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海洋树 » 第十二章:霍尔木兹海峡

第十二章:霍尔木兹海峡

    第二天早上,当一只黑羽黄喙的大鸟扑棱着翅膀停在屋外的窗子上,在我还在梦中遨游的情形下,林光着膀子,兴冲冲地闯进我的房间,他激动地用双臂晃醒了我。

    “怎,怎么了?林你别犯病啊。”我被晃得话都说不太清了,口齿相撞。

    该死,这家伙是脑子里哪一根筋又抽到了吗?

    他的胳膊终于离开了我“光洁”的肩膀,我揉了揉眼睛,彻底从昏睡的状态完全清醒过来,林深邃的目光下挂着两个沉沉的黑眼圈,这家伙难道一宿没睡?

    “王,我终于想出来了,我太聪明了。”

    还来不及问他昨晚的情形,他激动到颤抖的声音促使我不得不把实现转移到他手上拿着的牛皮纸。

    “你,你不会这么快就有头绪了吧?”我的双眼皮禁不住像被风吹动的绿叶一样簌簌抖动起来,事实上,我们几个在把他送入房间后又进行了数个小时的讨论,我们的猜测都被互相否定了,最终并没有讨论出个可信的结果来。

    “嗯!”他睁大眼睛,对我极认真地点了点头。

    好吧,我只能说自己习惯了他那天才般的聪慧,我从床上坐起,向他示意我洗耳恭听。

    “……”

    “所以,你觉得下一个我们该去的地方,不是沙特,而是直接去霍尔木兹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我轻声念叨着这个中东海上石油运输的咽喉要道的名称,紧接着,一个海雾弥漫、军舰航行的海上豁口出现在我面前,那个地方充斥的危险与布莱克岛相比有若云泥,波涛汹涌的海浪,狭窄的航线,数量庞大的暗礁,这只是来自海域的凶残,哪里几乎是中东绝大多数石油运输的唯一通道,各国军舰,货船云集,在中东这个地界,这样的地方与火药桶并无本质区别。

    “等会儿早饭的时候你跟他们都说一下,今天轮到我出去买早饭。”我掀开盖在上半身的被子,伸手向旁边的短袖摸去。

    “别美了可,滚啊,还想看我穿衣服啊?”我催促着林,他看向我隐藏在被窝里的下半身,脸上露出一种喜不自胜的猥琐表情,我一边套上了我的灰绿色短袖。

    “你那儿多短,我还不知道啊?”他相当混蛋地说了这句不实之言后,就开心地在我的骂骂咧咧声中离开了我的房间。

    林说,他虽然并没有能完全弄明白那张羊皮卷上的含义,却也有了惊人的发现,他和我们一样,对比了这张古地图与现代地图,确认了那七个标“×”地方的地理位置,但他比我们想得更令人意外的是那些数字的规律:31个叉形图案,由2处“11”,3处“2”,2处“1”组成,而最下端的两行图案的数目也是两个“11”。

    其中的规律是这样的,“22”满足“22=2*11”且“2+2=2+1+1”这样的条件,是数学中第二个“史密斯数”。(史密斯数的各位数字之和等于质因数各数字之和,第一个史密斯数是4,4=2*2,且4=2+2。)像“22”作为拥有这样特性的数字,虽在数学上并无太多应用价值,但两式中涉及到的七个数字,在这张古董牛皮纸上确实恰好都有体现。

    据他推测,既然作为“22”的一个质因数“11”代表的乌达德盐湖是有发现紫晶体的极大可能,无论是卡塔尔国家博物馆秘藏的“紫晶体”样本,还是拉宾与华在盐湖附近的经历,似乎都充分证实了这样的可能性。

    而从数值大小以及数字构成方面,同为“11”的霍尔木兹海峡具备了与乌达德盐湖同样重要的线索特征。就地理环境而言,霍尔木兹海峡比起已经“陆化”的乌达德盐碱地,具备了追踪到紫晶体的更大可能。

