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靖康开始 » 第三百三十六章 军制也要跟上时局

第三百三十六章 军制也要跟上时局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宗泽,李敬自从被封赏郡王。

    基本上就是赏无可赏了。

    于是李敬的亲哥李敏,宗泽的儿子宗颖都成了找平衡对象。

    西夏之战完美,朱琏回来以后,宗颖任职辽东路宣抚使,还加封侯爵。

    李敬这个亲哥哥李敏也除了兼任燕京府知府,还兼任三司支度副使,专门营造新都,皇宫。

    躺赢的两人乐呵呵的奉诏前往冀北,在码头候着。

    准备陪着太后,新帝,宗泽,李纲一群重臣和太学生一起视察冀北新城的铁矿,铁厂,机械作坊,火车。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冀北新城,建的好快,这么多厂房,仓库拔地而起,还有工人的宿舍,一栋栋大楼小楼星罗棋布,被铁轨串联在一起,一年多就初具规模,看着跟做梦一样。”

    回想起自己父亲昔日磁州任职,几乎等同于抬棺上任。

    哪里知道,磁州之战竟然自己父亲和李敬竟然金风玉露一相逢。

    打出了大宋对金战事的转折。

    虽然没有能挽救靖康之难,可是彻底打败了金狗。

    还在有生之年收复西夏。

    “父亲常说,靖王是上苍派下来拯救大宋的神仙,要是没有在磁州碰见你们家靖王,大宋前途莫测!”

    李敏对自己弟弟的神奇也是瞠目结舌的。

    至今他都想不出,自己弟弟什么时候被一个神秘的老师调教成了神仙。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花花轿子人人抬。

    李敏连忙说。

    “二郎也常说,若非宗帅在磁州知人善用,敢于启用义军,提拔擢升人才,他就是再有本事,也未必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一展身手!”

    眼下自己父亲即将告老,李敬在朱琏面前极有话语权。

    官场上人走茶凉事情很多,宗泽不认为李敬是这样的人。

    既然两家关系极好,岂能不用心维护的道理。

    为了自己前途,也为了儿孙命运,宗颖哪怕已经四十多了,哪怕李敬和李敏跟他称兄道弟,他也不敢答应,姿态放得极低。

    “那是靖王客气,父亲说,大宋可以没有宗泽,但是不能没有李敬!”

    李敏专心做事,没有宗颖想的那么多,他对宗泽是非常佩服的。

    连忙驳斥。

    “不对,不对,大宋要没有宗帅,靖康之难以后即便靖王,辽王,云王守住山东,中原腹心之地也会沦落,说不定一溃千里,金狗能打到长江边上去!”

    “父亲说,他上马统兵并不内行,治理一州一府也算是敬业,可远没有靖王上马统兵,下马治国那份才情,靖康之变以后,大宋日新月异,就是宋人也感觉各种新鲜事,新鲜物品层出不穷,国家蒸蒸日上,黎民幸福安康,冀北新城就是最好的例证!”

    “我两不要继续说了,同僚听见,以为我等在相互吹捧家世!”

    说起大宋的变化,李敏比宗颖感慨更深。

    新建都城的施工图纸,是李敬盯着太学,工部,三司官吏一起绘制的。

    引黄河入燕京,山水融于城市,街道纵横捭阖,宫廷和官署气势磅礴。

    西洋,南洋,大宋各种工匠云际,花岗岩,汉白玉,精凋细琢。

    建院造湖,亭台楼阁,星罗棋布。

    各种商业区,居住区,家家户户自来水入户,暖气入户,各种管道预设,别说工匠,就连李敏自己也看不懂。

    旧都汴梁城三十万人口尚且拥挤,新都城就算是填进去几百万人,照样轻松。

    好在工期逼得不紧张,而且十年为一个阶段,要不李敏这个负责人非要跟自己弟弟掀桌子。

    “我们可不认为李知府,宗宣抚使在相互吹捧,靖康之难,大宋触底反弹,变化太大了!”

    “以前从岭南到燕云,走路要走半年到一年,现在乘军舰,据说一个月不到就到南海了!”

    “就是现在还有了火车,据说太后此番前来,就是督促地方和三司官员规划铁路的,以后冀北到辽东,辽东到燕京,几个时辰就到了,谁敢想啊!”

