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悬壶回忆录 » 第17章 一丝曙光

第17章 一丝曙光

    我有些跃跃欲试,但为了以策万全,就上企鹅联系小堂哥王晶林,想让他去沈师傅家帮忙找来黄二。黄二是异类成精,虽未曾听说过他有渡雷劫的经历,但应该比我了解得多一些。

    在企鹅上找到小堂哥的号,头像显示的是黑白色,这说明他此时并未上线,也难怪,现在是英伦时间晚上8点多,国内已过凌晨三点。我便给他留了言,说明意图,意外的是小堂哥立马就回信了,没想到这货不仅是个夜猫子,而且还喜欢潜水隐身。

    不多时,小堂哥带着黄二于视频中现身,一番寒暄过后便进入了正题。我将情况大致向黄二讲述了一遍,黄二听完后沉默几秒便开口回道:“你说的这个‘双龙境’我虽然不了解,但听其特点倒与修为淡紫居山有异曲同工之势……”

    淡紫居山乃是正统道家人境九级称谓之一,按级别由低到高依次为:洞神淡红、高玄正红、升玄深红、洞玄淡蓝、三洞正蓝、大洞深蓝、居山淡紫、洞渊正紫、太玄深紫。

    仙境则为地仙灰青、天仙银白、金仙金黄、大罗三彩直至混元大罗五彩,如道教的三清祖师以及释教的释迦牟尼便是混元大罗级别的存在,又如龙虎山祖天师张道陵张天师便是金仙级,以及我在雪峰山所遇的神之遗蜕,其本尊则为天仙。

    淡紫居山是为人境初入紫气的第一道境界,按道家规则来讲是需要渡雷劫的,因此才有渡劫入紫一说,这是真气旺盛上顶的现象。在人练功采气达到一定层次,多余能量上聚,过玉枕穴散发出去时,气息外泄,是为引发雷劫的信号,在天劫来临之时由于天雷巨大力量将各路经络打通犹如烈火焚烤,筋骨寸断、九死一生所以叫劫。这一关若是过了,渡劫之人行气时走泥丸过头顶下行经玄窍时会影响双眼神经导致一时的失明,双眼会有一时不见具象而时有闪光的现象,若具备天眼,则天眼也将同时关闭。

    东晋葛洪在《抱朴子》中就有描述:“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不管是高阶的天仙,或者是低阶的尸解仙,他们都要经历种种的磨难,成仙的过程就像游戏里的“升级打怪”一般。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指的是修行之人所达到的一种修炼的境界,也称做“道行”,“魔”则是修行之路的一种障碍。想要得到一尺高的道行,就要面对一丈高的魔障,修道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会遇到种种的魔障,而“雷劫”则是上天对修行者的一种考验,渡劫成功,则修为精进又或霞举飞升;渡劫失败,那便是与道无缘,形神俱灭。所以修道或者修行之人要想得到“上天”的认可,便需要在自身到得一定级数之后层层渡劫,就像隋朝始创科举制般,通过各级科举选拔入仕,皇家便赋予相应的权利……前者是位列仙班,后者则立于朝堂。

    “似我们异类若是渡劫失败,则打回原形,从头再来……”黄二悻悻说道。

    关掉与黄二他们的视讯对话,我便自坐于房内,快速思考黄二所述内容。结合我目前的状况总结下来就是:自双龙境后的修为并非失去,应该是被某种原因给束裹住而不发,重得修为需要一道必走的流程,这个流程便是类似于“雷劫”一样的契机。

    而我进阶淡紫双龙与道家的淡紫居山差不多,都是初入紫气,之所以我无法引出天雷渡劫的原因应该是修行体系完全不同,说白了就是我的东西不被当前“上天”承认,是非主流。就像科举考试,供的是朝廷选拔栋梁人才、给的是儒家学子出人头地的机会,但你交的考卷内容则是洋洋洒洒、长篇大论的阐述如何做菜,那么任你烹饪技艺再高也不会被录用,因为跟人家的需求相悖。

    接下来我便要思考如何才能创造那个“契机”,好在生于现代,要获取电还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方法应该是找到了,不过这个方法对作用于我身上来说,它的原理是什么还是得搞清楚。其他人渡雷劫是提升修为、“天庭”挂名,异类渡天劫是为了脱胎换骨、得到认可,那么我必须走这一步是因为什么道理?这里用词“道理”而不是“原因”,是因为其原因是我需要走这一步,修为才有可能恢复。而“道理”是我必须弄明白为何需要这一步,修为才能恢复。

    我与其他修行练气之人的区别在于,其他人无论境界如何都不一定结成内丹,因为不需要;而我与异类相同的地方在于体内都具有内丹,不同在于我不仅有内丹还有藏象系统可直接贮备灵气。灵气本应存于气海丹田,而我不仅丹田存气,又结有内丹,还开藏象,不过这种种同、异都是有供灵气存储之用,所谓气随意动,即灵气由神识控制调运,因此我目前自身的问题应该出在神识上。

    藏象中的神识出现问题,应该还是与我曾颠倒其与内丹养成的先后顺序有关。前面提到过正常的流程是先生内丹,再养元神,藏象元神为主,表象内丹为辅,两套系统相互独立,而元神又由内丹滋养,两者彼此呼应。而我的情况却是元神神识先于内丹存在于体内,其成长过程一直未曾得到过内丹胎神的供养,现今内丹突兀出现,神识不认,因此拒绝使用它的“资源”,连带着本身藏象内所存灵气一并禁锢,就像个赌气的孩子般,只是“他”这么一任性,害惨的却是我。

    因此在这个案例中,若想“丹”、“神”两家“和好”或者“相认”,苦口婆心地“劝诫”是没用的,还不如使用“统战携手、一致对外”的方法,所以“雷劫”便是个契机,是“他们”摒嫌共同抵御外敌的一次战斗。

    彻底想明白后,受条件限制不能马上实行,我便打定主意往后寻找机会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