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靖康开始 » 第三百五十三章 可是今天我很生气

第三百五十三章 可是今天我很生气

    阳关是古代陆路对外的交通要道,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阳关县城,规模壮大。

    玉门关主要是张骞通西域后,新疆的和田玉通过这个关口才能进入中原地区,所以也叫“玉门关”,它除了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关口,还是汉长城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两处关隘相距不远。

    而今却因为赵桓回归的约定,差别迥异。

    自从得知赵桓回从玉门关回来。

    枢密院调赵子昉,参照山东抗金时候的通用城楼图纸,专门负责关城的重新修缮。

    金人西迁是翻越的阿尔泰山,没有走玉门关。

    赵桓带着老婆女儿进关的时候,只是觉得关城甚是雄伟。

    进入玉门关以后,看见宽敞的街道,水泥路面,顿时吓了一跳。

    “琏儿,这关城的墙壁,地面,严丝合缝,如此巨大的石头,是如何搬运凋琢的?”

    “父皇,那叫做水泥,是李敬老师传给他的技艺,章丘李家已经用技术入股各路商家,现在朝廷修路,建桥,垒切城池全用这个东西!”

    赵柔嘉有些心疼父亲,被金人抓去这才几年。

    成土老帽了。

    朱琏很耐心,笑着给赵桓解释。

    “这种泥灰是石灰石高温烧制的,烧好以后,跟细沙子一样,可以连接砖石,还可以湖墙以后也能把砖石包裹起来,城外的新墙里面接入钢筋和石头,连火炮也不容易轰坏!”

    赵桓哑然失笑。

    金营方几日,世上已千年。

    身上这些晶莹剔透的绿色玉石,脚下的四轮马车,身上这金银配饰,这一切他都看不懂。

    更别说朝政。

    也不知道自己哪位父亲回朝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据说还被金人裹挟,跟宗泽他们恶狠狠的斗一场,败下阵来。

    都不好意思到玉门关见自己。

    “父皇,看见没有,那个是李敬帮我在靖康大陆捉的羊驼和鹦鹉!”

    因为迎接赵桓,赵柔嘉准备的物品不仅有吃的,还有用的,还有活物。

    就连御驾上的马匹,也是八匹神俊的阿拉伯马。

    这种马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都宝贝儿的很。

    可这些马匹,比起关城豪华院子里的鹦鹉,羊驼,黑白熊,大象,还有盆栽的辣椒,西红柿,土豆各种奇异动植物。

    根本算不了什么。

    在赵桓没有抵达之前,朱琏就住的关城最好的院子。

    文武百官跟随赵桓进关,连一句话都没有说上。

    赵桓就被赵柔嘉拉着进了院子。

    所有人只能侯在外面街上。

    倒是周宁没有客气。

    “靖王,这关城里可有洗漱的地方?”

    “当然有!洗漱了赶紧出啦,太后设宴,替太上皇宴请群臣。”

    李敬不仅让亲卫带周宁去了朝臣居住的驿站,也让人给周宁送去一身紫色的官袍。

    这些年在金人身边侍奉赵桓,还算是尽心尽力。

    这家伙风尘仆仆,骑着马辗转千里穿越隔壁沙漠回来,灰头土脸的。

    理应得到礼遇。

    “三弟,你说太上皇回来会不会还朝?”

    尽管岳飞的性格比关胜,韩世忠直爽的多。

    可是从西夏一路陪着朱琏走过来,也觉得气氛不对。

    开始思考武勋集团对大宋的朝局影响力已经超出了历代赵家人可以接受的程度,赵桓有可能效彷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我个人认为不会!”

    “我听二弟说,大爷就没有你自信。”

    关胜认为,倘若赵桓有征服世界的雄心壮志,他们这些武勋可能就会全部派到西洋,西域。

    若是没有。

    大宋就到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时候了。

    这么多能打的武将在一边虎视眈眈,让你们执掌兵权,无时无刻不是赵家的威胁。

    “你要相信太上皇,从汴梁城头我们初次相逢,他就没有对不起过我们武将,今日他能够平安回来,我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再说,昔日太祖皇帝高官厚禄封赏杯酒释兵权的武将,现如今我等赏无可赏!”

