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封神,从山神开始 » 第五十二章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万必有坏蛋

第五十二章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万必有坏蛋

    石云观在石云山上的格局,跟于琦的山神观差不多。

    宫观都坐落在靠近山巅的位置,而宫观以下,都有一方地势平缓的所在,于琦的山神观下是那湾新月状的水池,而石云观则是一块平台。

    虽然明天才是换宝法会的第一天,但是石云观下的这块平台上已经来了很多人,都是附近前来参加换宝法会的修行同道。

    原本这些一年没见的炼气士们都在兴致勃勃的谈论着过去一年里发生的趣事,或是暗戳戳的打探对方这次带来了什么宝贝,当那一道悬于天际的虹桥出现的时候,广场上高谈阔论的炼气士们纷纷收声,一个个仿佛被扼住了咽喉。

    过了一会,被按下了停止键的广场又突然恢复了喧哗,一众炼气士们纷纷打听着虹桥上的人物,热闹非常,却谨守规矩,并无一人对着虹桥指指点点。

    “多少年没看见石云山神迎客的这架虹桥了,也不知道这次来的是哪位大能?竟能让石云山神出动虹桥迎接。”

    有新来的炼气士好奇的询问一些老资格:“这虹桥迎客有什么说法吗?”

    被询问的老资格炼气士一脸羡慕的道:“当然有了,像你我这般普通的炼气士,都是自行上山,来这里汇合,法会期间也是在这里休息;而能被石云山神出动虹桥迎接的客人,则会被迎至石云山神的石云观中,受到石云山神的亲自招待。”

    一旁有老资格用炫耀的口吻道:“我还记得上一次石云山神出动虹桥,是在四十三年前,那次可是有真仙来访;也正是听了那一次的真仙讲法,我才有所顿悟,打破枷锁,突破到了洞虚境。”

    此话一出,立刻引起了周围的一片哗然。

    真仙啊!

    听一次真仙讲法就能顿悟,就能破境!这是多么大的机缘,四十多年才能遇到一次的机缘,这次竟然让他们遇到了。

    周围不少听到了老资格言语的炼气士们纷纷窃喜:仙缘不常有,今年到我家;看来我仙缘不浅,合该我破境登仙……

    愚蠢的炼气士还在打听这次来的是哪位真仙,聪明的炼气士们已经在整理修炼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准备等真仙讲法的时候寻机向真仙求教。

    一时间,山间平台上又恢复了之前的喧哗。

    有道是当你站在桥上看桥下的时候,桥下的人也在看桥上的你。

    此时的场景,恰好就印证了这句话,当山间平台上的炼气士们目视虹桥的时候,虹桥上的于琦几人,也在打量着山间平台上的景象,越看越觉得有意思。

    这石云山神,倒是有教无类,来者不拒啊。

    大体打量了一遍之后,于琦的第一个看法就是这个,只因这山间平台上的修士们,不全是人族的炼气士,也有很多化形未完全、身上有着明显种族特征的妖族修士,于琦甚至还看到了几个阿离的同族。

    再看一眼,又能发现更多的情况,其中最让于琦花心思的,应该就是人族炼气士跟妖族修士之间的关系了。

    从平台上的人员聚集情况能看的出来,最起码在石云山神这里,人族炼气士跟妖族修士之间相处的挺和谐。能看到很多妖族跟人类聚在一起相谈甚欢,当然了,也有一些妖族跟人族躲在一旁,显的不那么合群。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封神世界嘛,在强大的法宝或者个人实力面前,堆数量是没有用的,圣人们打一架就能打的世界破碎,祂们也没在乎过芸芸众生的想法。

    不过于琦也不是全看光景,在虹桥上也随即挑选了几个有缘人,施展望炁之术对其进行探查,也从探查到的信息中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情况。

    首先从抽样结果来看,平台上的炼气士,基本上以结丹期为主,相对数量能占到总人数的六成以上;结丹期以下的修士,几乎没有,偶尔有几个凝元期的小卡拉米,身边都有修为高深的族中长辈看护,一看就是随着长辈来涨见识的。

    也是,这种场合,独行的低阶修士,简直就是别人眼中的肥肉。

    然后从探查到的信息上看,这些修士基本都是方圆千里之内的邻居,于琦甚至还看到了自己的邻居——四个来自九如山东南群山中的妖精。

    呵呵,有意思,于琦暗道一声,看到虹桥即将行至山顶,于琦这才收回目光,打量着眼前这座传说中在三皇年间得道,在此经营了数千年的石云观

    只一眼,于琦就暗暗点头:这石云山神,倒也是一位有道真仙。

    眼前的这座石云观,在规制上跟于琦的山神观极为相像,形制简朴,其建筑仅有前后二进,兼东西两个跨院。

    或许有人会问了,难道说形制简朴就是有道真仙?规模宏大、金碧辉煌就是滥竽充数?

    家人们,这可不兴扣帽子的啊。

    天下教派众多、各有法度,只是我玄门不与他同罢了。

    刚穿越转世过来的时候,于琦也尝尝琢磨:什么是仙?什么是道?

    如今踏入道途半年有余,尤其是在九如山顶苦修的这几个月,让于琦对“什么是仙”这个疑惑有了一些看法,至于“什么是道”这个问题,可能需要于琦用一生的时间去求索。

    什么是仙?

    从字面意义上来讲,人山为仙,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人进了山,才能修仙或者成仙了。

    当然了,这只是最表层、最浅显的看法,不过虽然是最表层、浅显的看法,却也是有其内在道理的,最起码于琦在山顶苦修的这几个月就感悟到了这一点。

    入山修行,远离俗世,餐霞饮露,固然清苦,却也能心无旁骛、磨炼心志,同时俯仰天地,观宇宙之大、察品类之盛,能让人更容易明心、见性、悟道。

    通俗点讲的话,就是讲究一个氛围,入山修行,整天置身自然,所以更容易感悟自然;你整天待在红尘俗世,心里惦记的都是利益俗物,就这还想成仙?

    所以于琦才有了“人山为仙”的浅层感悟。

    所以在看到石云山神这座位于山巅的简朴宫观,尤其是考虑到石云山神成道数千年,也在这个小小的道观中修行了数千年的情况后,于琦才有了“石云山神真乃有道真仙”的明悟。

    心思电转间,虹桥已经行至山巅,于琦也终于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石云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