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堂的梦 »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你说这个世界上有鬼吗?

    对于这个问题,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可是对于鬼来说,这个问题只能有一种答案,那就是有鬼啦。你问我是不是鬼?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啦,我只是站在一个角度进行思考的人罢了。

    最近有一场辩论赛,辩论的问题就是鬼是否存在。作为被迫被塞到鬼存在的一方而言,我的内心是复杂的。毕竟从一开始我自己就站在反方的那边。被迫证明鬼的存在实在是难为我了。

    所辛遭罪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个团队。我只要在一个方面找到一个论点并且围绕这个论点对可能遇到的情况做一个预设准备就好。

    为了自己准备的论点不与他人重复,避免自己做无用功,可以准备一个点就好摸鱼,我可真的算是煞费苦心了。

    简单的根据那几个队友平时辩论的思维习惯,推测出他们可能提出的论点。再自己胡思乱想,列出众多可能性,按照离谱的程度进行排序,找到最离谱的那个。最后再用最离谱的那个进行反向推道,确认不会重复的可能性达到最大。

    以上就是我论点的由来了,怎么样是不是相当合理。

    以上就是我瞎扯的理由了,为了把这个唯一想出来的论点带到队伍里编出来推导过程。这样看来是不是就合理起来了,诶嘿~

    好了,言归正传。比较辩论还是要辩论,日子总得过下去嘛。该接着好好想想怎么论证鬼的存在了。

    既然都要说鬼了,那就只能唯心一波了。按照我自己的认识,鬼应该是人死后的产物。既人死为鬼,鬼是否存在对鬼而言是肯定的回答,那么对人而言应该是死后肯定的回答。

    虽然前面的逻辑有亿点唯心+结果反推过程+逻辑滑坡+诡辩+各种毛病,不过作为辩论也不是不能狡辩一下的。

    正所谓,你不是鬼又怎么知道鬼的想法呢。你又没死过,怎么知道自己死后的思维逻辑呢。一个人对某件事的判断,是出于自己从各种途径了解到的这件事的种种,结合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当时的情绪、心情与各种条件的影响来做出相对应的判断。

    一个人的错误是错误,十个人的错误是谎言,一百个人的错误是什么记不清了,一万个人的错误是正义,那整个社会呢?如果,我只是说如果。当整个世界的人不管什么原因,有超过半数的人相信鬼的存在,那鬼可能就真的“存在”了。

    我们设想一个这样的世界,这个世界与我们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不同。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人们相信“鬼”的存在,当然也仅仅是“相信”。

    出于全世界的共识,人们开始对“鬼”的形象有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认识。“鬼”的形象开始逐渐确立了下来,因为最开始中国的四大发明还没有传递到全世界,所以对于“鬼”的叙述只能通过口口相传这一途径。

    既然是通过人的语音来传播,那自然就会受到每个人各自的因素所影响。导致每个地域的人,对于“鬼”的认知是有着差异的。而文明间的一些差异,也可以用“鬼”的差异来进行简单的分析。人们也能通过不同的“鬼”来理解各类文明的不同之处。

    “鬼”渐渐的从一个概念给具体化,也因此产生了各类的配套服务。于是有了传教士、和尚、道士还有各种与之相关的职业与产业。再到后来,人们为了探寻鬼、观测鬼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从微观的方面、宏观的方面、不同维度的方面进行了各类观察与研究。

    对于各种无法解释的现象会先假设是某种“鬼”的影响,而做出这种假设以后通过无数次的实验会确信这种“鬼”的存在。由此衍生出了某某“鬼”的第一定律、第二定律还有各种定律。当然,这只是“鬼”的其中一种认知。

    还有一帮人,他们对于各类奇怪现象的认知也归结于“鬼”的身上。但是对于“鬼”的存在他们并没有进行微观的、宏观的方面的研究与观察,而是进行了不同维度的观察。因此他们得出“鬼”是存在于与我们同一地点而不同维度的存在。鬼与人之间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法相互影响相互干涉的,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会互相影响。

    可能是因为各类奇怪事件的频发还有人们总想为了某种事件找到一个与自己无关的借口,认同这种对“鬼”的认知的人不在少数。他们会根据自己遇到的奇怪的事、或是自己犯下奇怪的错找不到借口甩锅的情况下将一切的原因归咎于“鬼”的存在。或许是因为大家都这样说吧,信这一派的人信的越久越是对这一观点深信不疑,周围信的人越多越坚信这一观点。

