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再一次梦回 » 第41章 人间四月(二)

第41章 人间四月(二)

    搞不好自个儿过去还使过两把,若曦都多大的人了,还大惊小怪。

    (香院)

    若曦与李氏一同离开去香院,弘时却躲着她远远的。

    “不、不要啦……姨娘……弘、弘时不想啊……”

    “为何不想?!弘时乖,园子大,那儿有好些东西玩儿呢!跟姨娘一起去,对了!你额娘也去,好吗?”

    “这……”

    李氏笑着摇头,让弘时下去,弘时拔腿就跑。

    “算了吧妹妹,时儿没事儿的。”

    “这会儿子没事儿,指不定哪日那黑了心的找上弘时!!”

    “妹妹放心,我会看好地,到底时儿长大了,大孩子就不易下手了。倒是妹妹当心啊!”

    “我好得很!!哼!谁敢动我的孩子,我找她拼了!!唉?也怪了,怎么弘时不乐意去园子呀?你也跟着,不至于认生吧?”

    “呵呵呵!妹妹好意,我代弘时谢谢你。弘时哪是认生呢,他呀!是想偷懒!他巴不得离他阿玛远点儿。”

    若曦一愣,竟然是这缘故,便由着他去,只是心中一叹,那弘时如此贪玩,哪是对储位有野心的模样?过去她也曾见电视剧演过,有说法是弘历自导自演,排挤弘时。

    李氏喊了若曦一声,若曦这才回过神来,心中毅然决定,自己若真生弘历,她必尽一切所能使弘时、弘历、弘昼三兄弟和睦,别的女人怎么教孩子不管,她张晓绝不会让弘时、弘昼不平,更不容自己儿子做出伤天害理之事!

    (兰院)

    “你去探望过了?”

    “嗯!到底查出是谁没有?”

    “还没,慢慢查吧。”

    “哼!慢慢查,我看日子一久那人就逍遥了!还等你慢慢查!!这样不行!我想让耿格格来院子里养胎。”

    这方案胤禛倒是没想过,原本只打算让库嬷嬷专职,并让高无庸回府镇着。胤禛瞪大了眼往窗外瞧瞧,这日头打哪儿出来的。

    “去!就取笑我!我可好心照顾你的孩子!到底,孩子们是无辜的,怎么说都是生命啊!可先说好啦,只此一次!往后,这园子里头还是我一人!”

    “是!本王谨遵侧福晋之命。园子是侧福晋的,侧福晋想请谁,侧福晋做主。”

    若曦恨得捶了胤禛一下,转身不理,胤禛从身后抱住她,一手轻抚她的肚子,一改玩笑本色。

    “若曦,谢谢你。”

    若曦微笑未语,忽想起旁的。

    “对了,耿氏都叫什么名字?我老叫她耿氏,这怪别扭的。”

    胤禛一愣,想得整脸都皱了。

    “不知道。”

    “啊?!你不知道?”

    “真的不知道。我怎会晓得这些。”

    胤禛毫无在意,笑笑摸着宝贝曦儿已稍隆起的肚子,完全沉静温馨的氛围之中,可若曦心里澎湃,她都唤胤禛的名,而胤禛从不在乎她的姓。

    (圆明园)

    园里春意舒畅,正适合孕妇走动,再加上绿芜,三个女人惬意忙农事,若曦还教了耿氏好几手糕点,那耿氏也聪惠,几次十八来讨吃的,若曦都悄悄让耿氏出手,却也不见十八异议。

    耿氏也没别的意思,无意间顺口说说:“之前想不透妹妹到底有如何本事,竟是抓住了王爷的胃口。”

    胃口吗?若曦想起入宫前的那段日子,胤禛与十三整天要她弄点心,张晓还记得张爱玲,《枉然记》里头说了,“到男人心里去的路通到胃”,到女人心里去的路呢?原来章节的篇名不是写给男人的,《色,戒》是警惕女人的。

    绿芜与耿氏倒谈得来,两人都是汉人不说,皆来自书香门第,绿芜家道中落,耿氏母家不得意,多少同病相怜。

    对于胤禛与若曦甜死人不偿命的亲密,耿氏倒能宠辱不惊,她其实没什么心思,选秀时就知道自己的命运,后半生有个归宿、有个依靠也就知足,至于多有排场的富贵,她从来没什么指望。

    “今儿个这么早回园子?户部不忙了?”

    “今儿个是特别的日子,再忙也先搁着。”

    若曦偏了头想想,什么日子能让工作狂不工作?

    “还想不到?”

    若曦摇摇头。

    “真要说什么日子,就‘雪花后那片鹅黄、新鲜初放芽的绿、柔嫩喜悦水光中浮动着白莲、一树一树的花开,燕在梁间呢喃’,大好人间四月天呗。”

    胤禛眼底闪过一丝狡黠,似猎豹接近它的猎物,一步步逼近,直到若曦脚后跟抵住了门槛,眼看就要往后摔时,他自信地大手一揽,拦腰抱了起就往里间走去。

    “好曦儿,不是说今儿个是什么大好人间四月天吗?你说开春了,万物复苏都要做什么?”

    “我……我有身子呢!”

    由不得若曦羞涩惊怯,胤禛压着她居高临下,简直不可一世,一手箝制了若曦,一手解了衣裳,又先抚着她肚子一会儿,似安抚着孩子,那唇也没停了,忙着采蜜,只是热烈激动之间,还有一丝疼惜,小心护着两人的小小结晶。

    这夜,圆明园里风光明媚,可雍王府里春信不来,到底志摩梦幻了,宋人实际些。春寒料峭,乍暖还寒,那些“单独而完整的,为盼朝阳、为听一曲夜莺,让石阑上的青苔凉透了她们的心坎,冒着冷,依旧夜莺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