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靖康开始 » 第三百一十一章 向北移动

第三百一十一章 向北移动

    憋屈啊。

    完颜宗弼好不容易一鼓作气,丢了李祁连二十多万大军,冲出了包围圈。

    何曾料想。

    自己的部队按照受到攻击就分开的计划散了。

    散的那么彻底。

    他手中重建的人,大部分都是中亚的降军。

    安插的头目居然无法号令。

    跑着跑着,就朝着西面跑,家的方向跑了。

    身后,折可求的鼻子,比狗还灵,不紧不慢追。

    原本李祁连还想回到党项部族,去收拢族人西迁,可两次三番都在路上碰见宋军。

    不停的拼杀。

    不停的分兵断后。

    冲出来的五千多人只剩下了两千多,这还包括收拢岳飞驱散的完颜宗弼所部,李祁连甚至身边只剩下的几个亲卫。

    他自认为此战几乎没有犯下太多的错误。

    结局竟然这么凄惨。

    欲哭无泪啊。

    好不容易逃到了吐蕃军营,看见完颜昌,完颜宗弼哇的一声就哭出来了。

    可是现在根本不是哭的时候。

    完颜昌也被宋军战力吓住了。

    不到五天。

    西夏边境集结的几十万西夏精锐兵马,灰飞烟灭。

    宋军太恐怖了。

    灵活的利用火炮,火器摧毁对手战争意志不说。

    好不容易短兵相接时候,根本不跟你单打独斗,哪怕敌众我寡,也从容不迫的利用地形,接触的方式,相互配合,三打一。

    更恐怖的是,折可求,折彦质,钟彦郁,张伯奋所部在宗泽带领下,已经把他们返回吐蕃和西域的后路全部截断了。

    “挞懒,这个仗没法打,赶紧走,离吐蕃军远点,趁着宋人没有封锁北边,赶紧穿越西夏,去找陛下!”

    哭归哭,完颜宗弼还是很理智的。

    西夏兵不行,西域的降兵也不行,吐蕃军更不行。

    大金每一个儿郎都是珍贵的,不能消耗在这场战争中了。

    他压低了声音,只用两人听的见的语调,把话告诉完颜昌。

    “宋军怎么打的这么快,他们又不是神仙,西夏边境上就是几十万头猪,也抓不了这么快?乌珠不是在身后留着重兵接应你吗?”

    派去监视前线的金军,吐蕃兵斥候损失很大。

    零零碎碎传回来的消息,都说西夏军全完了。

    吐蕃各部的头头跟完颜昌根本不相信。

    直到身后传来消息,宋军在迂回截断他们的归途,完颜宗弼说向北突围的也不好走。

    完颜昌总算是确认了。

    心都凉了半截。

    “都没了,别说西夏兵想打也没那个实力,我部花剌子模,塞柱尔的降兵根本没有战心,宋军也不知道怎么练的,非常厉害,战力就不是一个等级的,就像是我在对战中遇见夏金吾,根本打不赢!”

    “听说宋人船队下西洋就弄了不少战马,再得到西夏的战马,我大金出兵帮西夏挡不住,最多两年还不得打到西域去?”

    “陛下和二太子都说,宋人到西域需要长时间准备,真的到了,西域辽阔,我们是可以对付的,西夏邻近宋国,他们比较容易补给!”

    亏大了。

    大金出兵,本来是来占便宜的。

    即便是不能阻击宋军,也要带着这个藩属国大量人口西迁。

    如今不敢正面对抗宋军,还迁个屁的人口。

    “乌珠,吐蕃人是不能扔下的,你都不知道,为了让他们驰援西夏,斡离不不知道用了多少心思,花的钱就更别提了,真要是被我们丢下,各部吐蕃会屠了我们留在哪里的使者!”

    完颜宗望出发前给完颜昌交代的很清楚。

    即便是战败,也要处理好跟吐蕃人的关系。

    吐蕃那个位置对于未来的西域之战还是很重要的。

    他们可以随时出兵截断宋人西进的道路。

    军情十万火急,既然不能丢,完颜宗弼也催促完颜昌赶紧走,再不走走不掉了。

    “给他们解释清楚,我们也不知道一年多没交手的宋军这么勐,西夏又这么菜。尽量说服他们,趁着宋军还没有展开包围,带着他们一起北上迂回,留在这里就是等死!”

    完颜宗弼叹了一口气,再次提醒完颜昌。

    “要快,一定要快,岳鹏举敢于分兵追击我部,宋军没有跑散,我部却跑散了,不仅是我没想到,恐怕陛下,二太子都没想到,你千万不能重蹈我的覆辙!”

