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再一次梦回 » 第58章 知人知面(二)

第58章 知人知面(二)

    (雍亲王府兰院)

    五更将至,天都还没亮透,暗得得打灯笼,该上尚书房的皇子们已准备启程,大臣们也准备上朝。胤禛整夜未眠,守着弘历,也守着若曦,高无庸给他伺候好穿戴洗漱后,弘时竟然跑来,原以为自己能悄声进来,没想到撞上他阿玛,吓得弘时立正站好。

    两人虽以气声对话,可胤禛还是不怒而威。

    “你来做什么?”

    “孩儿……孩儿想看看弟弟,昨儿个孩儿下书房晚,额娘不让孩儿吵弟弟休息,今儿个孩儿一早又要上书房了,孩儿、孩、孩儿……”

    “偷跑过来的?”

    “嗯……”

    “过来看吧。小声点,你姨娘与弟弟还没起。”

    “是。谢阿玛。”

    弘时瞧了一眼就走,一是去书房时间要迟,二是弘历睡着他也不能干嘛,可离去前,弘时把他最心爱的童玩摆在弘历身边。

    胤禛从头至尾都在一旁,望着小弘时蹑手蹑脚离开的身影,胤禛叹了口好舒心的气。

    (竹院)

    库嬷嬷一早来巡,陪在一边的竟然是嫡福晋,不过没进屋就是了,只在竹院厅堂见过锦瑟,原本是要去兰院的,可兰院还没起,嫡福晋于是想到竹院,让女眷们都候在院外,自己与库嬷嬷进去。

    “奴才万万不敢当。”

    “那有什么。虽然侧福晋获皇阿玛赐姓,可你们无论如何都是血亲,既是侧福晋的血亲,也是王爷的家人,都是一家人,不要再说两家话。”

    “是。奴才谢福晋!”

    嫡福晋终于出来,年氏瞧库嬷嬷留在院内没跟着,于是面露不耐。

    “说什么呢!妹妹有身子,还要照顾弘历,当然睡晚。”

    “可福晋来探视,底下人都不用通报吗?就让福晋等在外头?还是要福晋吃闭门羹再回去?”

    “妹妹说话要谨慎。这不是我让大伙儿等在外头的吗?与兰院何干?我自有主张。”

    给年氏这么一说,再瞧大伙儿也确实站着等了不短的时间,嫡福晋原想解散的,由她代表探视就好,可没想到没人要走,因这是破天荒能进去兰院唯一一次机会了,谁都想去瞧瞧,只有李氏、耿氏与钮祜禄格格老早坐客过,她们三人与嫡福晋也是在场唯一真心之人。

    (兰院)

    若曦大喊:“什么?等了一个时辰了!!快请啊!!怎么没人通报呢!!”

    王嬷嬷倒不紧张:“主子别急,原先嫡福晋确实打算站在外头等,怕坏了书房规矩,但奴才斗胆做主,已请嫡福晋与一众女眷们至正厅休息。”

    好不容易若曦出来,嫡福晋还没来得及说话,年氏已先声夺人。

    年氏温柔一笑:“妹妹终于出来了,妹妹要是再晚些,只怕姐妹们要喝光兰院的茶了。”

    这话要是旁人来说,是个应景的打趣,可年氏说来,被温柔突显得分外尖刺。

    若曦没计较,到底是她自己睡晚,底下人又太听胤禛的话就是不叫起:“让姐姐们等这么久,确实是妹妹疏忽,有劳姐姐们跑一趟。”

    嫡福晋这回可晓得动作快些:“没事儿,姐妹们也替弘历担心,弘历可好?可方便探视?”

    若曦当然有礼,请众人入内,跑最快的是谁?

    跑最快的是弘昼,女眷们踩着花盆底鞋当然跟不上,耿氏也没拦,弘昼老早把兰院摸熟了,跟在后头的是嫡福晋与几个高位者,小暖阁里当然挤不下这么多人,嫡福晋怕多生事,让小侍妾们就此回后院去。

    众人入内前自然先碰上屏挡,还记得十三送的,胤禛亲自请了供在屏挡前的观音?若曦生弘历时年氏就瞧见过了,年氏直觉看向若曦的肚子,心里嘀咕,这要万一又是个阿哥该如何?弘历命大,没摔死罢了还能不残。

    在场嫡福晋、李氏、耿氏与钮祜禄都与若曦交好,只年氏说不上几句,或许她平时人缘不好,也可能她本来心直口快,好不容易偶尔凑上几句,在众人耳里都有旁的意思。

    不一会儿,李氏惊讶?

    “唉?那不是弘时的东西?”

    “嗯。听王嬷嬷说,弘时离府前偷跑来了。”

    “这小子!我都不知道!”

    “姐姐别怪他,弘时也是关心弘历。”

    “这倒是。昨晚吵着要去看弘历,我没让他来,怕打扰……”

    正讲弘历呢,还没说完弘历就醒了。

    “额娘……”

    “兔儿醒了?!还疼不疼?”

    “额娘……兔儿饿饿……”

    “好好好!!额娘这就给你去弄!”

    耿氏好心,微笑向前。

    “晓得妹妹辛苦,我与欣薇一早做了些清淡的,还热在锅上,妹妹可让弘历先垫垫肚子。”

    “谢谢两位姐姐了!王嬷嬷,劳烦你与宁儿跑一趟。”

    弘昼趁大人们不备,已经脱了鞋挤上床去。

    钮祜禄格格先发现,说他:“天申快下来,弘历这会儿有伤呢。”

    耿氏闻言,可没钮祜禄那么客气:“天申!!这么没规矩!!”

    若曦摸摸弘昼,弘昼也鬼精地晓得找若曦当挡箭牌:“呵呵!无妨。”

    耿氏无奈摇头:“就担心天申给妹妹添麻烦呀。”

    这一幕幕都是琐事吗?相较之下年氏站得最远,此情此景中最抽离,即便琐事也全给她看去了,尤其三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