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耻 » 第三十三章 梅村大木

第三十三章 梅村大木

    “呦,大木,你今天从国子监出来啦?”

    柳振民面前这个操着闽南口音的年轻人便是郑森(即未来的郑成功),字大木,他是福建那位受招安的大海盗郑芝龙的长子。

    郑芝龙早年在日本做生意时,和当地一位东瀛女子田川氏成了亲,随后便有了郑森和他的弟弟田川七左卫门(七左卫门过继给了田川氏,所以姓田川)。

    虽然郑芝龙是海贼招安,不可以常理度之,但明朝官员娶外邦女子做嫡妻生嫡子的着实比较罕见,而可能正是因为有东瀛血统的缘故,郑森的个子不高,不过眉目疏朗,声调清越,举手投足都是一副贵公子的做派。

    他比柳振民小五岁,今年二十,小时候一直随母亲待在东瀛,七八岁时才回来,但书念得颇为不错,十四岁时就考中了秀才,今年被送到了金陵求学,进入南京国子监研修。

    郑芝龙望子成龙,又特地为儿子聘请了柳振民那位世伯钱谦益为师,柳振民便通过这层关系结识了这位少年逸才。郑森儿时名福松,启蒙教师便给他起名为森,寓意深沉整肃,丛众茂盛;而钱谦益为了勉励郑成功将来成为栋梁之材,又按照“森”的意思,替他起了“大木”这个表字。柳振民既比他年长,便以表字称呼他,以示亲密。

    郑森听了柳振民的话,站起身来,足足比柳振民矮了一头,然后他热切地握住了柳振民的手,回答到:

    “是啊,今天得闲来老师家里坐坐,你也过来看老师啊?”

    “是,我找钱世伯有事。”

    柳振民刚一说完,便从身后传来一句调侃之言:

    “这还没到散衙的点儿你就偷跑出来了,就是真有事估计也不是什么好事。”

    柳振民转头一看,那人正转着一把竹柄的扇子,微笑着看着他,竟还是位老熟人,便又招呼道:

    “呦,老吴!你也在啊?”

    这位老吴便是大名鼎鼎的江左才子吴梅村,他本名叫吴伟业,字骏公,但平日里相熟的人大多用他的号“梅村”来称呼他。

    他原籍江苏太仓,比柳振民大十岁,是崇祯四年的殿试头甲第二,也就是当年的榜眼,可谓是少年得志。后来在仕途上也比较顺遂,初授翰林院编修,继典湖广乡试,到了崇祯十年,也就是柳振民中进士的那一年,又充任东宫讲读官,崇祯十三年时又迁南京国子监司业,晋左中允、左谕德,转左庶子。其间虽然因为朝内党局纷争而受到过一些牵累,但官阶总体上还是一直在稳步上升。

    因为他的授业恩师是前东林党魁张溥,所以他和东林的人走的很近,也就免不了时常同“东林浪子”钱谦益诗歌唱和,谈论时局,今天来此大概也是为此。

    他见柳振民称呼自己“老吴”,也站起身来,拿扇子敲了柳振民脑袋一下,嗔怪道:

    “你怎么又叫我老吴啊?你就算不叫我吴大人,也该唤我吴兄啊,你哥都叫我吴兄,你倒叫我老吴,你们哥儿俩到底谁是兄长啊?”

    柳振民听了这话,咧嘴一乐,也拍了吴梅村肩膀一下,其实他跟吴梅村比跟郑大木熟的多,因为吴梅村之前在北京时就认识了柳振民的大哥柳兴民,因为两人年纪相仿,又言语投契,所以关系非常亲密。

    他既然和柳大交好,爱屋及乌,自然也就对柳大的这个弟弟柳二颇多照拂,自崇祯十三年到了南京后,除了经常带着柳振民这个贬到南方的北方人去参加一些江南文人的诗会酒宴外,更喜欢摆出师长样子,抓住一切机会对他训导教育:

    “是啊,我要不在,怎么捉得住你翘班?你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下次去兵部我得好好和你上司谈谈。”

    柳振民微微一笑,反唇相讥道:

    “得了得了,你这出来的比我还早呢!要不怎么你先到了?再说了,你不也是詹事府的左庶子吗?官位比我还高,这不也不到时辰就跑出来了吗?你可是我的科举前辈啊,我从小学的便是你!你要去兵部找人谈谈,那我就先去詹事府同人说说!”

