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靖康开始 » 第三百八十九章 冤

第三百八十九章 冤

    远征舰队入红海后。

    很快就到了运河边。

    舰队沸腾了。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南海,南洋,西洋抽调了这么多舰艇云集红海尽头。

    加上远航舰队,足足一百多条主力舰艇,横陈于红海尽头,加上数百艘商船,驳船,遮天蔽日。

    别说朝臣,士子们沸腾了。

    赵柔嘉也张大了嘴巴,发出哇偶的呼喊。

    红海尽头的运河上,红绸阻拦,在运河两岸。

    军帐如星星点点。

    大宋零敲碎打,各路钦命军,驻军加上仆从军,合计超过了五十万大军在这里。

    光这份军中士卒的气势,就直冲云霄。

    就这样,在朱琏意气风发,带着赵柔嘉接受众将士们抚胸致礼的时候。

    还有告状的进来了。

    不止一个。

    一排喊冤的。

    还堂而皇之的在朱琏下船之际,手捧着一个个大大的“冤”字,跪在了迎候朱琏的码头上。

    “拜见我大宋监国他太后,草民有冤!”

    这一声声喊冤整齐的。

    还有些撕心裂肺的感觉。

    仿佛真的遭受了天大的冤屈。

    不仅周围列队的士卒能听的见。

    连船上列队的官兵们,也听的很清楚。

    让船上不准下船的赵桓,赵构两兄弟别了别嘴。

    “看见没有,这就是皇兄提拔重用的干才,黄嫂和侄女皇帝赐封的大宋王爷,轮不要脸,大宋没有一个比得上。”

    搞阴谋,赵构就是无师自通天才。

    为了对这个号称日落之州的国家开战。

    大宋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师出有名。

    必要的过场还是要做的。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迎面扑来。

    “不要这么说,万一人家真的有冤屈呢?”

    赵构鄙视了看了一眼大哥。

    自己这个哥哥,还真是吃硬不吃软的性格。

    好不容易回国,老婆和臣子都在劝他收敛,偏偏被李纲怂恿着意气风发的要释兵权。

    兵谏以后,胆子越来越小。

    起初还敢抱怨几句,自从父皇在南洋提醒他慎言,也就果真慎言了。

    “草民张甲第,福建泉州人士,家族时代在海上讨生活,乃是泉州不起眼的海商之一,自从跟随我大宋军进入红海,就前往拜占庭经商,谁知拜占庭所谓的贵族,觊觎我宋商富裕,从而出动军队,抢夺我货物,截杀我车队奴仆,关押我宋商管事!”

    朱琏在宋人眼中的形象,经过复兴报的渲染,都是爱民如子的。

    岂能有不让喊冤之人说话的道理。

    特别是今日喊冤,百姓还能闯入宋军军营之中。

    一看就是精心安排的。

    在她命令赵金儿派人扶起一派的喊冤者的时候。

    就有人大胆说话了。

    这一下,一群人都在急着开口。

    “草民蒲良允,广州人士,家族时代经营丝绸,听说宋军打通了红海海路,西洋商路已通,举族沸腾,穷尽家族之财,从临安筹集三船丝绸,茶叶,贩运西洋。何曾料想,家兄刚进入神圣罗马帝国,就被当做了异端,扣押我蒲家所有丝绸和雇佣商队,杀我大宋奴仆,并且放人回来,要求我蒲家再进贡百车丝绸,茶叶,方可释放家兄,请我大宋女帝和太后娘娘,为我蒲家做主?”

    “草民杜十青,大宋扬州人士,在我宋军水师抵达红海后,学着开始做海商,何曾料想,西洋各地已经被大宋其他商人打通,所带的瓷器,精盐滞销,不得已北上欧洲,试图开辟新商路,渡过地中海之后,刚登陆卡斯蒂利亚王国,就被当地贵族抢劫,要不是在拖在后面船上,可能已经成为刀下亡魂。请我大宋太后和女帝做主!”

    十几个喊冤的商人,声情并茂,痛哭流涕,一一陈述冤情。

    现场一副肃穆之象。

    海商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朱琏,赵柔嘉,一群武将,万千士兵越听越愤慨,恨不得拿起手上的武器,把这些个所谓国主,贵族,通通屠杀了。

    后面的黄灿拿了一张日落之州的堪舆图。

    一边听着商人称述被抢劫或者被屠杀,扣押的冤情。

    一边拿着笔在地图上打圈圈。

    他还用手撞了一下身边的陈卓。

    “枢密院这是要干嘛?”

