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再一次梦回 » 第77章 天伦(一)

第77章 天伦(一)

    (康熙五十六年年初)

    康熙五十六年宫中停宴,因小年夜时太后不豫,吃的东西都吐出来了,连药都喝不进去,急召太医入驻寿康宫。不只如此,玉嬷嬷也病了,强撑着伺候,这下康熙心急如焚,要少了玉嬷嬷谁还能伺候周全。

    胤禛与若曦两人商量妥了,若曦自请侍疾,康熙甚慰,康熙永远记得若曦是怎么把小十八救回来的。

    “臣媳愿意侍疾,让玉嬷嬷也好好休息。玉嬷嬷已为这座皇宫付出一辈子了,臣媳请求皇阿玛恩准。”

    “准!准!有你在朕就放心了!唉!这么多嫔妃、儿媳之中,就属你与胤禛至孝!”

    若曦于是一连在寿康宫住上四、五个月,直到春暖花开,太后与玉嬷嬷的身子都渐渐恢复元气,才回府。康熙大喜,但胤禛与若曦忧思。若曦虽不得知确切时辰,但记忆中电视剧里演过康熙晚年有位太后病逝。胤禛当然记得时辰,对于若曦的提议毫无异议,大方让出媳妇,替自己尽全了孝,当大伙见太后的病情有了起色而欢欣时,胤禛非常清楚这一切都是回光返照。

    太后虽整年不豫,但这几个月以来却是她这一生最开怀的时刻。早上一睁眼孙媳妇已候在一旁,弘昭与承欢跳蹦跑来,刚学话还说不了几个字,就想把若曦讲给他们听的故事再讲给曾祖母听,你一句我一句地吵来嚷去,最后故事都不像样了,好人变坏人,喜剧变悲剧,用字遣词错误百出,搞得一团糟。

    然后弘昼今年六岁去尚书房,弘历原本也该去的,可康熙说要亲自教导,于是弘时有了弘昼作伴,放学后等弘历从乾清宫出来,三人一同到寿康宫吃晚膳,五个孩子热闹,把寿康宫吵得震天响,太后时常笑得前俯后仰,好几次喘得厉害时还发颤,吓得若曦冲孩子们吼。可太医说,无妨了,人的一生中开怀难得,只要太后高兴,让她笑吧。

    (户部)

    张廷玉谨慎,这事儿虽不归他管,但既然察觉了就不会装聋作哑。

    “雍亲王呢?”

    “回张中堂的话,太后召王爷去寿康宫用午膳。”

    张廷玉覆翻了翻簿子,再问:“王爷可交待会回来?”

    “应该会吧。王爷这几日为了给西北筹军粮,忙到晚膳过了才回府。”

    “嗯。那我在儿等王爷。”

    “是。卑职让人给中堂大人上茶。”

    终于胤禛回户部,一进门就见到张廷玉赶紧起身向他走来,胤禛先微愣,后来明白过来,心里有数。

    “下官张廷玉给四王爷请安。”

    “免礼。张中堂何事?”

    “这……下官斗胆,不知王爷是否方便借一步说话?”

    “张中堂,本王知道你要问什么。可眼下本王无法告诉你,只能说这两笔银子另有用途。”

    “西北战事吃紧,户部筹款艰难,下官斗胆,是否请王爷先权宜使用?毕竟这两笔银子为数不小。”

    “张中堂忧国之心本王敬佩,但本王必须坚持,并且中堂若信得过本王,还请中堂在皇阿玛面前有所保留,这两笔银子万不可动,不久的将来中堂会明白本王的苦心。”

    张廷玉稍迟一瞬,思想一会儿,一众皇子中,他信得过胤禛,虽然疑处重重,但还是决定答道:“既然王爷有难言之隐,下官遵命就是。”

    胤禛遥望张廷玉离去的背影,感慨万千,想他二人君臣两世,之中的情分已不可斗量。

    (雍亲王府)

    若曦忙于太后的这段期间,胤禛也忙于西北用兵,康熙虽还未答应胤禛所请,封十四为大将军王,但西北用兵一事,已由他兄弟二人全权负责,张廷玉、马齐协同办理。

    多日共事,十四也因公频频往胤禛府上跑,对胤禛有了一番全新看法。十三有句话不错,胤禛是个面冷心热的人,尤其胤禛砸锅卖盆儿地替十四凑银子筹粮草,目前已足百万大军一年吃用,虽然远远不够出征之用,但已够十四深深感动。

    “这趟路程雨水多,恐怕不适合运粮,否则就要交待年羹尧注意防潮。”

    “四哥果然想得周全。”

    “你还年轻,诸事经验不足,往后多加历练就是。”

    “弟弟受教了。不过四哥,这条路是最近、最快的路程,若选择其他路线,我怕供应不及。”

    “这条路虽然最近,可每逢雨季就变得泥泞不堪,辎队难行。我的想法是,让年羹尧将辎队分成大小两队,主队走这条路,小队选择其他路线,如此有备,可防闪失。而雨季时将辎队等分为三,另择三条路线而行,雨季各路皆不好走,万一哪一路出了耽误了,还有其他两路应急。”

    “这办法好,就照四哥的意思,我这就回去拟折子,拟完还给四哥看过再上奏。”

    “晚些吧,就快近午了,皇祖母召我去寿康宫用午膳,你四嫂给备的,你也去吧。”

    “皇祖母凤体有恙起已免去众人请安,我未受传召不敢擅入。”

    “无妨,皇祖母免去众人请安只是因为精神不济,一样都是孙儿,皇祖母许久没见到你,肯定也想念,待会儿我先进去通报就是。”

    十四并没有想去或不想去的心态,一切只碍于宫规,对于胤禛的提议,十四感动万分,话到嘴边却无语以对。十四对太后的情感虽不如胤禛从小给太后拉拔大这样深,但亲祖母的血浓于水是假不了的。至于请安,十四从前也是天天去,并且他想起八爷了,晓梦与十四一样,不愿再多提。

    (寿康宫)

    康熙带弘历而来,不光是探望太后,要探望什么时候不行,怎么偏偏等到用膳时,瞧瞧做饭的是谁嘛。

    太后惊喜:“老十四在外头?”

    胤禛跪答:“是。十四弟与孙儿方才在讨论西北运粮事宜,直至接近午时,孙儿受召至寿康宫伺候皇祖母用膳,十四弟既然正巧在场,孙儿擅做主张邀十四弟前来,还请皇祖母、皇阿玛恕罪,恳请皇祖母与皇阿玛恩准十四弟一同伺候。”

    太后瞧都没瞧康熙一眼,开怀道:“准准准!来人,再备一副碗筷!快让老十四进来吧!好难得你们兄弟俩到齐了!”

    胤禛抬眼看康熙的意思,康熙摸了把胡子,欣然点头,胤禛才谢恩。

    太后把话说在前头,一家子用膳不要拘礼了,什么领菜谢恩都免去,省得弄得她老人家眼花,康熙笑笑,也说好,祖孙五人,喔不,还加上小昭昭与承欢,七人难得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