    吴梅村二十三岁中榜眼,自然是当时京城里的风云人物,又和柳振民的大哥相熟,所以柳振民一直视他为偶像,但也一直憋着劲儿想要超过他,不过最后只在年龄上成功了,毕竟柳振民十八岁中进士要比吴梅村二十三岁中进士年轻了足足五岁。

    当然在名次上就只能望其项背了——因为柳振民到底没入进士头甲,比不得吴梅村榜眼有加。

    柳振民这“学习榜样”的话本是调侃,但吴梅村听了,却突然收起了笑容,长叹一声:

    “如今先帝驾崩,太子又落在闯贼手里,这南京城里一没皇帝二没太子,我们这詹事府又有什么事情可做呢?”

    ————————————

    作者有话说:

    关于郑成功(森)的身高,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开棺测量过,不高,然后历史上也没有关于他身材高大的记载,这里便取这个说法。

    另外有个问题啊,我查不到吴梅村是多大岁数开始用“梅村”这个号的,所以也可能他这时还没用这个号。

    然后就引出个共性问题,因为鄙人水平有限,之前对这段历史的掌握比较表面,到现在也仍是肤浅的很,比如之前有一些写的内容自己到后来就发现和史实有冲突了(比如李自成进北京时,方以智应该在北京而不是南京),还得翻回去改正,所以现在涉及史实的内容经常要踌躇半天,但因才识疏漏,仍有许多连己意都不尽之处,所以在此特别希望各位同好能够斧正。

    当然,在诸多不吝赐教,使我获益良多的同好们之外,我也遇到一个在各个平台变换昵称追着骂我的奇葩,我还得一个一个平台拉黑,真是X咬一口入骨三分啊,哈哈(X是啥大家自己随便联想吧)。

    当然他提的意见也有对的,就比如本书里大量人物直接用名字称呼这件事,如果严格来说显然是个纰漏,其实我也知道古代亲密的人之间一般是用字称呼的,比如《三国演义》里,玄德啊,云长啊这些。

    但问题是,我个人认为,因为南明这段历史不像三国那么为人熟知,而且很多人的字是很不出名的,远不如名字和号响亮,所以如果全都使用字称呼的话,我就担心有可能会造成大家的阅读不便,甚至有一些出场较少的人物可能看着看着就对不上号了(其实主要还是作者自己比较懒)。

    就比如陈子龙,初名陈介,字人中,更字卧子,又字懋中,号轶符、海士,晚年自号大樽,我估计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他有这么些个字,更远不如“陈子龙”三字响亮。

    而吴梅村就是另一种情况了,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如前所说,没查到这个号是他从多大岁数开始用的),反而是很多人不知道他吴伟业这个本名。

    而我素来是以我自己的粗浅入门水平来宽泛估计各位读者们的(因为之前有读者在崇祯刚死的情况下,就想让柳振民去投奔“唐庶人”朱聿键,根本没有考虑朱聿键当时还关在凤阳高墙里,而这件事我一开始也不知道,都是后来看书才发现的,可见我和大部分读者们应该大致在一个入门水平,但也都在不断提高),试想如果我自己读一本南明的书,要是里面大量用字来称呼历史人物的话,我担心我自己读起来都不会那么顺畅,因此在这些相对不影响主旨的地方,我就自己偷个懒,也为读者们偷个懒,得过且过吧,哈哈,反正这种细枝末节,将来想改也可以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