    还有一些理由,李敬并没有说。

    大宋海军连接西洋各国,大宋只是开挖运河,打通商路,都没有对欧洲诸国动武。

    十字军就主动打到红海了,还想趁着东方打垮塞尔柱的时候,捞取足够的利益。

    正好证明了丛林法则的存在,大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就大宋内政而言。

    大宋的稚童已经强制学习文史数学了,各地也在组织监督官员的议政堂了,

    历史车轮在缓缓滚动,正如周宁所言,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这一路过来,李敬和关胜随行朱琏马车左右。

    到了玉门关,岳飞和种彦鸿又被派出去接应。

    岳飞满肚子问题,找不到李敬答疑,刚说了两句,听见李敬都是压低声音在回答,这才注意到,不远的文武都把他们望着。

    陈过庭,李邈,张叔夜一边说话,一边竖起耳朵。

    倒是远远看着赵瑚儿,对着自己摇头,仿佛在说谨言慎行。

    李纲跟朱胜非,梁扬祖他们站在一边。

    以为赵桓和朱琏在赐宴之前,会召见自己和李敬,陈过庭等几个重臣。

    谁知道一直等着赵金儿出来让百官进去,也没有单独召见谁。

    倒是小院内外摆的延席,李敬,李纲等朝廷重臣,跟两个前太妃,一个前太后,众多的长公主一起,被请进了室内。

    鱼贯而入的重臣一进去。

    就看见朱琏和赵柔嘉一左一右的站在赵桓身边。

    李纲一下子没忍住,冲到了赵桓身前。

    “天佑大宋,老天有眼,我靖康皇帝可以回归,微臣叩请太上皇还朝执政!”

    这不是卖直取忠嘛?

    你这么单膝一跪,大家都得跟着跪。

    关胜和李敬暗骂晦气。

    眼看着陈过庭,曹辅,张叔夜等人纷纷喊着恳请太上皇还朝。

    有资格进这内堂的几位武勋也之能效彷。

    倒是赵玉盘,赵瑚儿,赵福金厌恶的看了一眼李纲,拉住了身边几个本要跟着朝臣叩请的长公主。

    “众卿家平身,还朝一事,事关重大,治大国如烹小鲜,朕实在没有把握,请众卿家不要再提!”

    赵桓做梦都想还朝。

    他也做梦都没想到,第一个让他叩请还朝的是李纲。

    尽管这是清理之中的事情。

    赵桓还是想起他在金国时候,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好像笃定了他会到大宋,就会还朝执政。

    可是李纲还是不依不饶。

    “微臣再次恳请太上皇还朝执政。”

    赵桓心里很清楚,李纲这是以为自己三辞三让,要一个被逼无奈上位的形式。

    ”朕在位两年,大部分政见,跟父皇相左,实难和琏儿的政绩相比,再说,柔嘉已经登基,女帝并无祸国殃民,败坏朝纲之过错,朕无废帝念头,此意已绝,诸位卿家无需再请!”

    “太上皇,女帝毕竟只是女帝,自唐武则天起,就如同太后监国一样,只是过度,为大宋长治久安,为大宋福泽万年,太上皇应该权衡传承有序之法!”

    李纲还是昔日朝中那个认定了一件事,八匹马都拉不回来的李纲。

    为了这个传承有序。

    竟然去辅左老九,质疑自己皇后的执政地位,最后还是被李敬强行扣押在登州的。

    赵桓还听说自己传位过后,第一个站出来质疑的也是李纲。

    最后是李敬说动了宗泽,接连驳斥了李纲和赵佶,强行把赵柔嘉扶上了帝位。

    尽管朱琏还没有来得及跟赵桓细说朝局。

    赵桓还是一脸笑意的看着李纲,收拢了内心的意气风发,没有表露任何情绪的拒绝李纲。

    “李卿家,你的意思朕明白了,但是你要容朕思虑,不要逼迫朕,朕今日得返大宋,乃我宋军将士舍命换来的,朕今日只想叙天伦之乐,顺便酬谢有功之臣!”

