蜀地区任职啊。”

    “而对于川蜀地区……与芮窃以为,当一名武将或许会更有出路也说不定呢?”

    曹友闻皱眉道:“殿下是在考我么?”

    赵与芮淡淡笑道:“姑且算是吧。”

    曹友闻轻轻点头:“殿下所说确实有理,草原蒙古大汗铁木真正在谋划针对西夏的军事行动,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了。”

    “若蒙军攻击西夏,按照蒙军游牧的特性,必然会对大宋境内进行掠夺。”

    “四川制置使郑损昏庸无能,只会一味避让,若是蒙军来犯,他必然会放弃五州三关不顾百姓的死活。”

    所谓五州三关,是川陕防线总结出来的以三关为门户,五州为藩篱的战斗经验,三关指仙人关、七方关、武休关。五州指成州、凤州、天水军、阶州、西和州。

    “若是丢掉这些地盘的话,关外十数万百姓要遭受巨大灾难,而且川蜀地区将会失去防御的门户。”

    “和蒙军作战,一旦地盘丢掉了,想要再夺回来可就难了……所以绝对不能丢掉五州三关,反而应该想办法尽取汉中之地,形成川蜀地区坚不可摧的壁垒!”

    赵与芮满意的点点头,这和他的很多想法不谋而合。

    “曹兄好气魄,若拔擢你为利州路制置使,你能守得住么?”

    曹友闻心中一惊急忙劝解道:“荣王殿下,在下一介布衣怎能一下子登临高位呢?”

    “殿下看中友闻,友闻先行谢过,但是友闻身无寸功,便如此封赏,不仅让友闻和同僚难以共处,同时还让殿下背上一个任人唯亲的骂名,友闻私以为不妥。”

    赵与芮一愣,他还是第一次见有人给他升职都不升的。

    可赵与芮却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若是事事讲究资历的话,有才之士要想熬出头就要多十几年的时间。

    朝廷正值用人之际,没那么多时间等待。

    但现在,赵与芮还不打算拔擢曹友闻,只是一个想法,至少要等待平定叛乱之后,才会行动。

    赵与芮浅笑道:“不愧为堂堂正正大丈夫,曹兄,你且跟着我,川蜀地区即将生变,你若有才,不愁建不了功业!”

    曹友闻拱手道:“必不负大人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