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凤谋江山 » 第59章 劝陛下稍安勿躁

第59章 劝陛下稍安勿躁

    他的嘴动了动,正欲说话,冷不防苏浚已匆匆入内,口内急道:“陛下怎么了?怎么好好的宣起太医来了!”

    见到邵卿也在此,苏浚不由一愣,眼底闪过一丝他自己也闹不懂的复杂,收敛神色,拂了拂袖,稳稳迈步上前,拱手垂头施礼道:“臣夫参见陛下,参见正皇夫。”

    “苏侧夫免礼。”古清华斜了他一眼,邵卿微微点了点头。

    “陛下这是——”苏浚上前几步来至他们跟前,沉吟着,有些欲言又止。

    邵卿将他们三位侧皇夫管得甚严,**各人,谁也不敢妄谈国事,以前慕天南曾经试探过,被邵卿毫不容情罚了一个月禁足。正因邵卿如此严肃严厉,才让古清华省了许多精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断绝了苏浚与议政王外界的联系。

    虽然背地里苏浚与古清华不知议过多少次国事,自从古清华发现他的真面目后就不怎么顾忌,可是若当着邵卿的面问了不该问的话,岂非让邵卿为难,也让古清华为难。

    古清华轻轻叹了口气,不做声。她不能坏了邵卿的规矩,不然,将来麻烦的还是她!

    邵卿亦不语,古清华见到苏浚时,眼睛明显亮了一下,他的心跟着似乎沉了一下,心情突然就有些沉甸甸起来。

    自打苏浚受宠后,除了请安时例行客套几句,他们就没有再单独聚过,二人之间再也没了当初谈经论文的兴致和豪情。

    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变的?邵卿自己也不知道。

    此时的气氛,尴尬极了。

    古清华有话想要与苏浚讨论,苏浚也有许多话要问,可是谁也不便说出口,邵卿似乎隐隐察觉到了,心头没来由不快,一堵,他倒是想走,可是,没准他前脚走,后脚就有人在宫里散播谣言,说道是陛下为了苏侧夫将正皇夫赶了出去,这般闲言碎语他可以不在乎,但是损了威仪,他还如何管理得动?

    于是,邵卿只好呆坐着,一时三人僵持,说着不着边际的淡话,各自别扭。

    “皇姑,皇姑,你怎么了!”恰在这一分一秒都觉难熬的时刻,古耀之由奶娘莫合陪着从外边疾步进来,见到他三人,神色一收,规规矩矩站定行礼。

    古清华三人心头却是同时一松。

    不等古耀之行礼,古清华微微倾身,伸手向他微笑道:“耀之不要多礼,来,到皇姑身边来!”

    “是,皇姑。”古耀之应声,走近榻前。

    古清华伸手一把揽着他,心里突然升起暖暖的温情,烦闷急乱的心情也顿时舒缓了许多。这些日子以来,她早已将他当成亲人。

    “皇姑,你脸色有些不好呢,怎么不喝药呢!”古耀之望着她,小小的眉头忍不住蹙了蹙。

    古清华不觉笑了,道:“皇姑没事,只是有些累了,歇一歇就好。今儿功课做完了?有没有训练骑射?”

    “都有。”古耀之点点头,道:“师傅还夸耀之聪明呢!”说着,乌漆漆的眸子闪了一闪,透出一丝狡黠的得意。

    “是么!”古清华不禁笑了起来,道:“那耀之要再接再厉,把自己便得更加强大!”

    古耀之点点头“恩”了一声,认真道:“耀之将来长大变强了,一定好好保护皇姑,不许人欺负皇姑。”

    “真乖!”古清华微笑,抬眼瞟了瞟神情复杂,似悲似喜的湘琳。

    姑侄俩你一句我一句说的热闹,邵卿和苏浚却是静静听着,两人眼光一碰,心里都不甚滋味。情不自禁想,这孩子自小聪明沉稳,儒雅端庄知礼,若是有朝一日得知了古清华的皇位原本应属其母及其母死亡的前因后果,不知会发生何事?

    “小殿下,陛下今儿累了,该好好休息,本宫陪你出去,如何?”邵卿不觉起身温言笑道,顺便将手里的药碗搁在一旁。

    古清华心里一动,忙笑道:“湘琳你带他们到西暖阁那边去,把昨日淮南进贡的香橙、今儿御膳房做的核桃酪、山楂奶皮卷、椰香豌豆糕弄些让正皇夫和耀之尝尝。”说毕向邵卿一笑,道:“朕记得正皇夫喜食香橙,等会带些回去,朕也不必再差人送了。”

    “臣夫谢陛下。”邵卿不能说不感动,可一想到她这么处处细心维护巩固他地位的真正用意,却也难免伤感。

    “谢皇姑赏赐。”古耀之亦道。然后,随着湘琳一起出去,湘琳如何不明白她的心意?一使眼色,侍奉旁边的小宫女们都躬身默默退了出去。

    一时殿内寂寂,古清华吐了口气,怒气“唰”的一下又上脸。

    “陛下还是先喝药吧,有些凉了,臣夫再叫人热一热?”苏浚一开口,却是这么一句话,说话间,药碗已端上了手。

    “朕说了不喝!”古清华没好气瞪了他一眼。

    “讳疾忌医可不是陛下的本性!”苏浚轻笑出声,道:“陛下不肯喝药,是怕议政王知道了取笑么?”

