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山河劫 » 第一百五十六章 岁末

第一百五十六章 岁末

    十一月中旬,战事终于停止了下来。

    又到了一年的年末了。

    大宋虽然经过数年的战争,但是所幸战争除了胶东半岛反复易手之外没有爆发在大宋的境内。

    这也让大宋的经济持续的走高。

    大宋的税赋也在年年的攀升,财政收入有望在宝庆三年的时候到达一万万三千万贯的程度。

    但是很可惜的是,大宋根本就攒不住钱。

    连年的战争疯狂的消耗着钱财,百万贯百万贯的如流水一般流走,饶是赵与芮这般定力都有些把控不住了。

    赵与莒把赵与芮拉到了库房里面,指着空荡荡的国库说道“朕已经下旨,你被禁足了!你再出来的话,大宋又要负债了!”

    赵与芮也无奈啊,只得说道“皇兄,臣弟这叫以抗衡求生存,没办法的吗~”

    “啊呸!我看就是因为你从府里出来让天下人都不安生了!”赵与莒没好气儿的说道。

    不过赵与莒也知道,这个方针是没有错的,若不然现在的大宋能够屡战屡胜?

    饶是胶东半岛丢掉了,但要换成以前的大宋,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而且胶东半岛的百姓也都迁移到了海州、淮河以南的地区,带来了更多的劳力和人口。

    更多的人口就意味着更多的兵源。

    实际上朝廷的国库也没有那么不堪,还是有不少钱的。

    只不过是跟不上赵与芮的花钱速度罢了。

    赵与莒不过玩笑着轻轻说了几句,朝廷中的一些投降派居然当真了!

    他们瞬间喜上眉梢,以为朝廷终于要转变风气了。

    这些人摩拳擦掌,试图在廷议之上怒斥赵与芮一番。

    结果到了廷议时,他们的话还没说出去一半,便被拉出去砍了……

    虽然胶东半岛最终还是没能守住,虽然宋军损失惨重。

    但是蒙军同样损失惨重,这是大宋第一次痛击蒙军,此战不仅彰显了宋军的战斗力,更重要的是打出了血性。

    赵与芮在撤退的宋军眼中看到的是他们对于失去土地的不甘,看到的是他们的愤怒。

    有这样的铁血汉子在,赵与芮坚信他们总归会收回故土的。

    和蒙古的战事算是告一段落了。

    蒙古接下来的目标将不再是大宋,他们的目标已经成了金人了。

    接下来的大宋也可以说是腾开了手脚。

    赵与芮预计金人至少能抗住不少的的时间。

    完颜合达、完颜陈和尚、移剌蒲阿这些人都不是吃素的,怎么着也能拖住蒙军。

    这几年就成为了大宋发展的黄金时间了。

    当然不排除蒙军战斗力爆棚,窝阔台大汗突然如有神助,三峰山神迹提前降临等等。

    但大宋至少能安稳一阵子倒是真的。

    原本计划的征伐大理也可以重新提上日程了。

    翌日,赵与芮带着朝廷的钱还上了朝廷对老婆的欠债之后,便更衣前往了云台。

    云台此时蛮冷清的,因为不少人都被外调了,只有十人不到了。

    赵与芮坐在了椅子上,问道“若水,最近可有发生什么事情么?”

    邓若水回答道“殿下,上月殿下出发之后,丞相郑清之主动请求向西南边陲的广南西路和夔州路外调。”

    “应该是为了给殿下和陛下铺平道路,毕竟大理距离京城较为遥远,物资转运还有将士调集都颇为麻烦。”

    “因此郑相打算亲自巡视两路,督促政务,劝课农桑,训练士卒。”

    “到时候殿下只需要将武器甲胄带到广南西路和夔州路,就可以召集一支八万人以上的精锐之师。”

    赵与芮一愣,之后喃喃道“郑相厚道人啊,昔年帮我们打掩护,让史弥远没有怀疑于我两兄弟,今日又为我们亲赴如此远的地方。”

    “唉~我从无一日将他当成师傅,他却尽了身为人师的责任,或许等他归来的时候,我该叫他一声师傅了。”

    收起感慨之后,也开始细细筹谋该如何谋取大理。

    李平荆说道“殿下,我们若是主动攻伐大理往往于理有亏,而且并不一定能获得百姓的支持。”

    “这和进攻金人、蒙古不同,打他们,我们完全可以打出收复失地、洗刷国耻的口号,也能让更多的人支持我们。”

    “但大理一直与世无争,现在我们为了利益去攻打他们,就会有很多地方说不过去。”

    “虽然大争之世,没有‘义战’之说,但是我们还是要站在道义的一方。”

    赵与芮颔首道“你说的有道理,要是我们就这么出兵的话,也难以提升将士们的士气,这样的作战会让我们陷于不义之中。”

    “虽说我不在意名节,但是一个国家背上不好的名号总归是有影响的,这会影响我大宋的国民凝聚力。”

    “我们的确该构思一个借口。”

    李平荆阴沉着脸说道“让他们主动进攻我们!然后我们‘被动’的防御,再反攻击他们。”

    “明年春,我们的军队主动到边境线上骚扰他们,或是训练也好,或是挑事也罢,但必须要让他们急躁起来,让他们忍无可忍主动攻击。”

    “我们再借驴下坡,大军出动,一举奠定胜局。”

    赵与芮轻轻点头“可以,平荆,这事儿要妥善谋划,切不可走漏半点风声。”

    李平荆轻咬嘴唇,点头道“放心,一切交给我吧。”

    赵与芮又问道“这次如何选将呢?云台的人都有各自的事情,空闲人士只有青云一个。”

    “司马英和赵牧远如何?”

    李平荆考虑了一下说道“可以带上,但是殿下,二人实际上还是有些生疏的。”

    “他们一直都不是独当一面的人,贸然将他们抬升至一定的高度会造成一些问题的。”

    “可以先将他们调至广南西路和夔州路当一员裨将,熟悉那里的军队和作战方式。”

    “来年我们起兵的时候,自然会顺利得多。”

    赵与芮同意了,说道“好,你这就给二人书信一封,让他们速速上任,辅佐郑相,训练那里的军队。”

    “对了,若水,马上年关将至。”

    “过了年关便是宝庆三年,准备一下祭拜的相关事宜,已经两年因为战事耽搁了,这次要顺利拜祭先祖。”

    邓若水拱手道“下官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