    我向来敬佩或者尊重林这般智力超群的人,包括这次。但这次与以往我举双手支持他的决定不同,我并不完全赞同甚至在内心反对我们先去霍尔木兹海峡。美国人发明出的史密斯数怎么可能与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神话相关?就算他解密方式正确无误,单凭数字作出的结论,如何能具有可信度?在林将他的结论及发现向我叙述出来时,我第一时间是随着他的情绪而兴奋起来,但现在,我为这种长时间以来的“盲从”感到羞愧与恼怒。

    “这有点八竿子打不着啊!”早饭过后,华在我之前质疑起林的结论来。

    “怎么说?”林示意华说下去。

    “嗯,这么说吧,我觉得你这个推测的逻辑有问题。”

    “史密斯数是那群数学家们闲来无事,找规律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的,并没有实际意义。你这次让它来佐证甚至以此作为依据排列出这些地方的重要程度,本身就有牵强附会的意思。我们原本的计划是卡塔尔、阿联酋,再去往沙特、阿曼,最后是霍尔木兹海峡,这个路线是我设计的,也经过了大家的同意。这个路线图同时考量了经费、交通、地形、难易、地质、文献、科技,甚至风土人情。我认为这条路线既然已经作为既定计划,目前来看仍然是最佳的,这里面我做了大量的数据统计和分析,不应该因为这张来历存疑、莫名其妙的图纸而轻易变更。”

    “华,包括大家,我们都应该明确一点。”林双手交叉,倚在桌边,正襟危坐,右手食指充满节奏地敲击着左手发白的皮肤,我可以感受到他语气中惯有的镇定自若,“我们正在做的,不是什么简单的科研,而是一场能颠覆人类认知的冒险。既然是冒险,就需要有及时改变的勇气。既然华说了我选择霍尔木兹海峡作为下一站的理由不够充分,那我就再说几条。”

    “第一是关于《提亚马特见闻》与这份图纸真实性的澄清。在从BJ出发之前,我和李华丰教授以及郑教授都进行过一定时间的研究与考证,《见闻》中除中间七个章节的部分,提及的故事,人物,地理方位有八成可考,且其中60%都被其他历史文献所佐证,与其说《见闻》中的故事是创始母神提亚马特的游记,不如说它是假借神明之口,行记录之实。这个‘提亚马特’也并不一定指的是神,而是一种持有***信仰的人对于‘主角’的尊称。这些是各位早就知道的,我现在再提一次。”

    林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至于那张图纸的可信度,并非华所说的来历有疑和莫名其妙,它是乔恩教授和他的团队在伊拉克境内进行地质考察时得到的,具体地址就是我们之前确定的沃尔拜岛屿上,我想它作为一个在地质学业内权威,他没有理由以他的名誉来欺骗和戏耍我们这一群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更何况,我们应该相信我们三个在布莱克岛上出生入死换来的线索。”

    “正是出于对《见闻》内容的信任,或者说部分信任,‘海洋树’计划才得以进行到这个地步。《见闻》的内容据作者所说是出土自苏鲁巴克遗址,这个说法存在有很大的漏洞,公元前三千多年的苏美尔人达到的水平不可能是《见闻》中所描述的那般。至于十一章到十七章颇具神话色彩的章节,我倒是愿意充分信任。目前我们掌握的寻找紫晶体的线索只有这张羊皮卷,而且它出现的地址、来源、年代都能支撑我们给它的信任。所以,我还是想劝大家先去霍尔木兹海峡看看。”

    “好吧,抛除可信度问题,我仍然保持我的观点,我们对紫晶体这东西到底是什么还不太清楚,就贸贸然去代表‘11’的霍尔木兹海峡简直是作死。上次我和拉宾去乌达德时就差点被手里的紫晶体害死,这次我可不确定我们能不能活下来。”华古铜色的肌肤在晨曦的照耀下发亮,他的忧虑不无道理,深沉的眉毛因这种忧虑拧到一起,一段青筋在他太阳穴处的皮肤显现。