    于是各类这方面职业的人大受欢迎,他们会出面处理解决各种与“鬼”有关的事件。说起来可能会有点奇怪,对于这类事件。大多数最好的情况是不完全解决,比如“鬼”已经被驱散、虽然之后不会再对这件事产生什么影响,但是之前造成的影响已经无法挽回了。而有时最坏的情况是完全解决,比如经过专业人士的调查得知“鬼”并没有对这类事件产生影响,只是自己的失误罢了。

    在遇到这种情况下的大多数人他们不会质疑自己是否真的遇见“鬼”了,他们只会质疑那些专业人士认为是他们的能力有所不够。诚然,是会有他们质疑的这种情况发生,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专业人士的判断都是准确的,毕竟选择题猛了5道居然一道都没对这类的事情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鬼”的干预,只是那个人在那个时间段有点非而已。至于例外的情况,那就是因为有“鬼”的干预所以有点非罢了。

    不过对于那些人中的部分比较偏激的人而言,这种对专业人士的质疑会产生比较可怕的后果。在他们对专业人士的否定中会诞生出另外一种对“鬼”的认识,这种认识产生的后果便是“斜角”。因为对专业的否定与自我认识不不清晰,里面的对“鬼”的认识也越来越偏颇,因此也对社会造成了不计其数的不良影响。

    在这样的那样的演化下,人们对于“鬼”的认知开始逐渐的完善。分出了众多的流派,在某种理想的状态下应该是求同存异的。大家对各自的对“鬼”的见解都是我认可你的说法,可我还是坚信自己对“鬼”的见解。可是理想,终归只能是理想。之后发生的事情想必聪明的人都能猜到了,就是很现实很俗套的事--战争

    对于这件事我就不过多的描述了,但是容我理想一下,战争以后让人们明白了求同存异的重要性。开始接纳不同地域的对“鬼”的见解,开始学会学习别的对“鬼”的先进于自己的见解。可是这样的情景始终无法长存。毕竟经历过的人会成为新的“鬼”,新一代的人没有经历过当时的事没有那种刻骨铭心的教训,而且在战争中出现的一种“鬼”那些惨死的人也为这个世界带了不一样的新流派。

    人性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缺点,而这些缺点在“鬼”特别是那些惨死的“鬼”上面得到了放大。在一些“有心人”的利用下,新的流派诞生了。打着为“鬼”报仇,为“鬼”鸣冤,为“鬼”而战的口号,做着让新的“鬼”诞生的事。

    在第二次“鬼”战之后,人们意识到了“鬼”这一概念的局限性。无法直接与人交流,只能通过某种规则呈现,以某种方式干涉。有的人会打着“鬼”的旗号做着一些可怕的事,把一些可怕的事推到“鬼”的头上,毕竟“鬼”无法直接说话。

    于是在这之后“鬼”这一概念被有默契的淡化了,在1999年全世界无论是向往和平的人还是因为大势所趋不得不向往和平的人都签下了一份协议,史称1999年协议。在“鬼”的帮助下,协议成为了某种程度上的规则。至此人与“鬼”的维度逐渐分离,新一代的人或许能找到“鬼”存在的影子可是却无法证明“鬼”的存在。

    好了,故事就编完了(这段去掉)。这次这个点应该可以从某方面完胜对方的辩手了,毕竟他们最大也只是2000年的。而“鬼”的存在?对于人的来说“鬼”是不存在的,对于“鬼”来说“鬼”是存在的,对于“鬼”关于人的看法自然是希望人认为“鬼”是不存在的。毕竟虽然人性具有某方面的缺点,可是人性也是具有某方面的优点的啊!这一点放在“鬼”的身上自然也是成立的,总有那些同样善良的“鬼”不希望整个世界会因为“鬼”的某种流派让这样的“鬼”更多,不是吗?

    好啦,这些当然都是假的啦,一方面是通过年龄这一点给对方辩手一个绝杀。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故事来进行另外一个诡辩。在我编的故事里“鬼”的这一概念是通过观察某种现象与众多人的共识而形成的,那这个世界的“鬼”的概念呢?存在即是存在。

    你问我是不是经历过1999年的事,开玩笑吧?这本身就算一个悖论,毕竟1999年的事是真的那我签了协议就无法说出来,可是我说出来了啊。如果不存在那自然是假的啦~我在一开始都说过了嘛,这是另外一个世界只是有“鬼”这一个概念罢了,而且也只是概念,一个因为某种假设而存在的相信之后产生的联锁反应的故事罢了。

    可是如果我是“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