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的华夏群英殿 » 第二十三章 李信

第二十三章 李信

    张议潮离开后的第三天,彭城派来了使者来江阳城求见。

    彭城和黑石城一样,在城主和将军死后,他们都选择了回归李士衍麾下。

    但问题是,彭城的情况和黑石城不一样。

    黑石城那里,他们可以直接率军前南鸢城,因为当时李士衍便在哪里。

    彭城要去飞云城,李士衍不在那里。而且,飞云城外,被张文丰派兵重重包围,他们想要率军大摇大摆进飞云城,根本不可能。

    彭城的话事人最终商议,前往南鸢城拜见李士衍,表达了他们投诚的想法。

    彭城的使者达到南鸢城后,才得知变了天。崇明伯的军队居然投降了,南鸢城这里的危机已经接触,李士衍回了江阳城。

    于是,彭城使者再从南鸢城赶往江阳城。

    李士衍在接见了彭城使者之后,拿到了彭城的城主、将军的城主令、将军令后,彭城正是成为他麾下的城池。

    华夏群英殿又可以开启新的一个画卷了。

    与彭城的使者详谈彭城情况结束之后,李士衍命下人为他们安排好住处。自己则是去了自己的卧室开始召唤新的英豪。

    打开华夏群英殿,一如既往地选择了中间一张画卷。

    画卷之上,是一名年轻的黑甲将军,手执战矛,身形壮硕,一看便是勇武之辈。

    在画卷一旁,是他的介绍。

    李信:

    年龄:20

    年代:战国末期、秦朝

    实力:开天境十重

    潜力:优

    擅长:各种长兵器

    “李信已植入江阳郡,将在一日之内,赶到江阳城投靠主人。”

    “群英殿内,李信镜像训练室已经开启,主人可以随时进入。”

    李信的擅长的,算是他见过最奇特的了,各种长兵器,不只是局限于某种武器。

    要知道,长兵器就多了,长枪、长刀、矛、槊……

    关于李信,李士衍也算是了解的。

    毕竟对于他那个时代的人而言,人们总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了解一些自己本家的历史名人。

    虽然李姓的历史名人太多,但他还是有去了解到李信。当然,并不是因为李信本人,而是因为李信的后人。

    李信在历史上的知名度,远没有他的后人李广来的出名。毕竟大名鼎鼎的飞将军李广,就算是不了解历史的人,多少也是了解的。

    李士衍如今麾下的花荣,在《水浒传》里,也被称之为小李广。

    李信在历史上最容易让人们熟知的一点,那估计就是关于伐楚了。

    秦王嬴政曾问王翦,伐楚需要多少兵马,王翦回答需要六十万。

    秦王嬴政问李信,需要多少兵马,李信则是回答,只需二十万。

    嬴政自然是选择了相信李信,毕竟二十万和六十万,选择哪一个开支大,一目了然。

    王翦因此选择了称病告退。

    秦国命李信率兵攻打楚国,那一次,李信遇到了他的对手,项燕。

    最终战败,秦王嬴政重新去找王翦,后来让王翦领兵灭的楚国。

    单单是如此简单的看的话,好像李信此人不怎么样。

    但如果去仔细看了当时的资料,其实李信伐楚失败,不是因为他自己错估,也不是他的实力不行。

    他与蒙恬一开始进攻楚国,一路凯歌。

    他攻下楚国鄢郢,准备与蒙恬会师时,在后方,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

    那就是秦国昌平君造反,昌平君造反,断了李信、蒙恬的后路。他们在楚地作战,没了补给,又是面对名将项燕,这要是还能取下楚国,那李信、蒙恬岂不是要逆天。

    显然,他们虽然是当时名将,但还为达到了逆天的地步。

    李信的本事,绝对算得上是战国的名将。

    他除了在楚国的这一次战败,自身也是战功累累。

    伐赵、燕、齐他都曾立下了大功。

    燕太子丹就是被他击败之后,后被燕王杀了,将人头送到秦国。

    李士衍庆幸,庆幸召唤他们来之后,他们是植入了这个世界的记忆,并没有在华夏历史上的记忆。

    不然,李士衍不敢想象,荆轲在见到李信之后,会做什么。

    估计两人会大打出手吧!

    一日时间,很快过去。

    第二天,黄昏时分,李信来到了王府。

    李信在这个世界的身份,还是一个没落的皇室。祖上往前推个十几代,是皇室王爷。

    当然,到了他这一代,已经只是普通人了。

    同样的,他的父母也已经不在了,就他一个人。

    李士衍与李信见了面以后,将如今自己的局势告诉他。彭城那里,如今缺少一个能够坐镇的人,这个空缺,便由李信前去填补了。

    李信领命后,走马上任。

    李信并未绕道,毕竟他不像彭城派来的使者,害怕山阳侯的那些军队。

    他开天境十重的实力,完全可以万军从中取张文丰首级,然后从容离开。

    所以,山阳侯的军队,根本不可能对他造成阻拦。

    在李信赶去上任的时候,在黑石城南方,也就是崇明伯的领地青溪郡,开始听到了一些北方传来的传言。

    崇明伯的五万大军投降了,这消息一传开,瞬间像瘟疫一样蔓延。

    一开始,确实有人质疑这消息的真实性。

    但很快,开始有一些证据传出来,足以证明崇明伯的这五万士兵已经投降了。

    这些证据便是许琛被斩首,南鸢城恢复了正常,南鸢城外,不见军队,有商队安然无事的行走在黑石城、南鸢城之间。

    在这些证据出来之后不久,在江阳城,李士衍命解语写下了一片昭告天下的公开信。

    这封公开信,便是指责崇明伯的。

    李士衍信中表示:

    如今皇上受奸人懵逼,不分忠奸,崇明伯作为国家重臣,不替皇上指明,居然与皇上一起受奸人蒙蔽,实属不该。

    这信的内容传到青溪郡时,青溪郡的人都知道,许琛真死了,那五万士兵真的败了,崇明伯败了,败给了刚从狱中回来,仅仅拥有五座城池,一郡都没有的江阳王。

    消息飞速向四面传开,很快,便传到了苍岚郡的苍岚城。

    崇明伯府上,得知消息的崇明伯魏瑜气的口吐鲜血。五万大军,那是他麾下三分之一的士兵,因为攻打李士衍,就这样没了。

    如此大仇,他魏瑜要报,只有亲自灭了李士衍,才能解他心头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