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卧龙图 » 第十章 王爷有后了

第十章 王爷有后了

    天水镇保卫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新州百姓的心,让他们对于乱世中的这一小块乐土,更加的珍惜,更加的爱护。

    经过这一场血战,让新州所有的人都看到了希望,萧府在新州总算站稳了脚跟,萧裕言这位年轻的将军,也赢得了军中将领及兵卒的拥护。

    一场胜利,虽然让新州军损失了三千多人,但是赢得了上下齐心,也算值了。

    萧裕言率领得胜之师回到黑水城,最高兴、最开心的人要数李梦琴了,在萧裕言秘密出征时,她都在心里做好了准备,如果萧裕言兵败身亡,她也绝不独活。

    萧奕看到萧裕言被人簇拥着在将军府门口下马时,不禁老泪纵横,只轻轻地说了一句话:“王爷有后了。”

    陈元辅命令各级官吏,对于这次胜利,只准简单的庆祝,不准铺张浪费,以及耽误时日,眼下是动土播种的季节,不能误了农时。

    同时下令所有官吏,要带领、督导所在地百姓,要以更好的守成来迎接新州的新面貌。

    天水镇的一场胜仗,带来的另外一个收获,是吸引了大批流浪百姓进入新州,天水镇往西的官道上,形成了一条热闹的人流。

    为了应对这个局面,做好新来人口的安置,刺史府专门成立了新民安置房,由独孤文成来主导负责,镇守天水镇的重任,则交给了虞世宏,同时还安排了一名文吏,担任天水县令一职。

    做完这些以后,陈元辅这位新州别驾,新州政务的实际操持者,便开始新州的区域划分及官制改革。

    按照陈元辅的计划,新州实行郡县制来管理,时下的天水镇、流川镇都改制成县,设县令治理,而在西部地区依然设立敕勒县,新州南部再增设子午县,西、南这两县便是用来安置从中原地区过来的流民的。

    加上州府黑水城,新州拥有四县一城,人口也由原来的十万左右,增加到了十五万多,整个新州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当下,让陈元辅忧心的事,便是地方官员的选拔,要想治理好地方,必须要一批能干的干吏,这是时下新州最缺乏的。

    因此,兴学一事,在陈元辅看来,不仅仅是滋长新州的文气,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干的治理人才。

    萧裕言回到黑水城的第一件事,便是去锦云的坟前看望,依旧是久久的伫立,默默无言的相对。

    李梦琴站在他身旁,也是一言不发,在这里,沉默似乎是最好的沟通方式。

    过了良久,萧裕言才张开口说话:“锦云,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咱爹的。”

    说完,他在脸上挤出一丝微笑,继续说道:“锦云,我过一段时间再来看你。”

    李梦琴在一旁小声地说道:“锦云姐,我们一切都好,你在那边好好照顾自己。”

    春风拂面,山花渐开。

    这一日,萧裕言没有出门,一个人在弘义楼上读书,在天水县时,独孤文成送给了他一套王霸之书,让他好好研读。

    一读之下,还真把他给吸引住了。嵇道元教给他的更多是王道之本,而少讲霸王之学。

    “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得其干,收其本,则政行而无怨”。

    刚才他一直在揣摩这一句,他觉得这一句论述真是精辟,对于时下的新州,如果想在列国夹缝中生存,人才和人口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当下新州实行的政策,和这一句所说的不谋而合。

    悄悄走进弘义楼的李彦,看到一旁侍候的春草,忙坐了一个嘘声的动作,让她不要作声。

    “我们的李大人有何要事?”

    萧裕言依旧埋头盯着案几上的书,没有抬起头来看。

    李彦拍了拍掌,赞道:“不愧是大将军,进入一品境的武人,耳朵都这么好使。”

    春草在一旁抿嘴笑道:“在这弘义楼,只有李大人敢这么随便,不用听都知道了。”

    李彦伸手指了指春草,脸上的笑容甚是得意。

    “有什么消息?”萧裕言终于抬起头来看。

    李彦收起脸上的笑容,从袖兜里拿出一页纸递给萧裕言。

    萧裕言接过后展开看了起来,越看脸上越凝重,最好将那一页纸放在案几上,抬头看着李彦。

    “看来西楚对梁州已经觊觎很久了。”萧裕言说道。

    李彦自己动手到了一杯茶水,喝了一口说道:“秦国占据的雍、粱二州,历来被称为养龙之地,土地肥沃,地理上易守难攻。西楚时刻想着称霸,头顶上的这块宝地,他们怎么会不时刻惦记着呢?”

    “现在梁州已经在西楚的控制之下,秦国无力抢回,赵国又无暇顾及,如果再让西楚占据了雍州,那咱们新州就危险了。”李彦又说道。

    “西楚的军力确实不容小觑。”萧裕言喃喃道。

    他想起江陵城上的那位将军,个子虽然矮小,但是那坚毅的脸上透着一股逼人的威严,以一万之众,抵挡住了十万汉军的进攻。

    西楚军中还有多少这样的人呢?

    “西楚军的战力可以称得上举世无双。”李彦也想起了当年江陵城的那一战,十万之众攻打一万守军的江陵城,打得那么惨烈,让他这位当年汉军的行军司马都心有余悸。

    萧裕言埋着头,默默无语,不知道在想什么。

    李彦看着萧裕言,之前想好一些说辞,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出口,想了想,还是硬着头皮开口说道:“将军,我知道时下秦国的萧家和你是同宗,但是我们也要早做打算,这不但关系到新州的出路,也关系到我们的存亡。”

    “我知道。”萧裕言轻轻地说了一句。

    然后他又抬起头来看着李彦,说道:“你帮我多关注一下秦国和西楚方面的动静。”

    李彦点了点头,他其实是知道萧裕言的为人,他不是一个拘泥或是心有顾虑之人,这也是他欣赏萧裕言的地方,乱世之中,一个有着诸多顾虑的人,如何能顺应形势?

    萧裕言想了想,又问道:“江南那边怎么样?有什么消息吗?”

    “大周倒是没有什么消息,那些门阀大族的士人们,整日里饮酒清谈,勾心斗角得不亦乐乎。”

    萧裕言笑了笑。

    李彦给萧裕言倒茶到一半,突然想到了什么,说道:“对了,有一则消息,估计你感兴趣。”

    “什么消息?”

    李彦放下茶壶,说道:“江湖上的很多门派都派出了年轻一辈的杰出弟子下山,很多山上的修真门派也都有弟子入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