    “对!华,这正是我要说的第二点!”林早在说话间就站起来了,他看向华,又将视线移动到他目光的前方,“华说得对,我们需要考虑的事情,不止是下一站去哪,还有很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弄明白紫晶体的具体形态和特征,的确首当其冲。它的物质组成我是不知道的,但我们能确认的一点在于:紫晶体的确是海洋中生长陆生植物的一味‘良药’,这点在相距数个世纪的产物(111关于这个牛皮纸的年代分析)——《见闻》与这张图纸上对它的描述不谋而合。”

    “我们疑虑的点还在于,紫晶体到底是不是一种盐晶变种?事实上,卡塔尔国家博物馆虽然对外宣称拥有紫晶体样本,但该馆从未对外展示过。我想了一下,这个东西具有学术价值,可本国科学界也并没有研究它,这就很怪异了。”欣好像突然想起来了什么,她也加入了讨论。

    “还有一件事情,我想起来,乔恩在那边给了我们一份翻译器软件,我查到‘石头’对应的阿拉米文,还有‘液体’这另一种翻译。”林补充说道。

    “难道,华和拉宾拿到的‘紫晶体’,其实是一种液体?”慧一拍脑袋,猜测道。

    “嘶——”华和拉宾同时倒吸了一口气。

    “这么想的话,我当时摸到的紫晶体更像一种装在塑料袋里的粘稠液体或者胶状物。所谓的紫色变种盐晶,或许是一种装有流动物质的容器?”拉宾回忆着,他的眼睛轻飘飘地朝上看去,脸部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来。

    “所以,关于紫晶体的隐秘,才更值得我们去不断追寻啊。”林的嗓音充满了有人的魔力,他绯红的嘴唇如曼妙的乐曲般再次开始演奏。

    “我知道大家担心安全问题,”林看向华,“我也不想我在人生中第一场曼妙的旅程中就惨遭不幸,但既然我们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就不能中途停歇。霍尔木兹海峡也并非虎狼之穴,我答应大家,一定会做好最充分的准备,绝不会像上次布莱克岛那一回一样陷入生死之境,一旦碰到,我们一定可以全身而退,请大家相信我,也请大家相信自己,请大家相信‘海洋树’——我们的理想。”林信誓旦旦,把的脸转向华:“华,你是学数据信息的,我们一起,能做到的,对吗?”

    华在犹豫片刻后,重重地点了点头。

    在去往霍尔木兹海峡之前,我曾在私下里用不同的场景和询问方式数次问林,如果他遇到危险,他会放弃那个隐秘而选择稳妥的安全么?他一次次坚定地给与我肯定的答复,我这才放下心来,与大家投入到霍尔木兹海峡的准备工作当中。

    然而,这个卑鄙的人欺骗了大家,他食言了。这事我在不久之后方才会知晓。

    现在我来给亲爱的读者们介绍一下这趟旅程的下一站,或许也是最重要的一站——霍尔木兹海峡。

    如果将波斯湾海域比作一只大大的口袋,那么霍尔木兹海峡就是这只口袋唯一的“袋口”,它连通着波斯湾与阿拉伯海,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国家间文化、经济、贸易的枢纽。海峡北岸是伊朗,有阿巴斯湾;南岸是阿曼。与此同时,海峡之中有着数座大岛,其中就有靠北的格什姆岛,我们后续将在该岛住下。

    这是一片狭窄的海域,南北最窄处仅39千米,即使如此,这片海域仍分布着大量的岛屿、礁石与浅滩,复杂的地形使霍尔木兹海峡内仅有一条双向航线。美国、中国、日本、欧洲、中东各国的轮船航行其间,帆樯如云,这片海域繁闹无比。

    事实上,由于海峡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这块“肥肉”曾在五百余年前被英荷法俄等多国争夺,现在,伊朗基本掌握了对这条海峡的控制权。正因拥有霍尔木兹海峡,伊朗甚至凭此无须忌惮美国,在数次冲突中甚至以美国的让步作为最终结果。

    我打开卫星地图,一片深蓝色的海域横亘在北部平直的海岸线与南部呈“角”状的阿拉伯半岛间,我似乎闻到了海上空气的潮湿与咸涩。

    霍尔木兹海峡,我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