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盛楚风云录 » 第三百零五章:接到墨家

第三百零五章:接到墨家

    又是一日风和日丽。赵隶正领军奔驰,忽而一名斥候军卒奔到近前,拱手道:“将军!前头有人拦路求见。”

    “止!”赵隶挥手止住全军,心中闪过几人的名字,随后出声道:“来者何人?”

    “来人只说是墨家之人……”斥候如是回禀。

    墨家还是莫家?赵隶有些头大,罢了不管了,见见也好,于是开口道:“带过来吧。”

    “诺!”斥候拨马驰去,很快,一名中年男子便跟在斥候身后,策马而至。

    赵隶凝神看去,顿时一笑,这人不正是墨文嘛。

    “见过……将军!”墨文翻身下马,单膝下跪,语气十分激动道:“墨家何德何能,竟能让将军亲自领军进荆州来接啊……”当他听闻并州将军卢狄率军进荆州之后,那可是万分激动,本以为赵隶所说的亲自带人来接不过是客套话,至多也就是派人在并州边地等候罢了,可是谁曾想他不紧亲至,还领军来了荆州!

    就这份重视,就足以让墨文感激不尽。

    看着激动万分的墨文,赵隶愕然一笑,他是不是误会什么?自己主要是赴京,来绕路接他,只是顺便而已……不过当然,这话不会说出口便是了,赵隶笑呵呵的翻身下马,扶起墨文道:“墨家主何必行此大礼?本将有爱才之心,自然当有惜才之能。墨家能人辈出,前来亲迎,理所当然。”

    墨文面色涨红,没曾想他竟在太子心中有这般地位。顿时刚刚站起的身子在此重重跪下:“墨家定誓死效忠将军!”

    “墨家主不要再这样了,快快起身吧。”赵隶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再次扶起墨文,然后诧异道:“墨家其他要去并州的人呢?”

    “将军稍后。”墨文说完,转身将一枚状似哨子之物放于口中,随即便是一声尖啸传出。

    很快,远处隐隐便有另一声尖啸配合响起。赵隶见此,不禁笑道:“墨家果真厉害,这般奇巧之物果真有趣,实用。”

    “小玩意罢了。”墨文脸上红润未消,恭敬道:“将军若是需要,墨家即刻建造。”

    “不急不急,到了并州再说。”赵隶笑道。

    就在两人交谈时,远处架马行来一群人,约莫三四十人,大多都是青年中年模样,当然也有几个白发老者。

    趁人未至,墨文解释道:“禀将军,墨家此次赴并三十六人!尽是善长机关之人,特别是族中几位长辈,浸淫其中半生,技艺非凡。”

    闻此,赵隶点点头,心中却是萌发一个念头。现在军中所用楚刀仍是太祖之时所造之法,可以说是三百年未变。自己虽然不动其理,可前世所流传的什么覆土锻造法,淬火锻造法,想必给这些老者大概说上一说,很快便能研制出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赵隶想要让军卒强大起来,所用之器乃是重中之重!

    这般想着,那群人就已然奔行而至。

    只闻墨文开口道:“下马,见过……将军!”

    这群人知晓何意,顿时纷纷下马,下跪恭敬道:“见过将军!”

    既然要装,就得装的像点。只见赵隶快步上前,扶起一位老者道:“老人家快快请起,诸位也快快请起啊,卢某当不起诸位一拜。卢某为大楚强军,无奈之下请诸位离家相助,看其老人家一头白发,还要因卢某奔波,实是心中有愧啊……”

    闻此,这群人顿时眼神一亮,隐隐有些感动。他们都是知晓赵隶真正身份的。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之视人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老祖宗流传的道理,到哪都能用。

    只见被赵隶扶起的老者激动道:“大楚强军,乃是百年大计,卑微草民本该老死荒野,藉藉无名。如今幸逢将军所用,能为其出些微薄之力,自是心中所愿,我墨家所幸!”

    “好好……”赵隶握着老者的手,看着面前一张张墨家面孔,带着隐隐颤抖道:“我等将士宁战死沙场,也要护我大楚山河,安我大楚黎民!诸位今日所助,狄铭记在心,待到日后,定有厚报!”

    身后,看着自家将军拉着一个老头不断高谈阔论的耿三等将士们则有些愕然,一旁的郑英则撇撇嘴,拨弄一下脚上马镫,静静等候。

    很快,全军回转,开始沿着原路出发。远处盯梢的灰袍武者们不敢离的太近,只见并州军终于开始回转,不再深入荆州,顿时大喜,赶忙往州城传信汇报。

    午时,全军驻扎造饭。赵隶仍是凑到那几个老者身旁,不断絮絮叨叨。

    “不知诸位可会炼铁造刀之法?”赵隶和气道。

    “自是懂得。族中许多兵刃皆是墨家自己所造,比之外面兵刃亦要强些。将军放心,到了并州之后,我等会献出此法,以强我军。”一名老者捋须道。

    赵隶笑眯眯的开始询问冶炼之法。这几个老者随不解赵隶一个太子,问这些作甚,但还是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说完之后,本以为赵隶会不知所然,没曾想赵隶却是开口道:“卢某心中有些想法,或可增强所造之刀。”

    “哦?”几名墨家老者互相看了看,有些不信。

    “打造刀胚之时,力多则刀虽利然脆。力少则刀虽厚然钝。若是打造之时,覆盖以土,掩盖刀身,这样打造出来之时,岂不刀身厚,而刀刃利!还有最后淬火,能不能以其他之物替代清水?比如动物血液,乃至尿液,我在一本古籍上曾看过只言片语,不知是否可行。”赵隶说完,便看向几位老者。

    这几个老者听完赵隶的话,没有开口,而是拧眉沉思,许久之后,一人缓缓道:“或可一试!此法从前未曾试过,但按将军所讲,应是可行!”

    “可行!”

    “可以试试。”

    “呵呵……”赵隶呵呵一笑,然后开口道:“还望诸位将此事记在心中,卢某军务繁忙,实无闲暇,若是几位当真能造出更好的楚刀,那么青史留名,亦是应当。”

    “青史留名?”老者愕然道:“可我们说白了也不过是一介草民,通些贱艺罢了,怎能……”

    “谁说不行!”赵隶肃声道:“青史留名者,怎能一直是那些咬文嚼字,卖弄文章之人?!本将日后定要改上一改,所有为大楚有大功者,皆可名留青史!冶炼造刀乃是军国大计,岂是贱艺?”

    “如此……我等便是豁出命去,也要为将军造出好刀!!”几位老者激动道。毕竟,名留青史的诱惑还是很大的,人到这个岁数,金银已然很难撼动他们,可若能名留青史,谁又会拒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