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山河劫 » 第二百三十八章 登陆复州

第二百三十八章 登陆复州

    打鱼为生的渔家们看见大宋的战船开心那是有原因的。

    大宋自从开始实行了军功制度,百姓们的日子都好过了许多。

    最明显的就是每个百姓都拥有向上晋升的机会,如果社会的上上晋升的渠道被堵死那么社会就会形成固化。

    只要社会还是流通的,百姓们的日子有盼头,他们就会迸发出无尽的动力,他们就会努力的拼搏。

    以前的大宋在府兵制崩溃以后,一直都没有好良好的军功晋升渠道,不管你在战场上立了多大的功,都很难获得赏赐或者是爵位的提升。

    自从宝庆元年开始大宋的军功制度日趋完善,所以现在的很多百姓们都过上了较好的日子。

    再加上大宋严厉的打击豪强劣绅们的势力,让他将他们的土地分配给了广大的农民百姓。

    大宋朝廷又建立了许多的工厂,让很多的人民有了工作,他们可以在工厂里面做工生产,东西同时能够获得工钱。

    在此制度下,大宋人民的生活也富足了许多。

    这并不会导致好事不出门。

    行走的商贩就是传播信息的最好的途径。

    当他们来到辽东半岛地区贩卖东西的时候,他们就会将大宋的恩德和美名远播四方,这些百姓们都知道在大宋有好日子过。

    他们就自然会对大宋产生向往,并且愿意来到大宋成为大宋的子民。

    百姓们的思想很简单,他们没有那么多余的想法,谁能让他们吃饱饭,穿好衣,他们就可以愿意奋力干活。

    所以这些船家看到宋军来到这里,当然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赵与芮亲自接见了这些打鱼为生的渔民。

    这些渔民在附近生活了十几年,对附近的地形,还有蒙古大军的驻军情况都非常的了解。

    和他们打成一片,赵与芮可以从中得知蒙军的一些动向。

    蒙军在附近驻守的兵力并不多,大约只有五千人左右。

    而宋军来到此地的足足有二十万人。

    如果宋军不能在最快的速度拿下辽东半岛的南部地区,那么大部分的士兵很难登陆。

    登陆作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现在这种情况,登陆的速度非常的缓慢就会,如果蒙军反应过来前来驻守的话,就会给宋军造成极大的打击。

    赵与芮在船家们手上了解了蒙军的驻扎情况,然后立刻召开了作战回忆。

    陆明率领幽云军率先登陆,十万万大军分成十个批次,从几个滩头相继登陆。

    彭大雅率领辽东军紧随其后,水军则负责在附近的海岸线上巡视,如果遇到蒙军铁骑则用沿岸炮击教他们做人。

    八月二十七日,这一天风和日丽,正是登陆的好时候。

    伴随着宋军将领的一声令下,二十万宋军开始分批次的登陆辽东半岛的南部。

    宋军士兵已经盼望着这一天已经好久了。

    去年在西夏地区作战的时候,大宋没有召集这二十万大军前去助战,让他们没有捞到军功,因此一些士兵还是心怀不满。

    如今终于等到了机会他们可以在这里大展身手。

    多砍几个蒙军,多挣一些军功就可以挣更多的钱和土地他们的生活就能更加的富足。

    以前当兵是单纯是为了吃粮不被饿死,而现在当兵,就能够为了更高的目标而奋斗。

    如此宋军战斗力焉能不强?

    二十七日拂晓,在大海上漂泊了十几天之久的宋军,终于开始登陆。

    蒙古铁骑还没有发现宋军的情况,宋军于是在十个滩头建立了简陋的滩头阵地。

    在这里的蒙古千户并没有太过在意防守的事情,在他看来,宋军无论如何也不会出现在他的地盘上。

    这位蒙古千户还在大帐中喝着酒,吃着羊肉,以为战争离他还非常的遥远。

    蒙古千户说道“你们觉得这一次谁能够获胜的是我们大蒙古军,还是宋军?”

    很多的蒙古士兵对战争的态度持悲观的看法,他们认为蒙军十分难以取胜。

    一位士兵说道“千户大人,宋军实力非常强悍,而且他们的数量远胜于我们,恐怕我们难以在此地驻守了。”

    这位蒙古千户感叹道“是啊,我们大蒙古国已经辉煌不再,想当年百万大军气吞万里如虎,现在真的是虎落平阳被犬欺了。”

    “若是我们离开了这一片祥和之地,我们是否还能像今天一样饮酒作乐,是否还能有这烤羊腿在手呢?”

