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凤谋江山 » 第110章 安人心拟罪己诏

第110章 安人心拟罪己诏

    苏浚听见她叫,岂有不来的?笑吟吟推开御书房的门,看到湘琳也在愣了一愣,便上前微微拱手弯腰施了一礼:“臣夫参见陛下!”

    宫人面前,还是不可失礼的。

    古清华却没有这么多礼,抬头给了他一个灿烂的笑:“苏浚,坐下说话!”说着从书案后起身,与他一起坐在一侧靠墙的罗汉榻上,三两句话之后便将今日朝堂上发生的这件事简单说了一遍。

    苏浚见她丝毫没有避讳湘琳的意思有些诧异,虽然他知道湘琳与古清华是自小长大的情分,是她的心腹,但每每他与她商议什么事情时,湘琳从来都不在身边的。

    顾不上思考太多,苏浚的注意力已经被古清华所说的事情吸引住了。

    “林家的后人遗孤敲了登闻鼓?”苏浚吃了一惊,呆了半响,道:“陛下敢肯定,那位林凤林姑娘当真是林家的后人吗?”

    古清华呆了一呆,苦笑道:“无论她是不是,都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林凤今日所提之事,必须要有一个完美的解决。眼看科考在即,林家的案子却翻了出来,凭着昔日林家在儒林的地位,这件事倘若解决不好,只能让天下仕子寒心!

    “苏浚,这件事,你怎么看?”古清华望着他。**这种事,对古清华来说太陌生了,打文字官司,也不是她擅长的。

    “这件事要处理得完美,需达到两个效果,一是为林家平反,安抚天下仕子之心,昌显陛下爱民公正之心;二是,不得损害先帝名声,不得挑出先帝错处,使陛下立于不孝之地;倒果然棘手。”苏浚一时也想不出解决的办法,但是点出了古清华所想的最终目的。

    “要是有人甘愿出来替先帝领罪就好了!”古清华沉默,然后不觉一叹。

    大人物犯了错,为了保持良好的公众形象,通常是由手下小弟出来公开道歉顶罪安抚人心的。当然,也不是每一个小弟都有替老大顶罪的“资格”,比如说,只有议政王跳出来将罪揽在自己身上大家才会信服,这种做法才有效,若是随便抓一个,人不但不信服,还要说一句虚伪、推卸责任呢!

    古清华想都没想议政王会愿意背这口黑锅!

    湘琳眼睛却是一亮,脱口道:“不如,陛下来顶这个罪好了!”

    “我——朕?”古清华指着自己的鼻子,有些错愕。怎么好好的,又扯上她了!她又不是当事人!

    苏浚一呆,随即喜道:“湘琳所言甚是,陛下,这个罪由陛下来顶,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怎么讲?”古清华忙问,顿时也来了兴趣。

    湘琳与苏浚相视一眼,笑道:“陛下乃先帝之女,女代母过,是为尽孝。”

    苏浚又接着道:“陛下乃当今之君,为民伸冤,替民做主,是为明君。”

    “太好了!”古清华听得心胸大畅,不觉拍手笑道:“你们这么一说,朕心里真是豁然开朗!就这么办!”

    她身为天子,大息国的君主,在臣民的心中是至高无上、独一无二的,而她宁肯放下身段,将所有的过错揽在自己身上,替林家伸冤,还林家以清白,相信林凤感念戴德尚且不尽,断断不可能非要辨出个是非黑白,非要说古凤倾的错不可!

    一者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古凤倾纵有千般万般不是她也是君主,她高兴杀几个人或者不高兴杀几个人那都是上天赋予她的权力;而且,入土为安,死者为大,古凤倾再有不是也已经去世,身为她女儿的古清华替她揽罪,没有人能挑出什么错处。如果林凤受了议政王教唆仍然不依不饶,那就是她的不是了,舆论也将不会再站在她那一边,对古清华来说,也就没有什么威胁了!

    古清华相信,林凤没有那么蠢。

    “这些话要怎么说,倒不能不好好斟酌一番。”苏浚又说道。

    古清华稍稍沉吟,道:“朕下一道诏书,这道诏书就叫做‘罪己诏’,还林家以清白、褒奖林凤这是必然的,代罪部分——”古清华望望苏浚,又望望湘琳:“如何措辞不牵扯母皇便如何说,恩,就说,就说母皇为奸人蒙蔽,把这个意思要带出来!”

    议政王既然要摆她一道,她干嘛要客气?找到了机会自然是要摆回去的!如果说古凤倾为奸人蒙蔽,那么这个奸人是谁,是不需要费心去想的!

