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1987,稳稳的幸福 » 第二十六章、那些想不起来的杂志

第二十六章、那些想不起来的杂志

    这段刘明锐记得这事,只是不记得具体是哪年,没想到就是现在,好玩,更没想到的是自己居然全会唱。

    吼了一课间操的学习锋雷好榜样,刘明锐感觉太爽了,浑身通透,舒坦。

    第三节自然课,老师没来,上的语文。

    第四节图画课,老师没来,上的数学。

    放学,回家。

    刘明锐边往回走边琢磨着,那些别的重生同行们,是怎么在小学里发现那么多小美女且还能培养感情的,看着女儿一样的小丫头,能下得去手?

    喜欢养成吗?但是想想养成好变态啊,就像女儿养大了然后你居然……,我去,我都说不出口。

    刘明锐观察了一上午,这些女同学们,连青涩都谈不上,就算个子高点也都是小屁孩,五年级小学毕业也才12岁!难以想象啊,畜生!

    另外刘明锐感觉一班级的花朵,都像大侄子,大侄女……

    “爸妈,我回来啦。”刘明锐进了家门打声招呼,直奔桌子上的白搪瓷茶缸,吨吨吨灌了一气。

    “你慢点喝不行,戗风冷气的。”锐妈又是习惯性的唠叨。

    “好妈,好妈,爸借着故事会了吗?”安抚了老妈,又问老爸。

    “借了,给你放写字台上了。”

    刘明锐就要往自己屋走“拿碗拿筷子,先吃饭。”锐妈又一次及时打断。

    “好嘞,拿碗拿筷子啦。”刘明锐拉着长音,像跑堂的店小二一样。

    “这犊子”锐妈微笑着跟锐爸叨咕。

    “你生的。”没想到锐爸还幽了一默。

    开饭,刘明锐迅速解决战斗,回屋。

    背后是老妈的唠叨声“吃那么快也不怕消化不好……”

    《故事会》,108,1987,3,蓝绿黄三色的封面,就它了。

    翻到投稿地址,拿出昨天封好的信,抄好地址,妥了,又往田字方格本上抄了遍地址,完活。

    刘明瑞想了想,又写了一封短信塞在信封里。

    尊敬的审稿叔叔阿姨,感谢您审阅我的稿子,辛苦您了,一通客气话,总之就是马屁拍的飞起。别小看这几句话,绝对惠而不费,几句话不可能把编辑感动的痛哭流涕,非你不用。但差不多可用可不用的情况下呢?这年代大多数人还是单纯清高的,尤其是文人,这样拍马屁的估计更不多。小孩子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就算别人知道了也不丢人,小孩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刚上路走了不到十年的社会风气整体还是不错的。

    “妈,我上学去了”刘明锐揣着信、田字格和一支铅笔,喊了一嗓子就往外跑。“去那么早干什么?睡完午觉再去。”锐妈在后面喊。

    睡午觉,就是小镇里上学最大的福利,春夏季11:30中午放学,14:30下午上第一节课。秋冬季中午放学还是11:30,下午第一节课提前到14:10分。

    充足的时间,足以舒舒服服的睡一觉,不过貌似这时候的刘明锐不喜欢睡午觉。

    后来刘明锐女儿上小学的时候,午休只有一小时,在学校吃午饭,吃完午饭玩一会继续上下午的课。唉!大城市的节奏,没办法。

    “爸你车钥匙呢?”跑出去了刘明锐又返回来,邮局在五道街着实有点远。

    “你骑车去哪?”锐妈先开口了。

    “我去趟邮局……”被打断。

    “去邮局干什么?”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我走啦。”刘明锐拿着老爸递过来的钥匙回头就跑,有时候保留点神秘制造点惊喜,比制造期待要好的多。有期待就有可能会有失望,但惊喜绝对就是惊喜。呵呵,捉奸在床不算。

    推着自行车来到大道上,看着跟自己差不多高的大二八,唉,没办法邮局确实挺远的,小短腿倒腾到那太费劲,要不刘明锐才不骑自行车呢。

    一手把车把,一手扶大梁,掏裆走起,还行算是肌肉记忆了,刚开始有点生疏,蹬了两圈马上熟悉,直接蹬的飞起,一阵风狂奔而去。

    一路生花,不对,是一路生灰,刘明锐一身热汗干到了邮局,下车,锁车,放窗户底下,约么着在里面能看见。

    啊,对,先把写好的信塞门口的邮筒里。

    推门,嗨,还挺难推的,小胳膊小腿的进个门还真不容易。

    “阿姨,我能看看咱这都有什么杂志吗?”走到一个柜台前,刘明锐很礼貌的问。

    “看吧,那节柜台里有样刊。”可能是见刘明锐长得唇红齿白,还超有礼貌,中年阿姨挺客气。

    《陶瓷》《书法》《诗》《文物天地》《铁道知识》都没听说过。

    《健与美》霍…这么早就有这本杂志了吗?

    《大众电影》这还正常点,哎呦,这露个肩膀头子,一袭黑裙的是刘小花,刘大姐吗?这时候就这么敢穿了?厉害!不得不说年轻的刘大姐韵味十足,哪里是小花啊,嘿嘿……

    《武林》哦,这个听说过,《长城》这个貌似还看过,《收获》这个看过。

    《读者文摘》《青年文摘》哈哈,这俩熟悉,有名的鸡汤精华本么,呵呵呵……。

    《家庭生活》《大众医学》《气功》对呀,就快气功热了吧,信息锅、铜钟功、香功,还有什么电子气功,电子气功什么鬼?你敢信?哈哈哈……

    卧槽,好像就是今年开始热起来的。但是印象中没见谁练气功啊,难道没传到我们这边陲小镇?我们被抛弃了吗?

    也是,那些带功大师也都是有所图的么,当然去大城市啊,城市越大人越多,有条件的人自然也越多,谁会来这偏远的小地方,就算全镇都信,一共才多少人,能有什么油水。

    杂志倒是不少,但是看了一圈貌似没有什么适合的,实在没有别的,熬鸡汤也行,前世灌了那么多,倒出点换钱不要太简单,实在不行不还有毒鸡汤呢。

    “阿姨,请问有那种杂志的目录吗?”刘明锐再一次很有礼貌的问,难道卖萌上瘾?

    “那呢”阿姨一指窗户底下的一张长条桌,上面果然有一本书《报刊目录》。

    好,就它了。

    刘明锐翻开目录,《中国少年报》这个好,周刊?周刊更好,哈哈……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就说么,怎么可能没有适合小朋友的,是好少年的刊物呢。掏出本子记好地址,可惜没有样刊,不知道以什么内容为主,再说,继续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