    完颜昌感激的看了完颜宗弼一眼,一扭头就去找吐蕃各部首领去了。

    他也是多次跟宋辽交手的老将了。

    战场瞬息万变,恶化的太快,已经没有时间了。

    跟完颜宗弼的哭泣相反。

    一连串的战报,看的宗泽心花怒放,抚着长须仰天大笑。

    “老夫还真是小看了岳鹏举,韩世忠,彭冲三人,打的好,打的畅快,打出了我宋军威风。”

    连集结起来打一场的勇气都没有。

    居然敢来搅局宋夏之战。

    还一人双马,还中亚的骑兵。

    分散又如何。

    我宋军照样敢在陌生的土地上分散追击。

    打的你溃不成军,无法集结。

    反观岳飞所部,各自为战,越战越勇,追击时候也不忘派兵联络主将。

    一切尽在掌握。

    韩世忠突袭也打得好,一天不到的时间,攻陷了西夏国都,国主李乾顺和所有朝臣都成了宋军俘虏。

    这消息要是发回国内。

    全国各地的百姓都会涌上街头,买上鞭炮,欢呼声响彻大宋。

    还有更加实惠的。

    光此战缴获的马匹,都远比金宋之战和西洋运回来的总和还要多。

    为下一步西域之战,奠定了一个好的开局。

    大几十万西夏量战俘,完全可以利用起来,把洛阳到延安府到西北的官道在修一修,拓宽一些。

    “灭国之战,西夏全力以赴,竟然如此大捷,短短几天内奠定,古往今来,世所罕见!”

    “此战足以彪炳史册,恭喜宗帅,贺喜宗帅!”

    奉命派出主力看押,转运西夏战俘的刘锜,陈淬跟在宗泽身边,也很惊奇韩世忠和岳飞两人的战绩。

    刘锜和陈淬们心自问,遇见完颜宗弼所部分兵,自己未必有胆子跟岳飞一样,分兵追击。

    自己的兵也未必可以在这人生地不熟的敌国境内,分兵以后再完整的集结起来。

    更不一定能突进数百里让对手毫无察觉。

    一句拿下西夏都城皇宫。

    活捉李乾顺。

    事到如今,他们都知道,西夏和金人勾连很深,但凡知道一些风吹草动。

    李乾顺已经收拾好了行礼,随时会西迁西域。

    韩世忠,岳飞不仅仅在争夺功劳,其敏锐的战场洞察力,决策魄力,也是他们所不能及。

    “宗帅,可惜太后,新帝和靖王都远航去了,要是他们在登州,得知我军开战即决战,开战即决胜,不知道会高兴什么样子!”

    听着部下们都把运筹帷幄的战功往自己身上堆。

    宗泽本来想阻止。

    可是陈淬说朱琏,李敬,赵柔嘉会很高兴。

    宗泽眼前不由的浮现赵柔嘉跟长公主们为大军擂鼓助威的场景。

    痴活了一辈子,能比赵柔嘉更可爱,更聪慧的女孩,他还真没见过。

    他很想念远航的朱琏,李敬,赵柔嘉。

    脸上浮现的笑容,更浓郁,更亲切。

    “尔等不知道,我军打西夏,是为了未来西域之战,太后和靖王的远航,也是为了西域之战!”

    “难道他们远航的方向,也有骏马?”

    刘锜,折彦质,钟彦郁他们都很喜欢塞尔柱,古尔王朝运回来的高大马匹。

    速度,冲击力,都比西夏,吐蕃的马匹好很多。

    一个个喜欢的很。

    “不是骏马,是种子!”

    宗泽摆了摆手继续说。

    “宋人善种植而不善放牧,西北也好,东北也好,天气苦寒,小麦,稻谷大部分宋人作物都不能种植,靖王远航去找适合西北和东北种植的高产作物洋芋,玉米去了!”

    “什么是洋芋?高产?能有多高”

    折家世代为大宋镇守边疆,常驻西北,太清楚边军补给之难了,十车粮食从洛阳出发,人吃马嚼,运到宋夏边境,路上损耗至少三成到四成。

    若是大军占领西夏,则路途更远,耗费更大。

    未来的西域之战,粮食也远比西夏之战更加困难。

    折彦质知道自己不太可能回东北练兵了,以后会常驻西夏。

    如果宋军可以利用延安府,西夏的土地,种植出高产的粮食。

    西夏就可以安置更多的农垦军,甚至仆从军。

    未来的西域之战,就更有把握。

    “老夫也不知道,反正李敬说,精心种植,亩产可能五百斤以上!”

