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唐风锦瑟 » 第九十八章 乐儿觐见

第九十八章 乐儿觐见

    对于裴恒提议去饮茶这件事,长居洛阳的魏仲卿和娄彦君都有几分抵触,王三娘直言不讳的嫌弃道:“饮什么茶呀,跟喝药似得,还不如去喝酒饮浆呢!”

    魏、娄二人亦是一脸的认同。

    饮茶,源起于秦汉时期,现于蜀中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于江南,那时候称茶为‘荼’、‘茗’或‘苦菜’。直至唐时,才普遍改称‘茶’,但饮茶之风于唐中叶后,即唐玄宗开元、天宝以后才开始普及。

    而此时,饮茶之风囿于江南,而中原、北方地区,则未有普及。

    一则是此时的茶叶制作还显粗陋,烹煮起来更是工序繁琐,普通人家里自然不会选择去饮茶,即便是在饮茶之风正盛的江南,也多是世家大族或寺庙道观里的人才会花上好半天功夫来品茗。

    二则,北方人多习惯**之类的饮品,对于煎煮出来的又苦又涩的茶很没有好感,若非得吃茶,也要往里头搁点盐粒、姜末、酥酪、牛羊油、花椒、桂皮等等,直接折腾成一碗‘邪恶无比’的‘八宝汤’,才算是大功告成,勉强下咽。

    所以,不能怪王三娘他们不待见茶,实在是他们吃过的茶,口味太过特别,他们也很不习惯啊,当然更加不能理解为什么江南人那么热衷于喝茶,这可比喝药好不了多少呢!

    唐初时,江北地区的人对茶的认知,大多与王三娘等人差不离。虽然此时宫廷和世家贵族也有饮茶的,不过多是为了标榜自己的高雅,真正爱饮茶汤的,还真是没几个。

    至于后来,饮茶成风,普及全国,成就‘茶道’一词,还得归功于著有《茶经》一书的陆羽,以及那些真正嗜茶,并不断研究烹茶之法的‘高端人士’。比如,陆羽所提倡的‘三沸煎茶’法,就让很多人真正喜欢上了饮茶,为之后饮茶之风的盛行,自上而下的流传、提倡,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此时此刻,王三娘他们还是果断的给茶贴了一个‘黑暗料理’的标签,坚决不肯去裴恒说的酒楼里去饮什么茶。

    裴恒只得苦口婆心的解释道:“你们这就不懂了吧,你们在洛阳,乃至整个北方,吃到的茶,都是不正宗的。这次陆家酒楼专门从江南请来了一个茶博士,专门为贵宾煎茶。那人可是在江南吴郡陆家呆过的,那陆家是江南世族,饮茶的讲究就别提了。那茶博士,烹茶的手艺自是没得说!”

    “你就夸夸其谈吧,我们饮的茶再不正宗,那也不是一般人能尝到的,到底是跟南边的差不离的,那江南的茶又能好喝到哪儿去!”王三娘白了裴恒一眼,很不买账。

    “你别不信啊,我什么时候诓过你们了?”裴恒郁闷了,瞥了一眼身旁的郑瑞,双眼蓦地一亮,道,“你们不相信我,总相信阿瑞吧,他可是从江南来的,江南人吃的茶是什么味儿,他最是知道了!”

    这属于‘走着也中枪’啊。郑瑞只好开口道:“味道什么的,不好说,毕竟每个人的口味不同,更别说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也是大相径庭,我若说好,你们却觉得不好。不过,饮茶确实有些奇效,例如消食解腻、提神醒脑、解疲消渴……”说到这里,郑瑞微微一笑道,“所以,不妨一试。”

    郑瑞此话还是很有可信度的,他自己在江南生活了七年,其生母亦是出身江南士族的女子,对饮茶一道,颇有些喜好。故此,他对茶,虽算不上嗜好,但也具有一定的了解,所以他是最有发言权的。

    “听到没有,茶是有奇效的,不去可要后悔的!”裴恒再接再厉道,“我可是花了大价钱好不容易才订下了位子,约好了人,你们若是不去,我这不是白费了一番心思?”

    “唉,好吧,那就去陆家酒楼吧!”

    经裴恒和郑瑞这么一忽悠,王三娘无奈点头道。魏仲卿和娄彦君也是觉得不好推辞,这才勉强同意一起去饮茶。

    “不过,你怎么会想要请我们去饮茶?”王三娘狐疑的看着裴恒,问道。

    “对啊,我没记得你有饮茶的嗜好啊?”魏仲卿亦不解道,“要是有人请我们饮茶,也该是元瑟才对啊?”

    被四双眼睛齐刷刷的盯着,裴恒尴尬的咳嗽一声,道:“我这不是一时好奇嘛,就订了个位子……”

    “一时好奇?”

    “这么巧?”

    众人不信。

    最后,在众人‘虎视’之下,裴恒被逼无奈道出了实情,“我看上了一个从杭州来的女伶,听说她嗜好喝茶,所以我就打探到了陆家酒楼,本是邀请她的,没想到被人捷足先登了!”