    只要没有拒绝还朝,就是好事。

    来日方长嘛。

    李纲喊了一声太上皇圣明,就起身了。

    赵桓连忙对着其他朝臣再次呼喊,众卿家平身。

    招呼走到室内的所有重臣入座。

    室内只有五桌。

    长公主和嫔妃,女官们就用了两桌,这还没让赵桓从西域带回来的美人入内。

    其余文官两桌,武将一桌。

    张叔夜有点挠头,他看见儿子坐到了武将堆里,刘韐也跑到武将堆里,自己挠了挠头,还是被朱胜非拉到文官的首桌。

    女官们捧着菜肴,鱼贯而入。

    赵桓却站起身来。

    带着老婆和女儿出来敬酒。

    “靖康之变,刚出汴梁的时候,朕恨不得时空逆转,悔不听李纲,种老将军,宗帅之言,带着对大宋无比的卷恋,受金人挟持北狩。”

    能回到大宋,碰见来接应的岳飞,种彦鸿,乘着马车踏上玉门关的那一刻。

    赵桓还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随女真西迁时候,他都绝望了,认为金人一辈子都不可能放他回来。

    可是宋军愣是在西夏之战,远征之战,创造了奇迹。

    打怕了金人。

    不得不放他回来。

    “能回到大宋,见到朕日思夜想的皇后和女儿,朕谢过诸公,没有诸公忠诚辅左,没有诸将浴血搏杀,就没有我赵桓回归的今日,朕敬你们,你们感天动地,创造了奇迹!”

    回归的赵桓能说出这样的话。

    关胜,李敬,刘韐,张叔夜等文臣武将都很欣慰。

    毕竟谁都渴望自己的努力被人认可。

    跟着赵桓将酒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尽管两桌文臣,一桌子武将。

    赵桓在赵金儿帮他满上第二杯酒的时候,还是走到了武将这桌。

    “李敬,你都不知道?在北狩的这几年,朕最自豪事情是什么?”

    憨憨笑着的李敬岂能猜不到,无非就是自己在汴梁城头拉着他一起赴死的时候,他没有屈服金人。

    自豪有个屁用,事实上自己和勤王大军一转身离开,他就成了小趴菜了。

    “朕要谢谢你,不仅在汴梁城头给了朕的勇气,还在二龙山救了琏儿和柔嘉,更是辅左琏儿打败了金人,收复了祖宗之地,为我大宋开疆拓土。”

    “太上皇,这都是做臣子的本分,不值一提!”

    “本分?不值一提,大宋遭此劫难,若非你李敬横空出世,我赵氏全族,大宋江山,危也!”

    赵桓这么一说,李敬谦虚也不是,认领功劳也不是。

    只能憨憨的一笑。

    “别怕,朕庆幸昔日在汴梁城头对你的封赏,你之后所言所行,也无愧朕的期望,远超朕的期待,朕这一杯酒,敬你,谢谢你!”

    看见朱琏和赵柔嘉都跟着赵桓举起酒杯。

    李敬再次一饮而尽。

    关胜是根据他的部署出兵的,人也是李敬设局救回来的。

    尽管玉门关见到赵桓起,就装作小透明,可赵桓主动示好,他也没有理由去搞僵君臣之间的关系。

    跟李敬喝了一杯过后。

    赵桓走到关胜身边。

    又开始感谢关胜。

    接下来,文武群臣,朝中女官,但凡跟赵桓有过交集的,他都敬了一杯,喝的自己走路都有些摇晃了。

    还把梁扬祖,朱胜非等跟他没有过直接交集的人打包敬了一杯。

    又到院里敬了跟随来迎接他的百官,武将们三杯。

    喝的酩酊大醉。

    朱琏,李敬和几个重臣都有些理解赵桓。

    在金营日夜受辱,提心吊胆的过了这么多年。

    今夜总算可以睡踏实了。

    倒是赵柔嘉都囔着嘴巴,很不满自己父皇的表现,她还有好多话想跟父皇说,可是父皇醉的跟死猪一样。

    她也很不满李纲,父皇都刚回来,就急不可耐的让父皇废了自己。

    连父皇都说自己无过错,他还不死心。

    听说关胜,李敬等一群武将在城头喝酒,迈着小碎步,就跑了过去。

    “李敬,大爷,岳将军,种将军,你们帮我思虑思虑,父皇回来了,我是把皇位还给父皇好,还是留着自己做好!”

    这是什么虎狼问题。

    还当着一群武将一副推心置腹的问?

    你这个都没亲政的小女帝,难道还要让武将们帮你上位亲政?

    造你父母的反?

    惊的李敬,关胜,岳飞,种彦鸿,张叔夜,张伯奋,折可求一群人酒都醒了。

    “原本我一直想着帮父皇守着大宋的江山,等父皇回来就还他,可是今天我很生气!”

    在城头喝酒这些人,都是李纲叩请赵桓还朝执政的见证者。

    勐地明白什么缘由。

    不约而同的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