    古清华一愣,没料到他会猜得到自己心思,自己也觉得这种行为有些幼稚赌气,可是,越是这等时候她岂能输了气势让人得意?古清华哼了一声,冷冷道:“苏浚你很喜欢猜旁人心思吗?你没听过天威难测?妄自揣测君心,可是死罪!”

    苏浚被她这么上纲上线的胡搅蛮缠有些哭笑不得,叫道:“陛下,大丈夫能屈能伸,事已至此,陛下气恼已无益,若是因此病倒,岂不是更叫人笑话?”

    “你——”古清华顿时气结。

    苏浚却又道:“宣太医进宫谁人不知?陛下不喝药,倘明日脸色仍是这般,岂非平白生出许多不必要的猜测?”

    古清华劈手夺过药碗,苏浚还未回过神来,她已掩袖仰脖一口气喝了下去,末了将空碗递还过去,苦着脸瞪着苏浚不满道:“水!”

    苏浚猛然回神,忙接过空碗,起身取水伺候她漱口,一时竟不知该说些什么。喝药,居然也有人喝得这么——

    “户部出事了!”古清华板着脸沉声道,瞟了眸光似有涌动的苏浚一眼,缓缓将户部银库几乎底朝天的情形说了一遍。

    苏浚听罢亦不禁咬牙:“倒是失了策了!”一心只在账目上找漏洞,谁知事情竟出在这不成文之陋习上。

    “此时不是说这个的时候,赈灾一事不能拖,一者百姓水深火热背井离乡家破人亡朕心不忍,二者,怕是会闹出事!”古清华冷笑,又道:“若是再经有心人挑拨造谣,可真有热闹瞧了!”若到那时,便是时机未到,也非要逼得与议政王翻脸甚至兵戈相见。

    何况,她实实也快忍不住了。据苏浚的人查出,鞑靼人围攻虞国,便是议政王在背后捣鬼,原本是想教她惊慌失措不知应付在臣下面前大大的丢一个脸面,谁知弄巧成拙,反倒成就了她!然而,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又岂少得了?

    这么大一笔账,她还没跟他算呢!

    “陛下,可有主意了?”苏浚轻声问道。

    古清华的心情平静了不少,目光幽幽盯着前方,黯然叹道:“说不上什么法子,明儿先将户部和朕的小金库能动的银子派钦差送往灾区,再教灾区附近州县先拨款救急,等年底税款收上来了,朕再补偿下去——恐怕也不够,只好命朝臣百姓捐献,看看能筹到多少了!“

    听她将主意打到了朝臣百姓身上,苏浚不禁目瞪口呆,皱皱眉道:“陛下命朝臣捐献,君命不可违他们不敢不从,可是心里岂有不怨陛下的?至于百姓,万一到时候下层官吏借机勒索,恐怕陛下也未必控制的住!”

    古清华也不禁烦恼,苏浚说的她何尝不知?这样一来这些大臣们还不抱怨死她?特别是那些墙头草,没准又向议政王怀里投过去了。还有民间捐献,制度本就不健全,实施起来还不乱成一团?若是像苏浚所言,下层小吏打着她的旗号强抢民财,那可真是得不偿失!看来,这条路是走不通了!

    “还有灾区附近州县,地域相连,想必也会受灾情牵连,只不过情况不明显而已,陛下教他们拿出钱粮赈灾,地方官员未必肯!”苏浚很不识时务又道。

    这人就是来捣乱的!古清华不禁瞪了他一眼,冷冷道:“那么依你之见呢?”她发誓,若是他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她非饶不了他!别怪她迁怒,是他自己不长眼往这边凑!

    “陛下可知我息国四大家族?”苏浚却突然问道。

    “四大家族?”古清华想了想,想起自己选皇夫时理过的地方亲贵世家资料,迟疑道:“你说的是博陵崔氏、赵郡王氏,清河郑氏、南阳卢氏这四家?”

    “正是。”苏浚微笑着点点头。

    古清华想了想,便扬声唤“来人!”

    小宫女忙进来,古清华便道:“湘琳呢?叫她来!”

    小宫女答应一声,自去叫人。

    不一刻湘琳来了,古清华便叫她将这四大家族的资料取来。在苏浚诧异的目光中,湘琳点头去了,不一刻,捧来四册卷册,轻轻叠放在古清华床前榻上,轻声道:“若无事,奴婢先行告退。”

    古清华知道她自打知晓了古凤倾和苏严一段往事后十分不待见苏浚,便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