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雪崖随笔 » 二十九、重读毛姆《月亮和六便士》(二)

二十九、重读毛姆《月亮和六便士》(二)

    这本《月亮和六便士》我已经看完有几天,应该说,这本书半个月前我就看完,只是这次看完以后,我忍不住重新读了一遍,虽然不是一鼓作气,而是断断续续在火车上、回到家陪孩子空余时间又看了一遍,但他給我记忆太深刻了,不得不让我流连忘返,或者说认真思考。

    书的大致内容,我好像说过,叙述的是一个四十岁的股票经纪人,抛家弃子流浪巴黎学画的故事。许多人说,这本书写的就是高更传,只是现实的高更并没有得麻风病,也没有死在小岛上,高更做的那幅巨画也没有在小屋中烧掉。

    高更做这幅巨画的灵感是来自于他的小女儿。一八九七年,高更生活贫困潦倒,他患上严重的疾病,当他得知最爱的小女儿因为肺炎去逝,精神彻底崩溃,服毒自杀,但自杀未遂,缓过来以后,他积攒激情,创作了巨幅油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幅画,是高更的巅峰之作,因为充满哲理,毛姆借用它安排成斯特里克兰的命运。

    重新梳理一下,毛姆写的第一人称我通过一个女小说家罗斯·沃特福德的家庭聚会认识了斯特里克兰夫人,而在沃特福德眼里,斯特里克兰夫人只是一个喜欢攀附名流的一个单纯的妇人,或者她并没有心思想利用这些社交名流,或者说,她只是通过接近名流而增长见识单纯的崇拜艺术家们。再或者说,如果是现代,谁娶到这样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温文尔雅的女人,还给你生一对聪明伶俐的儿女,还死心塌地和和美美的很你过日子,那绝对是你家里烧了高香。

    无论是谁也会这么认为,但就是有这么一个男人,家里搁着漂亮老婆和懂事的孩子不养活,四十多岁了还要傻乎乎的跑去流浪学画画,这么大岁数,在中国农村再过活几年,都可以抱外孙和孙子了。而且更让人吃惊的是,他的老婆知道,她男人在四十岁之前,根本就不会画画,更没动过画笔。或者说,如果她发现她的丈夫想学画画,培养一下自己的爱好,她或许更求之不得,她一直觉得丈夫只是一个古板话少的证券投资人,不懂什么艺术,她如果发现自己丈夫有一点艺术细胞,她更会笑逐颜开,也不至于在那些艺术家面前一提到丈夫,她会感觉无话可说,无话可说并不是她不爱自己的丈夫,恰恰相反,她非常爱自己的丈夫,只是她的丈夫与艺术家们格格不入,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再强调一下,故事的主线,毛姆第一人称我通过罗斯·沃特福德认识了斯特里克兰夫人,随后,在斯特里克兰夫人一次邀请他的家庭聚会他遇到了斯特里克兰,斯特里克兰人物设计的并不是什么美男子,而是一个普通不能再普通的一个稍微有点胖的中年大叔。就这样一个人,抛弃老婆孩子去流浪,可笑不可笑,这个人是不是有点傻,傻的还不是一点。

    当作者我又通过罗斯·沃特福德得知斯特里克兰离家出走,而他又被斯特里克兰夫人寻求帮助去寻找离家出走的丈夫时,所有人都以为,男人是被漂亮的花言巧语的女人拐走了。斯特里克兰夫人也觉得,男人钱花完了,在外面玩腻儿了,女人发现他没钱,自然会把他赶出来,他自然会回家。可是她想不到,她的丈夫会是因为什么狗屁梦想,他已经四十多岁,不是什么小孩儿有大把时间可以挥霍从头再来,他的手也没有小孩子那么灵巧,笨拙又不聪明,怎么会想着学画画呢。因为女人离家出走,斯特里克兰夫人可以断定她的丈夫肯定会回归家庭,但如果是傻乎乎的因为什么梦想,那她什么也做不了。

    在前半部的描写里,斯特里克兰就是一个不折不扣抛家弃子的混蛋,并且,他更龌龊的是挖救命恩人斯托洛夫的墙角,就这样一个应该被唾弃的人,因为执著,义无反顾,成功了。他所有的缺点被无视,甚至被作为天才的不羁和向往的自由。他的成功被放大,放大到他的缺点显得微不足道。作者很好的运用了反差,一开始觉得他有多么坏,多么遭人唾弃,到后来,原来他并不怎么坏,因为他不向生活妥协,所以我们觉得他违背了社会公德,反而只有这个人活的最真实,我们活的很虚伪。甚者,包括他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前妻,都是那么虚伪。讽刺不讽刺,意外不意外。

    现实生活中,我们永远做不到真正的自由和实现向往……若我们能像斯特里克兰夫人一样生活,就已经很知足了……如若你看完这本书,我想你也会同我一样有这样的感受……

    2023/02/05

    正月十五元宵节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