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雪崖随笔 » 十五、初读矛盾《子夜》

十五、初读矛盾《子夜》

    刚刚接触《子夜》,从一开始的三辆车和保镖司机的描述,紧张兮兮的像极了谍战片的开场白,当主人公吴荪甫、他的姐夫杜竹斋还有吴二小姐相继出场迎接老太爷的那刻,依然还是不明状况,给读者留下很大想象的空间,还以为老太爷是混江湖的黑帮老大,不曾想老太爷带着四姑娘和七少爷露脸的时候,老太爷看不惯纸醉金迷上海,刚到上海就两眼一闭,再也没有睁开,留下的不只有他从不离身的《太上感应篇》还有读者对老太爷的遗憾,因为对老太爷的描述太少了。读者还以为,老太爷在上海做不了夜上海的地头蛇,也能指点一二老家的黑帮社会,就如上海滩上的许文强一样不能呼风唤雨,也能做一个不小的角色。不曾想,几来,老太爷老僵尸就那么死了。

    《子夜》中,缪缪几笔,把老太爷描写为顽固不化的古老的僵尸,参加过维新变法,可惜骑马跌伤了一条退,从此不在出自己的书屋,所以被小说中的主人公张素素,范博文比喻成活在坟墓里的老僵尸,离开了,风化……虽然没有明说,但似乎指明了当时一些冥顽不灵的封建王朝覆灭的影子。矛盾说,老太爷是一个双关的隐喻。而我理解的也只有这么多。

    矛盾的设局确实宏大,而且还能张弛有度的把握住要领,就像一个胸有成竹的元帅沙场点兵一样有板有眼,在哪儿暗藏伏笔,在哪儿冲锋陷阵,在哪儿布局,层层环扣,一环套一环,精彩至极。特别是在吴老太爷的葬礼上让相应的人物相继登场,除了自己的助手屠维岳没有露头,他沙场上的兄弟王和甫、孙吉人以及他的死对头赵伯韬都相继而出。许多人在战场上厮杀,而他们更是兵不血刃,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厮杀,与对头赵伯韬厮杀,与自己的工人勾心斗角,厮杀之惨烈,之精彩,无不感叹:两片战场相辅相成,最终一些想振兴中国实业的吴孙甫和他的资产阶级同仁败的一败涂地,那一刻,他万万没有想到打败他的不是他的死对头赵伯韬,而是他统一战线唯利是图的同一个阶级,而杜竹斋,他的姐夫成为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最终心灰意冷的他在举枪自杀的一刻,看淡一切……

    他,一个不懂浪漫的勇士,不懂自己的女人想什么,更不知道他的女人爱的是什么。他一心只想着做一番大的事业,做一些实业来证明自己。他,活的精彩又可悲……

    《子夜》是一部宏大的充满爱国情节的商战小说,作者的起点很高,但还能恰如其分的把握住,并没有人让人觉得只是高大上的唱高调。这么拓展面很宽的大纲,依然是作者矛盾缩减了的大纲。所以更加确定初学写作,不易把大纲拓展的太宽,不然真是丢了西瓜捡芝麻,最后把读者最后一点兴趣也丢了。

    作者矛盾在后记说,当时检查的太厉害,为了使这本书公开出版,许多地方则不得不用暗示和侧面烘托。这本来是不得已而为之,反而是这本书的最经典之处,用一句谚语比喻这部小说,就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惟妙惟肖,雾里探花,方成究竟,方可成功……

    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