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诸天:剑出华山 » 第一章 炼苦为功

第一章 炼苦为功

    华山,朝阳峰。

    寅末,卯初。

    一丈见方的天然石台上,一个干瘦的少年正在练拳。

    初春的朝阳还未升起,夜露深重,但他一身短打布衣也不觉寒冷。

    这是功夫上了身,毛孔紧闭,热气都锁在体内,表面看不到一滴汗珠,但筋骨活络、气血沸腾,自然不受外寒入侵。

    少年人动作不快,也没什么别的变化,就是架着弓步,一下一下打着直拳。

    每每出拳力拔腰背、劲含不发、呼吸沉稳、心神凝定,普普通通的弓步冲拳,却被他打出了一往无前的坚定信念。

    虽不曾演练什么上乘武学,但也能看出这少年拳架端正、功夫精纯,显然得了外家拳的精髓。

    习武讲究天分,筋骨坚韧说的是根骨,举一反三说的是悟性。

    就这两点而言,鱼乐都不算顶尖。

    他是山下华阴县农户之子,生得贫苦、长得粗野,没有大鱼大肉,没有药材滋补,谈什么根骨?

    好在也没挨过饿,元气不曾亏损,勉强有个中人之姿罢了。

    再说悟性,学得顺、想得通,但缺乏机变,只能算中人之上。

    比起令狐冲这种灵性天成、巧思百出的剑道天才,那是远远不够看的。

    综合而言,鱼乐的习武天分,只能算中平。

    鱼乐活了两世,自我总结,最大的优点其实是心性。

    对结果淡漠,对过程执着。

    上辈子就是这样,虽然没什么大的成就,但他吃苦耐劳、信念坚定,一辈子从事机械工程,凭手艺吃饭,倒也过得不错。

    回头再看看那些拨弄风云的同学,青年创业、中年潦倒,即便东山再起,那也是大起大落,辛酸自知。

    比起生活平静顺遂的鱼乐,幸福感这一点来说,是真没得比。

    而鱼乐的一切成就,凭得也不过是坚定二字。

    加上他毕竟不笨,中人之姿起码看得清方向。

    只要方向正确,那一切坚持都会换来回报。

    包括习武也是一样,师傅教授的内容,鱼乐都能明白,偏偏上手之后就开始走形,那他就一遍遍的练,更加专注的练!

    鱼乐知道,不是他不懂,是他的身体还没懂。

    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形成肌肉记忆,才能找到‘手感’,也就是武道中的‘意’。

    于是,他每天寅时起床,爬到这朝阳峰顶,练拳至辰时,再下山吃饭。

    古代生活可没有手机、电视、互联网,晚饭之后啥事儿没有,那就早早上床睡觉,免得浪费灯油。

    如此一来,早起也不是什么难事。

    长远来说,在这个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鱼乐也想实现阶级跃迁,过得舒服点儿。

    以他的性格而言,即便下苦功考取功名,官场也是混不明白的。

    倒不如沉下心来,炼就一身武艺,只要在华山派有了一席之地,那他就不再是农户之子,而是名门侠客。

    是的,他这一世是个贫苦的农家子弟,比那些佃户人家好点儿,种的是自家的地,没租子。

    另一方面,母亲是十里八乡的著名稳婆,经常被请去接生,倒也多了一份收入。

    百姓贫苦,但是添丁进口这种大事,也是不敢吝啬,再不济,几个鸡蛋、几斗米还是会给的。

    若是遇到地主乡绅,还有赏银可拿。

    鱼乐虽然没有学过医,好歹上辈子有陪护老婆的经验,再加上现代卫生理念,反正捡着有用的一股脑儿都讲给母亲听了。

    鱼家婶婶心思活络,结合自己当年跟师傅学来的经验,倒也渐渐在华阴县稳婆界崭露头角。

    于是,老鱼家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儿子说那些知识都是梦里的白胡子老神仙教的,母亲不敢不信,就是暗地里有些奇怪,你说老神仙要是教点儿仙家法术多好,怎么净是些伺候人的法子?

    但是转念一想,神仙愿意教什么,那还不得可着他老人家开心?

    下苦人家学到一星半点儿的,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哪还敢挑肥拣瘦,贪心不足?

    也是因为母亲的手艺,鱼乐才能入得华山门墙。

    那都是十年前的事了,鱼乐还记得那个雨夜,他正跟父亲吃晚饭呢,只听见咣当一声,一个人影就这么破门而入,突兀地出现在父子俩面前。

    那是鱼乐第一次见到岳不群,说实话,的确是面相方正、气质儒雅,半点儿看不出什么阴狠狡诈的劲头。

    当然了,也许鱼乐眼力不行,也许当时的岳不群还没到阴狠狡诈的程度。

    总之,仅凭卖相,谁见了岳不群,都得赞一声:温润儒雅、谦谦君子。

    当时老岳非常焦急,因为他媳妇儿难产,全华阴排名前三的稳婆早早被他请去了华山,奈何都说大小难保,只凭天意。

    绝望的老岳这才飞身下山,打听着跑到鱼家,想要请排名第四的鱼家婶婶去给看看。

    鱼爸木讷,但鱼乐不傻,虽然没想过落下岳不群什么人情,但到底是整个华阴都出挑的大人物,自然不会怠慢。

    便带着老岳,直奔母亲正在干活儿的人家。

    一切顺利,母亲那边也刚好完活儿,母子平安、主家满意,正好跟着老岳上华山。

    两个不配拥有姓名的杂役弟子,抬着鱼家婶婶就朝山上跑。

    老岳也没空再送鱼乐回去,就这么提溜着他,运起轻功奔赴华山。

    宁中则面对的难关是,胎儿脐带绕颈。

    其实不算什么大问题,但是放在这个年代,那真得走一遭鬼门关,什么稳婆都搞不定。

    鱼家婶婶可不一样,她可是有个‘生而宿慧’的宝贝儿子。

    脐带绕颈这个知识点,儿子早就讲过,鱼家婶婶都有过几次成功解决的经验了。

    当下心中大定,一边助产,一边把脐带从胎儿头上绕开。

    完全解开是不可能的,只要不让胎儿被勒得窒息就好。。

    等到肩膀出来之后,果断剪掉脐带,也就去掉了妨碍,小灵珊这才得以顺利降生。

    母女平安,岳掌门喜得千金,从绝望到惊喜,心情经历了极大的起伏,对鱼家婶婶那可真是千恩万谢,白花花的银子直接赏了一整盘。

    鱼家婶婶也是个脑子灵光的,根本不看银子,直接拉着儿子跪倒在地,拜求岳掌门收下自家孩儿。

    老鱼家上数八代都是泥腿子,好不容易有个高攀华山派的机会,怎么可能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