    宋代的一斤是十六两,五百斤就相当于后世七八百斤。

    “玉米又是什么米?跟占城稻谷什么区别!”

    “别问老夫,老夫也算是博览群书,除了听靖王说过,其余时候听都没听说过,等太后,新帝回来就知道了!”

    李敬的神奇,宗泽想起来就脸上就会浮现笑容。

    亏得这家伙精通冶炼之道,打造这么多火炮,军械,在东洋,南洋,西洋弄了这么多钱粮,炸药,马匹。

    又跟关胜,种彦鸿一道改进了练兵之法。

    若非如此,岳鹏举,韩良臣再能打,此战也绝不可能如此轻松。

    让他更放心的是,梁扬祖已经委托朱胜非坐镇汴梁,亲自奔赴两浙,江南去主持地方政务改革去了。

    李纲,张叔夜两张黑脸,一个在江淮,一个在江南。

    手起刀落,拿下了好多地方官,不管是贪腐还是无能懒政,通通把位置腾给了稷下学宫的新锐官员。

    连王善从河东派到山东学习的官员归来,也在河东掀起了一番政务改革,为名做主的风浪。

    大宋各地官员都按照复兴报内刊登载的地方民意代表选举办法,如火如荼的展开百姓参政,督阵了。

    对外战争获胜。

    对内吏治整肃。

    河道疏浚,航标安放,水利新修,房屋新建,农田改良,海产捕捞,蚕丝纺织,各地汇总到枢密院的情况都在表明,百废待兴,百工商贸繁华,大宋百姓的好日子来了。

    连撤走皇宫,官僚机构的杭州,也因为学府和水师驻扎,比昔日赵构在杭州时候更为繁华。

    太神奇了,监国太后,新帝都远航了。

    连李敬也没有盯着了。

    按说大宋会停滞。

    赵佶肯能会纠结临安城一些遗老遗少复辟。

    实际的情况却是大宋朝臣各司其职,各尽所长,带动着地方官,百姓都拼命。

    没有给赵佶一点机会,甚至仿佛一扫赵佶在位时候各地百姓民不聊生,被逼叛乱,烽烟四起,赵桓在位时候被金人欺凌的伤痕与阴霾,成功复仇西夏,真正的举国大治。

    “太后让梁相主政,还真是选对人了!”

    宗泽还在浮想联翩。

    帐外就来了斥候信使。

    “报,宗帅,吐蕃各部联军和金人开始向北移动!”

    “向北移动?他们不回吐蕃了?”

    宗泽听说疑似完颜宗弼带着两千多金兵到了吐蕃联军营地,还准备把他一网打尽了。

    何曾想他居然是在鼓动吐蕃联军北撤。

    “确定向被移动,他们的先锋是金人,疑似完颜宗弼所部!”

    江山代有人才出,长江后浪推前浪。

    宗泽有些挫败。

    自己还是太保守了,要是他有岳飞那样坚决,此战吐蕃所部根本别想移动。

    “别看完颜宗弼所部被岳鹏举打的溃不成军,很多西域兵都往西边逃窜了,这个完颜宗弼还是有些水准的,若非他在李祁连所部,我南线进攻就不会打的那么艰难,李祁连也不会突围了!”

    完颜宗弼带着李祁连突围以后,西夏军心就垮了。

    宋军火炮过后,一开始冲锋。

    西夏军全线投降。

    没有开战之初东线那种成建制投降,坚决不与大宋交战的西夏军帮忙,他们抓俘虏都抓了一天。

    清点缴获,转运俘虏,宗泽还让士兵修整了两天才开始部署围歼吐蕃联军之战。

    何曾想过,差点错失战机。

    “来人啊,立刻把金人,吐蕃联军北上的消息传递给岳鹏举,让他回师堵截,另外给折可求通报,让他继续北上兴庆府,驰援韩世忠所部,若完颜宗翰大军南下,折可求部归韩世忠节制!”

    “宗帅,我们追不追!”

    “当然,传令张伯奋,让部将分兵留守关隘,立刻点兵从西南方向进攻吐蕃联军!”

    “喏!”

    “折彦质,钟彦郁,你们马上对当面之敌,发起进攻!”

    “喏!”

    “刘锜,陈淬!”

    “在!”

    “你部步卒跟中军一起,跟随钢字军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