    这位蒙古千户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悲观,他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或许投靠大宋那边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这个蒙古千户并没有继续想下去。

    他认为他也没有机会去向大宋效忠,因为他的实力弱小,大宋也瞧不上他。

    更何况他的家人还在漠北草原,如今的大蒙古国对待士兵将领们的控制十分的严格,一旦他们投靠了大宋的,那么他们的家人将会遭受怎样的待遇?

    蒙军打下一片地方,千里白地十不存一,又怎么会对叛逃者的家人们心存怜悯呢?

    因此这位蒙古千户只能血战不退,只能尽到他应有的责任,否则他将面临着万劫不复的深渊。

    不过他也认为,这种地方怎么可能会出现宋军呢?宋军现在应该在幽云地区准备进攻那些非常重要的关隘。

    实际上宋军在幽云地区的确做出了一些战略佯动,一些宋军已经开始携带着军械朝着那些关隘进军。

    蒙军现在浑然不知,二十万大军已经在辽东半岛之上抢滩登陆。

    而且就算知道又能怎样呢?五千蒙军是二十万宋军的对手吗?

    这位蒙古千户错过了最佳的时机,他如果最早的向大汗求援的话,说不定能将宋军堵在这个半岛上,甚至推下海。

    可惜了,战机稍纵即逝,哪怕只是晚了那么几个时辰,哪怕只是晚了那么几天,就有可能酿造成巨大的后果。

    八月三十一日,宋军已经完全登陆到了辽东半岛之上,彻底掌控了南端的一些县城。

    九月初二宋军开始朝着北方的复州挥师挺进,复州城是辽东半岛南部较大的城池。

    这里的百姓虽然不多,但也有几万人,这里也是五千蒙军驻守的地方。

    可惜这五千蒙军对待防守是呈现松懈态度的,他们并没有在意,只是如同往常一样,在外面巡逻就完事交差了。

    九月初二的这一天,蒙军如同往常一样在城市外面巡逻。

    他们没有发现太多的异样,就是远处好像尘土飞扬,似是有不少的人群。

    他们还以为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难不成附近的商人都来赶集了吗?

    因此也并不是很在意,转了一圈之后就回去休息了,蒙军大部分人都在营帐当中歇息着,只有不到两千人人驻守在四处的城墙之上。

    连赵与芮都觉得这次的进军是否太过顺利,还以为是一个陷阱。

    赵与芮还以为蒙军没有这么松懈,甚至派出了几十路车后沿路查探蒙军的动向,结果一无所获。

    虽说有些古怪,但是赵与芮也不是一个犹豫之人,于是立刻挥军进攻复州城。

    铁火炮、回回炮马上架好,炮石和巨石疯狂的向城墙上攒射。

    几刻钟之内,城墙就被洞穿了数个大口子,蒙军还没有完成有效的防备就被宋军攻入了城中。

    五千蒙军虽然战斗力不足,但是淹没在宋军的海洋之中,又能够发挥多少战斗力呢?

    抵抗了不足一天,五千蒙军便被击溃,残存者不到两千人。

    宋军的攻势立刻吸引来了不少人的注意。

    蒙军立刻分出了十几路,斥候向着大汗王庭汇报宋军的动向。

    当蒙哥知道二十万宋军出现在辽东半岛以南的时候,大为惊骇。

    蒙哥思来想去,终于想到了宋军原来是凭借着海上优势,辽东半岛地区直接登陆作战。

    这样一来的话,蒙军就陷入了一个无比尴尬的境地。

    宋军这一次主战的主力大军数量并不多,大概有二十万人和宋军全军比起来,还不到五分之一。

    若是蒙军调集仅存的三十万大军前去围剿宋军的话,那么边境线上的数十万万宋军都可能同时出击,这样蒙古将连漠北草原都有可能不守。

    但若是不调集蒙军前去驰援的话,那辽东半岛岂不是拱手相让了吗?毕竟这次来的宋军并不是无法抵抗。

    二十万宋军,如果只是单纯的防守的话,大概十余万蒙军就足以抵挡,但是谁也不能料定后面是否还有继续支援的宋军。

    若是宋军又玩了一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那么派遣出去的十几万军岂不是成了别人嘴边的肥肉。

    这让蒙哥十分的忧愁,连续思索之后,最终还是派遣了几万蒙军前去驰援,这样辽东半岛地区的蒙军总数将会达到十万人左右,抵抗宋军应该是可以的。

    而且蒙军的主力大军就屯驻在辽东半岛以北的草原地区,若是还有什么异样的话,蒙军主力也可以驰援。

    蒙军的底线是不让宋军彻底的掌控辽东半岛,进军三大部地区。

    三大部地区草原肥沃,是良好的牧场,要是丢弃的话就太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