    “哦~~”众人恍然大悟。

    陆家酒楼,茶室。

    众人甫一坐定,前去打探消息的娄家小厮听说几位郎君在此,便兴冲冲的跑了进来。

    茶博士入内,将一应茶饼茶具器皿等一一布置妥当,便将烧红的木炭放入炉内,开始炙烤茶饼。

    在淡淡的茶香中,小厮开始叙述他打探到的情况。

    却说,昨日夜里武皇收到了由铜匦院递交上来的一个十岁小儿的投书,一时好奇之下,武皇翻看了起来,却发现这小儿竟然要面见圣上陈诉来俊臣的罪状。再一细问,这小儿竟是原宰相乐思晦的儿子。武皇皱眉了,乐思晦一案是她点头定下的,若是这小儿要翻案,却让她的脸面往哪里搁?

    正巧,李昭德就在武皇身边,见武皇蹙眉,不动声色的劝道:“一个十岁的孩子,怎么会无缘无故的状告来中丞呢,他们家的事情过去这么久了,不至于到现在才想翻案吧?”

    武皇一听这话觉得有几分道理,或许这孩子真有什么其他冤情要哭诉,自己既然看到了投书,不加理会似乎不妥。于是她决定在明日早朝的时候见一见这孩子。

    “乐家的孩子进去多久了,里边情况怎么样?”娄彦君问道。

    “好一会儿了,现在早朝还没散呢,还不知道具体情况如何。”小厮如实道。

    “你继续去打探,务必把早朝的情形打探清楚了再来回禀。”娄彦君如是吩咐了一声,小厮应命而去。

    约莫辰时二刻,延迟了很久的早朝终于散了,饥肠辘辘的朝臣们陆续出了大殿,朝着各自的衙署行去,而早朝的情形则随之四散传播开来。

    釜中的水开始翻滚起来了,茶博士不紧不慢的撒了些盐进去,待水完全沸腾后,他将碾磨好的茶粉投入了水中,并用长柄竹具慢慢的搅拌,让茶粉更好的融入到沸腾的盐水中。一时间,茶香四溢,充斥了整个茶室。

    王三娘等人舒展开了纠结的眉头,深吸了一口清新的茶香。

    “好消息,好消息。”娄家小厮蹬蹬蹬的跑进来,与在座的众人行了一礼,便迫不及待道,“圣上传旨要召见任相公、狄侍郎他们呢!”

    郑瑞等人相视一笑,看来计划很成功,武皇被乐家的小郎君说动了。

    “那你快说说,乐家的孩子是怎么说动圣上的?”王三娘很是好奇的问道,话说她也是见过那个孩子的,当时只觉得他可怜,没想到竟然还有这等口才和本事。

    “我是听里边伺候的几个小黄门说的。”小厮开始绘声绘色的演说起了当时的情形。

    却说,乐家小郎君站在众目睽睽之下的朝堂上,他那超出年龄的沉稳,立时赢得了一众朝官的好感。

    武皇问:“你投书所为何事?”

    乐家小郎君不卑不亢的答道:“不为其他,只为看到朝堂法度被来俊臣玩弄于鼓掌之间。臣已然家破人亡,多说无益,但臣不想看到来俊臣继续欺瞒圣上。”

    “此话怎讲?”武皇沉着脸,问道,“你可有证据?”

    “臣没有证据。”乐小郎君从容道,“但圣上可以一试,便可知来俊臣的真面目!”

    “如何试?”武皇耐着性子问道。

    “圣上可择一位您信得过的忠心耿耿之人,让来俊臣来审问其是否谋反,此人必定俯首认罪!”乐小郎君掷地有声道。

    武皇闻言,心中不免一动,若真是如此……她忽然想到了狄仁杰他们几人,看来此事自己要亲自审一审才是。

    听完小厮的转述,郑瑞等人不免佩服起这孩子的胆色来。

    事情发展到现在,只要狄仁杰等人见到了武皇,凭着几位大人的智谋,哪还有什么事说不清的,想必获救是早晚的事。

    “要不,我们再等等结果,如何?”魏仲卿心中还是担忧,没有听到最后的结论前,他不敢掉以轻心,便提议道。

    茶博士已然将茶煎煮好了正在分汤,随即让一旁的侍役将盛着绿色茶汤的白瓷碗奉给了王三娘等人。这茶博士的煎茶手法已然初具陆羽所提倡的‘三沸煎茶’的雏形,现如今能品到这样的茶汤,倒真是难得。

    郑瑞捧起茶碗,闻着久违的茶香,心情颇佳的道:“那就再等等,看是个什么结果,也好安心。”

    王三娘、裴恒几人,捧着茶碗,好奇的闻了闻,见茶汤里没有加一些乱七八糟的调料,这才小心翼翼的抿了一口,虽则苦涩不减,但却口齿留香,咂摸了一下嘴,竟然还有一丝丝回甘,顿觉此茶果然不同,比‘八宝茶’好多了。

    众人正在回味,闻听魏仲卿和郑瑞所言,又有这不同以往的茶香相伴,欣欣然的便点头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