    说起大宋的变化,在场的官员感慨大了去了,水泥房子,自来水,蜂窝煤,各种干鲜的海鲜,各种新铁器,茶叶,纺织品,看的宋人眼花缭乱。

    茶馆里以前是斗茶,现在都是读报,讲话本。

    足不出门,就知晓天下事。

    不管是金人西迁,水师远航,还是收复西夏,都成了街头巷尾,田间地头的谈资。

    适合上学的稚童,读书不花钱,官府还贴补伙食,到了年龄不上官学,父母还要被罚。

    这一系列的变革让官员,百姓目瞪口呆。

    感谢感激之余。

    对大宋这位圣明的监国太后,交口称赞。

    听说她带着新帝来冀北,不管是官员还是管事,甚至自发前来的工匠,百姓,都熙熙攘攘挤在码头。

    渴慕一见天颜。

    黑压压的人头,吓了船上的禁军统领赵金儿一大跳。

    “怎么这么多人?”

    燕云,冀北,辽东都是从金人手里收复的土地。

    民心是否归附未可知。

    矿里还有赎罪的战场俘虏,码头上这么多人虽然在行礼,万一出几个刺客怎么得了。

    连忙拉着刘锜,岳飞,韩世忠,让他们的亲卫,部将,帮忙盯着维持秩序。

    “太后,新帝,靖王,康王在民间万家生佛,好多人家里都不供神仙,给张贴太后的画像供奉香火了,长公主,以后这样的事情免不了了,你得提前扩充禁军,为太后出行打前站了!”

    刘锜以前就是禁军统领,看着赵金儿有些迷湖的样子,不由的好笑。

    临海居要人留守,太后出行也不能少了禁军。

    他的意见得到了宗泽的附和。

    “贤福长公主,你今天就拟定条陈,我让枢密院负责审阅呈送,下午就让太后批了。这几年大宋变化太大了,军制也要跟上时局!”

    “好呢,谢宗帅,谢刘将军!”

    “其实这事也怪我等,在登州坐了一段火车不过瘾,又跑来冀北!”

    宗泽瞧不上赵佶,可是对赵佶这些个女儿,喜欢的很。

    知耻而后勇,全权报国之志。

    能吃苦行军,不矫情,处置军务细致入微,公正廉明,还能擂鼓为将士鼓气。

    爱屋及乌,也顺便帮赵金儿解围。

    “贤福长公主不用太担心,冀北能到码头来的,不是垦殖军团和家属,就是登州派到这里的工匠,至于那些矿工,当地人,都被迁到辽东去了!”

    冀北从开矿,冶炼,到机械制造,造船一套产业链,工匠,管事都是登州零敲碎打迁过来的。

    黄灿对这些人知根知底。

    他认为问题不大,之所以他们一下子看见这么多人,是因为登州一边在抽调,一边在补充。

    错觉就是登州没少人,这边一下子冒这么多人。

    大宋目前吏治清明,黄灿自信百姓过的比仁宗时候还好。

    又没人敢跟太后争权,行刺这种事,应该不太可能发生。

    “那也得注意太后和新帝安全,道路该清场清场,那些告状的,我们来管就好了,金狗很坏,战场上打不过我们,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大宋现如今大片疆域等着我等开拓,国事蒸蒸日上,百姓安康富足,因为一个不留神被打断了,太可惜了!”

    尽管武将出身的张叔夜现在不带兵了。

    可他很喜欢监察官吏的这份差事。

    亲眼在各地看着大宋吏治清明,百废待兴,很有成就感。

    胶州湾,明州两个船厂打造的船舶都供应内河水师,张叔夜监察部还分到一条船专用。

    今天又跟着太后一起看李敬设计,乔清澜制造的火车,真心的期盼全国各地都能有铁路。

    这样哪怕是很多无法通航的地方,也能迅速抵达,展开巡视。

    “我是做梦都没想到,这蒸汽机这么神奇,不仅可以让船只无风自航,连陆地上的也可以跑起来,还跑这么快!”

    “不但是跑得快,还拉的多,几万斤的铁,媒,拉着这么一跑,一会功夫就到了,得剩下多少牲畜力,人力!”

    “你们没听乔海说,自从火车开始运行,造船的速度,立马就上来了!”

    “有冀北这样一个比登州还大的船坞,我大宋打造舰艇的能力至少增加两倍,船多以后水师可以同时开辟西洋和靖康大陆的定期巡视,把西洋,靖康大陆的金银财货都运回来!”

