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崂山演义 » 第二百五十九章 禹王功德碑

第二百五十九章 禹王功德碑

    “元龙”最后召唤出来的这道石碑,能够“一招定乾坤”自是有其原因的,只因其来历并不简单,所谓“水有源,树有根”是也。

    此道石碑并非凡物,乃上古年间“大禹王”所留之宝,

    当年龙子“霸下”力大无穷,能驼“三山五岳”,时常背负山岳兴风作浪。

    尧舜之时天下洪水泛滥,“大禹王”受“舜帝”之命治理洪水,途中收服“霸下”以为助力治理洪水,其间“霸下”出力甚多,为洪水的最终治理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治水成功之后,“大禹王”心知其心性散漫好玩略,将之放归之后必定又会重新背山负岳兴风作浪,给世间带来灾祸,又见其平日里极喜别人对它歌功颂德,称赞它的功绩,便炼制了一块“神碑”,将它所有功绩镌刻在碑上,并暗中秘施咒印符文,诓骗它说道:

    “你不是最善负重吗这里有一块你的功绩碑,你将它背上,然后再四处去游历天下,这样天下之人就都会知道你在治理洪水中的功绩了,到时候你便会受到千人敬仰、万人称赞。”

    “霸下”一听十分欢喜,赶忙将其背在背上,结果石碑一落背就变的越来越重,将其压在原地动弹不得,从此之后只能老老实实的被石碑镇压在原地,再也不能兴风作浪,

    以上就是关于“霸下”的民间传说版本。

    这其实是不对的,其中大有文章,这个传说应该是对“大禹王”有意见之人编排的,在故事中将“大禹王”说成了一个说话不算话,欺骗“有功之臣”的“小人”、“伪君子”,至于其中的原因到现在早已经无从知晓。

    这传说中有真有假,让人不好分辨,其中真实的为“大禹王”、“霸下”、“石碑”仅这三项为真,其他皆为杜撰,

    此碑真正的名称为“禹王功德碑”,的确为“大禹王”所制,也却是记录治水功绩用的石碑,但记录的却不是“霸下”的功绩,而是记录了当时所有参与治水之人的功绩,是一块向天表功的“功德碑”,因为其上记录的人物事迹都曾拯救万民于汪洋洪水之中,受万人敬仰、世人膜拜,随成神物。

    当年一位龙辈修炼“天龙真身”失败,受其反噬变为力大无穷的“霸下”,在世间四处兴风作浪之时,偶然间得知当年“大禹王”还留有这么一块石碑,其上有无边功德,将之炼化之后可凭功德之力,重新化为真龙飞升天界,便四处查找,“皇天不负有心人”,最后费尽千辛万苦竟然让真它给找到了。x

    在收服祭炼过程中,不知怎的哪里出了差池,那石碑竟然飞到了它的背上,将它镇在原地,再也不能挪动分毫,

    后来东海龙族搜寻抓捕这些遗留在外的“龙子”们之时找到了它,但此碑毕竟为人族圣物,其中涉及亿万人族的功德之力,即便是东海那些练成“天龙真身”的真龙们,也不能将“霸下”与石碑分开解救出来,只能将“人”带碑一起带回东海,关押在海底监牢。x

    又经过了千余年的摸索试探,“霸下”已经掌握了部分石碑的用法,虽然还是不能将之取下,但已经是可以挪动了,虽然速度极为缓慢,但也已经是比之前强了太多太多,

    甚至还可以短时间内召唤石碑御敌,刚才“霸下”便将仍处于海底监牢中的“禹王功德碑”给召唤了出来,虽然只有几息,但已经足够,一击便将“大力蟾蜍”给镇压击败打回原形。

    再说回“十万大山”,四道妖雾腾空而起,扑向“大力蟾蜍”,

    其中一道红色妖雾速度最快,转瞬间便到达了山顶,钻入石碑消失后留下的巨坑之内,紧接着便托着一团颜色暗淡,几欲湮灭的翠色光华飞出,落回地面,直到此时其余

    几人一来到山顶便围向那团翠色光华,“元龙”这才看清,那是一只巨大的蟾蜍,正微微闪着绿光,其周身冰雕玉琢精益剔透,宛若神物,此时正紧闭双眼,身上光华暗淡,一看就命不久矣。

    “两头蛇”赶紧施法救治,其他三毒则是恶狠狠地瞪着“元龙”,准备万一“大力蟾蜍”救不过来,就扑将上去将“元龙”杀死,为其报仇。

    就在那三毒已经按捺不住,就要扑上去杀死“元龙”的时候,“两头蛇”扫视了几人一眼发话了,说道:

    “好了,老四只是伤重昏了过去,还死不了,

    你们一个个都想要干什么咱们五毒说话算话,既然之前已经讲好了一对一,

    老四技不如人输了这一场,那咱么就得认,愿赌服输,

    接下来谁上场”

    这话虽然是对着其余话过程中眼睛却是死死盯着“元龙”,语气凶狠咬牙切齿,显然内心想法与嘴上说的并不一致。

    话音刚落,那红衣红发全身瘦长之人,上前一步说道:“老大,刚才那一阵既然蛤蟆输了,那下一阵就由我来出场,会一会这小这家伙。”

    “两头蛇”见此人要求出战,便叮嘱道:“老三你要小心,切莫大意,这崂山派的小道士古怪异常,竟然比我们五毒还要邪性”说着再次施展“传音入密”神通,给红袍之人传了一段话。

    红袍之人听后猛然转头,满脸震惊的看着“两头蛇”,“两头蛇”面无表情的点点头,红袍之人心道:“怪不得蛤蟆会输,原来是此人对教主极为有用,还不能出手太重将他打死,因此才会束手束脚,险些命丧于他手。”

    接着转念又一想:“虽然老大吩咐不能把他打死,但可也没说不能把他打残嗯,就这么办,我将他打个半死只留一口气在,就像蛤蟆一样就成,给蛤蟆报仇。”

    自以为定计的红袍之人冲“两头蛇”点点头,说了声:“知道了”

    说罢,只见它身形忽的拉长探向“元龙”身前方向,双手落地切入岩层,后半身尚在原地,形成了一座长长的“肉身拱桥”,接着后半身弹起,缩向上半身,就像一个被拉开的弹簧还原一般,又变回了那个身材纤细高挑之人,对“元龙”说道:“本人五毒教飞天神使,下一场就由我来会一会小道长”

    崂山演义无错章节将持续在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