    “不知道啊,据说这日落之州,足足有三千多万人口,即便是残暴的金人,也忌惮这里太多的人口,生怕重蹈大宋的覆辙,一步步试探进攻!”

    “那金人忌惮的不是日落之州的人口,他们忌惮的打到海边,碰见我宋军!”

    跟以往大宋巡视,被人拦车喊冤不同。

    一群跟在朱琏身后的朝臣,轻松的很。

    唯一感觉奇怪的,就是宋商基本上把欧洲西南的国家都给告了,大宋有没有能力,同时对这些国家开战。

    陈卓还在咧着嘴笑。

    谁知道故作暴怒的朱琏就吼起来了。

    “礼部可有人在?欧洲贵族如此欺凌我大宋商人,可否派出官员交涉?”

    本来还笑容满面的陈卓,跟演川剧变脸一样。

    立刻肃穆的站出队列。

    沉声大声回复。

    “启禀太后,红海虽远,礼部也派有官员驻扎,也曾向几国国主提出建立友好盟邦的提议,试图我为大宋商人护航商路,但是被他们拒绝了,甚至神圣罗马帝国还扣押了我大宋使者,至今不予返还!”

    “岂有此理!”

    “枢密院靖王何在?”

    “太后,微臣在?”

    李敬没想到,宗泽也跟他一起,站了出来。

    并排拱手向太后行礼。

    “太上皇归国以后曾经有言,犯我大宋者,虽远必诛,靖王有何话说?”

    朱琏这个话,差点让李敬翻了一个白眼。

    你都把“重病”的赵桓抬出来了,我能怎么说。

    干脆的举起了拳头。

    “犯我大宋者,虽远必诛!”

    宗泽跟着李敬举起拳头怒吼。

    身边的武将们也举起了手中的武器。

    在场将士一起举着武器怒吼。

    “犯我大宋者,虽远必诛!”

    “犯我大宋者,虽远必诛!”

    “犯我大宋者,虽远必诛!”

    吼声让委屈的宋商们热泪盈眶,让大宋远征的将士热血沸腾。

    就在此时,朱琏挥手下令。

    “试航运河,大军朝日落之州进发!”

    “试航运河,宋军水陆并进,向日落之州进发!”

    传令声,朝着军营延展。

    一场早已经清楚的戏演完,朱琏没有继续在码头上停留,转身上船的同时,还用手捞了下李敬紫袍。

    让他跟着自己上船。

    李敬心里清楚的很,朱琏找自己要问个明白。

    大宋商人是不是在欧洲各国备受欺负,人杀了,货还被抢了。

    不止是朱琏,在后面船上的赵桓,赵构也在犯迷湖。

    “老九,这欧洲尽是些巴掌大的小国,他有那个胆子,敢劫杀我大宋商队?”

    “说不好!”

    这些个巴掌大的国家,眼看大宋站住了红海,打败了东征的十字军没有向北去。

    以为大宋怕了他们也未必。

    不过让赵构迷湖的是,依照李敬只占便宜,不吃亏的性格。

    不太可能让大宋商人做出如此之大的牺牲。

    正如眼前的试航一样。

    别看着运河上拦着红绸布。

    装作没有战舰过去过的样子。

    让大宋女帝第一次通航。

    赵构在心里笃定,大宋水师不知道已经往返试航了多少遍了。

    确定了万无一失。

    才敢让女帝,监国太后,带着数百战舰,数千的商船,驶入这狭窄的河道。

    “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当养天地浩然正气,国也亦然!”

    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

    刚才还恨不得自己下船替代朱琏,赵柔嘉享受号令万军的荣耀。

    嘴边说出来的话,确实对大宋出兵缘由的质疑。

    倒是赵桓听见朱琏说是自己的旨意。

    心情好得很。

    连忙替李敬他们解释。

    “不对,不对,九弟所言缪误,朕看那些商人哭的那么伤心,不像是装出来的,这些欧洲人简直太可恶了!”

    “皇兄,是非曲直,都是胜利者书写的,一下子跟这么多国家开战,你不忧心大宋会兵败吗?”

    “不觉得,听说欧洲这些国家,真在联合起来打金人,我宋军可是把金人都打怕的虎狼之师!”

