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山河劫 » 第一百九十二章 八方烟雨聚阳平

第一百九十二章 八方烟雨聚阳平

    曹友闻再度燃起了斗志,他知道殿下不会坐视不理,既然霍青云都到了,那就说明殿下必然在调集大军前来驰援。

    而他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川蜀地区的门户之地,把蒙军的主力大军钉在阳平关上。

    自己坚持的越久,殿下就越有机会实现战略构想。

    虽说他并不知道朝堂上面的变故,但是天网的人已经传递了距离汉中最近的消息。

    孟珙率部二十余万猛攻速不台,然后有一支偏师在王坚和彭大雅的率领下沿着汉水赶来。

    此时的曹友闻哪里还会有慌乱的神情?曹友闻颇具战略眼光,自然明白这必定是赵与芮的想法。

    如果不然的话,朝廷不可能调动如此大规模的行动,估计用不了几天,朝堂的消息就会传过来。

    具体的步骤曹友闻并不知道,但是蒙军如此多的主力进入到了汉中盆地,就不怕有去无回么?

    曹友闻的手下有着五万的精兵,再加上霍青云那边来的一万精锐铁骑,主力部队已经超过了六万人。

    面前的蒙军虽然阵容庞大,但是曹友闻并不是在孤军奋战。

    仅仅他知道的情况,便有十余万宋军正在朝着增援而来。

    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敌人的无比强大,而是友军的各扫门前雪。

    曹友闻和蒙军打过好几次交道了,蒙军的战斗力如何,曹友闻还是明白的。

    很强,但不至于无法战胜。

    六万大军,足堪一战!

    正常的历史线上,曹友闻在阳平关的兵力只有三万人,骑兵也只有八百左右,实力较弱。

    而现在的曹友闻不仅拥兵六万余,精锐铁骑更是达到了一万五千骑兵,完全可以和蒙军拉开阵势的大干一场。

    蒙军虽然士兵总数远远多过曹友闻,但是地形崎岖,不可能将二十万蒙军全部展开,接战面恐怕也就堪堪上万的地步。

    因此曹友闻虽说实力远逊蒙军,但并非毫无反抗之力。

    曹友闻、曹友万和曹友谅以及霍青云等人正在帐中商议对策。

    曹友万急切的问道:“霍将军,身后有增援是真的么?”

    霍青云用力的点点头:“是真的,大学士带着我们在夔州路、广南西路等地区调集了七万增援部队,我的铁骑只不过跑的快了一些。”

    “后面还有六万大军正在赶来的路上,而且原四川制置使余玠正在筹谋干掉赵彦呐取而代之,然后挥师北上。”

    “再加上今早得到的天网情报,孟珙将军击溃了速不台的五万大军,派遣王坚和彭大雅率军七万正沿着汉水驰援而来。”

    “全部抵达的话,汉中地区的宋军将超过三十万!”

    曹友万和曹友谅都双眼雪亮,他们再清楚不过了。

    三十万大军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朝廷想要一口气吃下这二十五万蒙军!

    而胜负的关键必然在于他们能不能阻挡甚至是击溃蒙军的攻势,等待援军的到来。

    霍青云的话鼓舞了将领们的信心,他们也会将这份信心传递下去,恐怕要不了几天,萎靡的士气便会飞速暴涨。

    但此时的问题是,该如何守住?

    曹友闻将附近的地形图摊开,不得不感叹,这样的等高线地图使用习惯之后,那是真的方便。

    那里能够攀登,那里不能逾越都标记的清清楚楚。

    等高线分布不均匀导致的视野问题也有说明,这让将军们在把握战场形势的能力攀升了一大截。

    阳平关此处的地势非常复杂。

    嘉陵江由北部流到阳平关以南的时候转而向西,还有一条支流向着东南方向流去。

    阳平关位于三岔道河口的西北部,三岔道河口的西南部便是鸡冠山,东部是两个崎岖的小山峰,小山峰南边是一条较为平坦的道路。

    蒙军要是想要攻打阳平关最好的进攻方向便是顺着东部的小道进发,因为地势较为平坦,无论是行军还是物资运输都非常的方便。

    此时的蒙军只是知道宋军正在慢慢向南移动,并不知道宋军的一支主力部队驻扎在阳平关。

    蒙军在阔端和塔海的率领下,正打算路过阳平关直捣川蜀地区。

    在他们看来,川蜀地区的山城才是值得警惕的对象,因此也没太把阳平关放在眼里。

    因为阳平关的位置并不是十分好防守。

    蒙军在朝着阳平关进发,宋军的川蜀地区援军在朝着阳平关进发,各方的目光再度投回到了汉中,聚集到了这个即将诞生奇迹的阳平关。

    八方烟雨聚阳平,六合秋风荡阴魂。

    这里即将爆发宋蒙之间最大规模的战役,成为华夏大地的山河劫。

    曹友闻冷静的布置自己的军力,他的力量并不强,每一支部队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至少拖住三天,李平荆的大军便有可能加入战局。

    那样宋军将不会处于绝对的劣势,而是具备了反击的力量。

    曹友闻将自己的两位兄弟曹友万和曹友谅率领步军两万五千人驻扎在鸡冠山之上。

    阳平关关隘无险可守,因此曹友闻打算玩一次空城计,阳平关一个士兵都没有留下。

    曹友闻和霍青云率部三万五千顺着嘉陵江逆流而上,埋伏于东部两个小山峰的北方。

    待到战役开始的时候,霍青云率部一万铁骑绕过山峰攻击蒙军后军,截断蒙军后方大军的驰援路线。

    自己亲率剩下的两万五千人爬上小山峰从高处对蒙军的先锋部队发起集团冲锋。

    配合鸡冠山的两万五千部队,南北夹击,一举剿灭蒙军的先头部队,然后依托山势进行抗击。

    这其中的关键在于霍青云能否抗住蒙军至少一昼夜的攻势。

    一昼夜的时间,就算宋军无法歼灭蒙军的先锋部队,也可以让先锋蒙军失去战斗力。

    只要先锋蒙军失去战斗力,宋军的目的就算是大功告成了,那个时候可以携战胜之余威和高昂的士气节节抗击。

    三个昼夜,对于宋军来说有些艰难,但并非不能做到。

    听完曹友闻的计划之后,曹友万、曹友谅和霍青云都凝重的点了点头,他们都明白自己无路可退,只能奋力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