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山河劫 » 第一百六十五章 实力飞涨

第一百六十五章 实力飞涨

    连续三天的铁火炮轰击之下,段智翔万分的惊恐,看着外面残破的城墙,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荣王赵与芮据说是个厚道人,自己主动投降的话,不知道能不能活命。

    正在段智翔思考的时候,外面铁火炮的声音好像暂时停歇了下来。

    城内的平民也都蜷缩成了一团,等待着他们国主的选择。

    是战是和,全在段智翔的一念之间了。

    段智翔躺在了座椅之上,仔细思考了一会,然后沐浴更衣出城去拜见赵与芮。

    赵与芮原本正打算下令将士们进攻,但是发现对面的大理国主竟然一人走出了城门,当即下令所有人停手。

    然后在霍青云的陪同之下来到了大理城城外。

    段智翔走了过来,没有任何的倨傲,只是简单地躬身作揖,说道“大理国主段智翔见过大宋荣王。”

    赵与芮扶着他的手臂,仔细打量了一下段智翔后,淡淡道“国主为何不在抵抗选择投降了呢?”

    段智翔苦笑道“吾虽承袭大位,原本愿为先祖们守下基业,怎奈本人德寡才薄,没有保境安邦的能力,只能选择投降。”

    然后段智翔低下头,恳求道“素闻荣王殿下宽以待民,还望荣王殿下善待我大理子民。”

    “智翔愿意为您执马锥蹬,愿意为您说服反抗的当地豪绅,还望荣王殿下应允。”

    此时的段智翔早已放下了自己一国之主的姿态,只想要以一介布衣的身份守护自己的子民。

    赵与芮思索之后颔首道“段公,你的意愿我已经知晓了。”

    “你想作为我大宋的藩篱,为我们镇守一方是么?”

    段智翔点点头说道“正是如此,还望殿下望在大宋与大理之间从无交恶,应允此事。”

    赵与芮看向了远方的天空,手指着北方说道“段公,未来的本王将和他们逐鹿中原,本王和当今圣上绝对不能放任后方有任何不安稳的因素存在。”

    “段公,这你能理解么?”

    段智翔无奈的点点头,现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大理的未来究竟如何全在面前这人的一念之间,只能尽力争取。

    赵与芮笑道“段公,与芮并非不通清理之人,当然明白,让段公你们来治理大理会比有我们直接治理更加的安稳平和。”

    “与芮也知道合作才能共赢的道理,因此也不打算强行武力征服,说到底大宋的目的还是在于大理的资源和钱粮赋税。”

    “所以本王可以答应让你们自己来治理大理。”

    赵与芮此时话题一转,继续说道“但是,我们并不放心只由你们来治理。”

    “整个大理必须要按照大宋的制度来建立路、州、县,而且制置使、知州、知县以及当地的驻军必须由朝廷的人来任命。”

    “民生可以由你们来负责,但是滇马、茶叶的特产必须由朝廷来管,段公,这就是我的意思,您看呢?”

    段智翔苦涩道“我还有不同意的选项么?”

    赵与芮笑道“似乎没有呢。”

    “在我看来,您只能同意,而且没有任何的中间选项。”

    段智翔点头道“嗯,如此,也好。”

    段智翔同意之后,宋军于宝庆三年四月二十七日完成了对大理地区的攻略。

    这里有子民百万以上,滇马数万匹,茶叶产量无可计数。

    总之,现在的宋军已经有了培养一支主力铁骑的能力和资源了。

    而且随着大宋国内生活不断地改善,社会财富不断地增加。

    现在的大宋已经有了不少闲钱可以扩军了。

    在宝庆元年就定下来的扩军十五万已经正式到了实施的地步。

    朝廷建立了三支屯驻大军,分别负责三个方向的攻略事宜。

    三个屯驻大军,每支大军五万人组成。

    分别为荆襄军、两淮军和广南军。

    三支大军建成之后,来自殿军的优秀作战老兵负责到三支屯驻大军当中担任火长、队长等,将领讲堂出来的人来到了一线作战战场立下功勋之后,便成为了这三支屯驻大军的营指挥使、副将、裨将等。

    迅速补充了兵源之后,现在朝廷的主力初具规模了。

    现在的朝廷主要由三个方向的主要军力构成。

    西线以曹友闻、余玠为首的川蜀军,川蜀军由川蜀地区和汉中地区的人员构成,那里广施屯田,自给自足,拥兵超过了十五万。

    而且随着山城的彻底完工,川蜀地区根本不需要多少固定军队,因此十五万大军中超过十万人是机动兵力。

    中线以孟珙为首,荆襄军和广南军两支屯驻大军纷纷划归到了孟珙的麾下。

    整个中线地区云集了将近二十万的强大军力,他们以襄樊作为战略支点,不断向北部战略试探,并且随时准备筑城形成掎角之势。

    东线则以两淮军、殿军、京湖军主力构成。

    殿军和两淮军共计十五万人,京湖军是专门拱卫临安的大军,平时不出动,当殿军和两淮军北上作战的时候,京湖军会成为防御性质的大军,镇守淮水一线。

    因此东线的大军规模达到了二十五万之众。

    现在的宋军边境主力已经合计六十万之众了,此等盛况前所未有。

    虽然当年的钦宗、高宗时期宋军的禁军总人数就有九十七万之众,但那种士兵不具备作战能力,组织松散一触即溃。

    而这六十万宋军主力都是上过战场的,在实战当中检验过自己能力的人。

    那些胆怯者早就在之前的几轮裁汰当中离开了军营,现在的宋军都能够和北方的金人、蒙人有一战之力。

    当然,这只是士兵总数上的飙升。

    在平定大理之后,大宋的战马总数超过了十二万匹,能够组建一支六万人的骑兵部队。

    赵与芮将这六万骑兵分布在了各个战线之上。

    其中东线一万五千铁骑,中线两万铁骑,东线两万五千铁骑。

    骑兵总数已经达到了军队总数的百分之十了。

    虽说这个比例还是有些低,但已经相对原来改善了许多。

    下一步,赵与芮会打造一支专门由骑兵组建的铁骑部队。

    这支纯铁骑部队将不会和步军协同战斗,而是发挥游牧的特点,运动中作战,游弋四方,横扫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