    一群文臣武将,在登州坐了一回小火车还不过瘾。

    跟赵柔嘉一样,听说冀北这边也有火车了。

    连忙过海来看。

    唯一遗憾的是,乔海忙着盯造船,没有参与火车制造,乔清澜比较闷,光干活,不给他们介绍。

    就这样,文臣武将都特别喜欢李敬这个小妾,因为男女有别。

    不好意思跟过去。

    反而埋怨起了李敬,刚回来,登州才呆了两天,不好好陪陪乔清澜这个有功之臣。

    一熘烟跑到南洋去了。

    也不知道南洋有什么东西让他这么急。

    倒是李纲和梁扬祖脸皮厚,跟在朱琏身后。

    “太后,论说你就不该放靖王去南洋,船队远航时候,乔娘子,顾娘子在家忙的昏天黑地,为大宋立下汗马功劳,就该给他下个教旨,让他好好在家陪清澜和无双!”

    李纲巡视两浙,在梁扬祖和赵佶的提醒下,他专门关注了大宋民生,物价,对于李家各地开设的批发场,货栈,收集了太多百姓意见。

    个批发点严格控制了市场价格,鼓励各工坊研制实用民生的物品。

    皇家银行同步跟随,大宋钱币,物资流通天下。

    对这套供销体系推崇备至也不为过。

    以往大家都羡慕李敬家里如花似玉,才情满腹的侍女。

    现在李敬两个能干的小妾,也被李纲认同了。

    还当着朱琏的面,抱怨李敬薄情寡义,冷落大宋有功之臣。

    朱琏看着乔清澜,有些惭愧,又不敢吱声。

    倒是随行的乔淑云,不由的觉得好笑。

    赵玉盘,赵福金多骄傲啊,李敬这次回来敢不去南洋看她们,两个长公主回来能把李敬踹下床。

    这家伙连长公主生的是儿子还是女儿都不知道,还不敢带着侍女。

    借口南洋那边要安排种植,还有一些油料要及时运回来,赶紧去了。

    宋人都觉得大宋这几年变化太快。

    只有李敬在船上觉得变化慢。

    换到后世,登州到南洋,飞机也就是几个小时的事情。

    现在哪怕单船全速前进,跑一趟南洋单程也半个月。

    他都不敢跟船队一起开赴南洋,出了登州,就重新编组,让会宁舰扔下驳船给其他舰艇,带着会宁舰就全速朝着南洋开进。

    这还真给了赵玉盘和赵福金一个惊喜。

    虽说这年代生孩子是一趟鬼门关,赵福金和赵玉盘也没少骂李敬,为生孩子害的她们连新大陆都没去成。

    可是看着李敬风尘仆仆的赶来,连一个侍女都没带。

    满意极了。

    “王爷,女儿可爱吗?”

    两个女儿,赵福金,赵玉盘都生的是女儿。

    为了封锁消息,她们现怀了就躲在南洋庄园没出去,产婆,侍女,都是用的从海盗窝里解救出来的宋人。

    还把各部的记功官都打发到各部去了。

    真是不容易。

    眼看李敬一手抱一个,脸还贴到孩子脸上去了,笑容让人迷醉。

    赵福金本来习惯性的讽刺李敬,结果一句话都说不出口。

    “辛苦了,能蒙两位长公主垂青,不顾名分,已经是我天大的福气了,等孩子大些,我带回家,以后看看有没有机会,让她们做个郡主!”

    赵玉盘,赵福金做的这些保密措施,在李敬看来就是掩耳盗铃。

    郑怜玉,朱琏未必精通治国,但是绝对精通人情世故?

    两个长公主跟他这点暧昧。

    肯定能看出来。

    他也相信,自己去莫名其妙领养两个女儿。

    朱琏未必很及时给郡主的封号,但是西域之战前肯定会给。

    “公主的女儿,应该是宗女吧?”

    赵福金刚开口,谁料李敬就指着自己,好歹他也是大宋郡王,女儿就该是郡主。

    看着李敬猴急的样子,赵玉盘一颗悬着的心都落下来了。

    跟赵福金一起笑起来。

    她就怕李敬是将军,更希望儿子能子承父业,沙场建功。

    不待见女儿。

    哪里知道李敬后世人的思维,喜欢儿子,更喜欢女儿。

    “靖王,这趟远航,书倩和浅浅怀上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