    北狩金国,眼睁睁看着金人被攻占了老巢,狼狈西窜。

    到了中亚好不容易站稳脚跟,也劫掠了大量的金银马匹。

    恢复了一丝勇气。

    西夏之战,偷鸡不成蚀把米。

    国主完颜宗翰和并肩王完颜宗望差点被折可求和刘锜堵在山谷里全军覆没。

    战心都被打破了。

    以至于大宋远征军抵达两河流域的时候,都不敢组织主力与之决战。

    宋军战力之强悍。

    赵桓记忆犹新。

    然而朱琏却没有赵桓那么有谱。

    看着李敬跟着自己上了军舰甲板,还没有坐下,迫不及待的开口。

    “李敬,我听了着商人们告状,心里默数,这都十几个国家了,我宋军全部宣战,能打赢吗?要不要分化对手,或者一步步打?”

    “太后,这些国家都是些纸老虎,火药,火炮都没有,连金人都打不过,虽说人口远胜南洋六国,其实战力比南洋六国好不了多少,更何况他们还调遣很多军队支援神圣罗马帝国,正在跟金军对峙!”

    李敬很清楚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派人来的意图。

    说什么夹击对手都是借口。

    无非想讨好宋军。

    希望宋军在吃下欧洲以后,不要对他们举起屠刀。

    他们何尝知道,此番宋军打击欧洲各国,无非是想让他们跟南亚和西亚国家一样。

    成为大宋的番属国。

    “琏儿,战争的事情,有李敬运筹帷幄,是大宋的福气,更何况他身边还有宗泽这样老成持重的老帅!”

    看见朱琏有些揪心战局,赵佶纯粹觉得她瞎操心。

    不顾他对于大宋商人告状,有些不解。

    “靖王,有个问题,你要老实回答我,我宋人在这日落之州,真的损失这么多财帛和性命?”

    在码头上听见宋商告状,朱琏心里一肚子气。

    她也很想知道,大宋海商有没有这么大损失。

    “杀人,扣人,抢货,这是真的!”

    李敬这话冒出来,宗泽也在点头。

    朱琏和赵佶吸了一口凉气。

    两人本想问李敬,为了一个开战的借口,有这个必要吗?

    宗泽再次开口解释。

    “被他们扣押的人,一部分是欧洲派来征战的十字军俘虏,有一部分是绿意大食和西亚买的仆从,当然,我宋人也有几个被欧洲贵族或者当权者扣押,毕竟他们的教皇,认定我们是异端,没有国家敢于公开跟我们建立邦交,开展贸易!”

    宗泽解释了一下,众人恍然大悟。

    接着他继续说。

    “欧洲这些贵族,不愿意跟平民联姻,各国之间就相互迎娶,所以很多国家的国主之间都沾亲带故,从金人进攻神圣罗马帝国看来,我们哪怕进攻其中一两个,其他国家也会过来助战,至少会壮大他们的声势,这点可能完颜宗翰做梦都没想到!”

    哪怕只是猜测完颜宗翰失算。

    赵佶还是幸灾乐祸的笑起来。

    “大宋现在首要的目的,还是让宋人富裕起来,多生娃,要先对靖康大陆和南洋等人烟稀少的地区进行开发,欧洲这里太远了,等大宋把几块地方都完成了开发,或者是二十年甚至几十年以后的事情了。”

    李敬一直在朝中强调,这个世界很大。

    让地方官多为百姓着想。

    让更多的百姓富裕起来生娃,大宋朝廷出钱帮他们识字,教育。

    然后去海外夺取钱粮等资源,奉养更多的宋人。

    让大家衣食无忧,日子过的更好。

    赵佶走到了运河边,亲自看了世界的情况,虽然解释的是宗泽,可他不由的对李敬竖起大拇指。

    “朕明白了,金人和欧洲人,都暂时留着,让人相互杀戮,大宋无论如何,也要保持朝局稳定,尽最大可能减少内耗,尽快的占领这个世界。”

    这次轮到李敬给赵佶竖起大拇指了。

    难得赵佶在赵不试影响下,开始思考大宋的一些决策,又站到朱琏身后,支持她监国。

    李敬认为可以对他好一些,也给他解释多了一点。

    金人和欧洲人对峙,并不保险。

    谁也说不准他们会不会有联手对付大宋的一天。

    这一战,宋军水陆两军驱赶仆从军,火力全开,地中海沿岸,亚平宁半岛也好,尹比利亚半岛也好,或者是大西洋沿岸,黑海沿岸,宋军四处出击。

    至少要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要签订契约,让他们投降,成为南亚一样的藩属国。

    “为了防止欧洲人强大了,反咬我大宋,必须要让他们学习我大宋文字,华夏文化,让他们知道,面对一个数千年文明的国家,啥也不是!我宋人的语言,技术,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强的,他们那些字母一样的文字,早就该优胜略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