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凤谋江山 » 第73章 赦罪过郑氏感铭(上)

第73章 赦罪过郑氏感铭(上)

    古清华并不是个心慈手软的人,尤其是与议政王经过这么多轮你死我活的斗争之后。

    一开始,她就抱着杀鸡给猴看、将郑氏一举歼灭连根拔起的目的筹划反攻。当苏浚和刘嘉在蜀国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刘承钟积极选拔培训合格盐官、地方心腹与商户积极搜查郑氏与裕昌号违法犯罪的证据时,古清华也基本制定好了如何将郑氏一网打尽的计划。

    她要一举拿下郑氏,让其余三家和议政王都好好看看,也让那态度暧昧不明的“二皇姐”好好看看她捍卫权力的决心。

    孰料,湘琳非常坚决的反对她歼灭郑氏的计划。

    古清华不禁有些恼火:郑氏都这般欺负到头上来了,她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她还做什么皇帝!

    在以往,她和湘琳就某件事的看法也不是没有过不同,有时,甚至是完全相悖的。毕竟嘛,两人成长的时代背景、环境都不同,思想上的差距抵得上几条东非大裂谷!两人的争执最终总是以她获胜告终,湘琳虽然对她处理事情的方法、思维十分困惑,不解,但最终仍是勉强服从于她了,而且最终的效果也还是不错的。

    可是这一次,湘琳反对的态度异常坚决。

    几番争执下来没个结果,古清华便不再言语。湘琳见她如此,轻叹一声,道:“陛下,奴婢明白陛下杀鸡给猴看的心思,可是这心思用在此处并不恰当!如果,陛下不想把王氏、崔氏推入慕老贼阵营的话!”

    古清华一怔,随即心内一惊,继而不由得拭了一把冷汗!如果没有湘琳提点,她差点犯下了无可挽回的大错!

    她只顾着自己气愤难耐,一时把持不住,差点失去了一个君王时时刻刻都应该保持的冷静。

    不错,灭了郑氏确实可以给议政王一个狠狠的打击,可以痛痛快快的出了这口气,可是之后呢?之后怎么办!

    之后,博陵崔氏、赵郡王氏兔死狐悲,生怕步郑氏后尘,也许将从此铤而走险死心塌地投入议政王阵营,对她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而其他商人们看到郑氏如此下场,虽会对她产生敬畏之情,可是“敬畏”又如何比得上“敬服”呢?而且,郑氏好说歹说乃开国功臣,世世代代享受殊荣,落到灭族的下场,即使身为君王她所作所为挑不出错,也必名声受损,令朝臣及天下儒生寒心。

    灭掉郑氏,对她来说,实实是坏处大于好处。既然如此,她为何不以宽大的胸怀,博大的气度来谅解郑氏呢?横竖,经此一战,郑氏实质上已如同拔了牙的老虎,对她而言绝不存在任何的危险,留着她们彰显为君之德,有何不好?

    古清华想通之后,望着湘琳笑了笑,湘琳才是这个时代的人,她比她更懂这个时代的游戏规则。好险,她便犯了规!犯了规,势必要付出代价!

    看到她的眼神,湘琳明白她已经想通。

    “湘琳,幸亏你提醒了我,不然——”

    “这都是我的本分,能够分担一点责任,我心里也踏实!”

    二人相视一笑,心中俱是暖暖。

    于是,二人重新制定了平定这场风波的计划。因此,从一开始便将其中牵扯到的所有关系、事件在裕昌号这里一刀切断。一切到裕昌号为止,没有半点儿牵扯上郑氏一族。

    古清华如此计划之后将近半月,便收到苏浚派人快马加鞭传递回来的信件,信中亦如是劝阻她。古清华将信拿给湘琳看,开玩笑说她跟苏浚倒是心有灵犀想到一处去了,湘琳脸色立刻臭了下来,沉着脸哼了一声,不答腔径自走开了。

    她对苏浚,永远改不了厌恶的态度。

    苏浚一切安排妥当回宫之后,知道古清华并没有将郑氏牵扯进来,不觉大大松了口气,笑道:“陛下英明!臣夫想起这事时为时已晚,原是抱着侥幸的心思来信劝阻,不想陛下早已想到了!倒是臣夫白白担心一场!”

    古清华听了这话把苏浚瞧了一眼,勉强笑笑,心头五味陈杂。她觉得,她越来越看不懂苏浚了。

    上一次出宫晚回一事,他后来虽然给了她十分合理的解释,她表面上没再提出什么疑问,其实心底,并不相信他的话。他不愿意说,她便也懒得去问。毕竟,她还需要他的效劳,能用多久用多久,为了这事撕破脸皮不值得。只是原本那份以为可以掏心掏肺无所保留的信任之情从此大大打了折扣,此次出使蜀国,如果不是无人可用迫不得已,她根本不会派他出去,但终究放了一个刘嘉在他身边,其中的用意他二人均心知肚明。

    可他对此并无实际行动上的消极抵抗,倘若没有他尽心尽力运筹帷幄与蜀国交涉,古清华相信不会这么快便有成效。而且,特意来信说明不可尽灭郑氏一事,分明不在他负责范围之内,他仍然提醒她了,可见,他是真心全意为她在办事,他的忠心毫无瑕疵。可倘若如此,为何明知她对他已心存疑虑却不愿意解释呢?古清华越想越是头疼,实实拿不准他了!

    强迫自己宁下心神,古清华沉吟道:“既然打算放过郑氏,朕索性再给他们大大示一次恩,朕预备派使者前往清河传旨,命郑氏当家人及其夫人伴驾,一起前往天寿山祭拜先祖,你觉得如何?”

    苏浚吃了一惊,睁大了眼作声不得,片刻方道:“陛下,这,这恩典也太大些了吧!恐怕有些过了!”

    郑氏利用手中权势掌控市场,挑拨民心,一个处理不慎便是暴乱四起的结果,如若再有有心人从中作梗作乱,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如此大罪几乎等同谋逆造反,仅仅将裕昌号操查封存已经很便宜他们了,转眼又给予伴君祭祖这样足以夸耀一方二十年的恩宠,确实有些过了。

    古清华微微一笑,道:“话虽如此,只是,这么做亦有这么做的好处,至少让他们明白、让天下人明白朕的立场和心意,还有,面对太祖、面对列祖列宗叩首跪拜时,也教他们好好想想自个祖宗挣下这份家业的不容易,警一警心,往后行事,都给朕小心着些!”对于这种不花一文钱便可起到极好安抚收买作用的恩宠,古清华一向来都不吝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