    三人商议斟酌润色一番,第二日,一份感人至深的罪己诏便新鲜出炉了,先是表述了经过各方查证,林家确实冤枉的事实,然后对林家给予平反,命地方官亲自祭拜林无涯之墓,在林家南郡祖籍地立祠纪念,表彰了林凤忍辱负重的孝行,赐宅邸金银予林凤,御笔亲为林氏宅邸题名,所有受到牵涉牵连的人通通予以平反,并给予相当的赏赐。

    斟酌着写完这些,苏浚道:“如此,对林氏一门和天下读书人算是有了一个交代了!”

    然后,便以“不孝女古清华”开头,殷殷自责,表达了自己自幼远离故国,不得以承欢母皇膝下,不得侍奉母皇、替母皇分忧,以致于母皇国事操劳,三更不眠五更起,心力憔悴,身体大损,到了最后有心无力,无法事事顾全以致疏忽出错,造成无法挽回云云,最后,又哀叹母皇英年早逝,诸事实心悔而无法弥补的遗憾,最后,又表示自己身为人女,子欲养而亲不待已是最大的不孝,如今能够为母皇承担一二,替她完成她所来不及完成的遗愿实属欣慰,愿母皇九泉之下安息,而她情愿用一生来弥补母皇的心愿,做一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就差没说“有什么冲着我来,不要扰了死者安息!”了!

    这一份罪己诏自然是苏浚执笔,古清华和湘琳偶尔提补几句,湘琳文言功底比古清华好,时代背景的代入感也比她强,因此湘琳提补的更多一点。

    诏书写好之后,三人分别拿在手里看了一遍,苏浚是在严谨的一字一句审查,生怕有什么疏漏错处让人抓住把柄;古清华是心中暗赞苏浚文采之好,想象着议政王看到这份诏书后的反应以及林凤、天下臣民的反应,不禁心头暗爽;湘琳见了,则是感同身受,顿如万箭攒心,眼眶中直泛水光,垂着头眨了好一会眼才慢慢平复了情绪。

    “陛下再瞧瞧,可还有什么纰漏。”苏浚信手涂改了几处,重新递给古清华。

    古清华匆匆浏览一遍,笑道:“这样就很好,此案已下旨让刑部的人去查,等过几日结果报上来之后,这份诏书便可发出去了!”

    他们一点也不怀疑这个案子的真相会以林家确实含冤而告终,因为最想要这个结局从而刁难古清华的是议政王,取证、审问之类的过程自有议政王会操心,他们只要等着结果出来再顺势应对就可以了!

    “不过,光发诏书朕觉得还不够,”古清华狡黠的笑了笑,既然要做戏,她也不怕做大,越大效果才越轰动,也才更能表达她的诚意,所以,她决定,她要亲赴南郊祭奠所有在天之冤魂,亲登鼓楼,亲口致歉。

    苏浚和湘琳不禁骇然,两人都吓了老大一跳!

    她这玩得也太大了些!

    苏浚想了想,对她意欲登鼓楼亲口致歉表示反对,他的理由是她是天子,这么一来虽然百姓归心,但身为天子的神秘感也将被撕裂了一层,反而不好。南郊祭奠?她若是坚持,也就罢了!

    湘琳也加入进来,直言苏侧夫有理,古清华二比一完败,只好同意了他们的建议。

    即便如此,湘琳还幽幽叹道:“陛下,委屈陛下了!”她语气中含着欲说又隐的歉意让苏浚的神智刹那间晃了一晃。

    古清华愕然。想想也是的,她身为九五之尊,无论天大的罪过,罪己诏一下已足以勾销所有的过失。而古往今来,拥有无上权力的帝王,有几个肯承认自己过错、肯下罪己诏的?下边人给他进个谏还得有方法、有技巧以免触怒龙威惹来横祸呢!就算像唐太宗那样的英主,还不是好几次恼羞成怒差点剁了魏征?古清华年纪轻轻,身为天子来说,肯做到这一步,已经实属不易,南郊祭灵,更是难得!也难怪湘琳会觉得她委屈了!

    想通这些,古清华心中既温暖又暗暗失笑,对她来说,道个歉有什么大不了的?她才不在乎呢!

    “湘琳,朕一点也不委屈,在其位,谋其事,这都是朕该做的!”古清华只好如是安慰她。

    “陛下心胸,奴婢佩服!”湘琳说道。

    古清华脸上有些微红,她其实当不起她这么夸赞,尤其是她的语气那么真诚。古清华掩饰般咳了咳,生硬的转换起话题:“此事便议到此,朕倒要瞧瞧,到时那慕老贼是怎样面目!”

    “这是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怪不得别人。陛下殚精竭虑,先歇着吧,臣夫告退。”苏浚笑了笑。

    古清华瞟了一眼摆在角落的沙漏,有些歉然:“没想到这时辰了!”

    议事时,时间总过得比较快,不知不觉已将近黄昏了。古清华本想上承庆宫去与苏浚一道用餐,又有些犹豫不定,湘琳识趣,借口添茶施礼离开了。古清华向苏浚笑了笑,不及开口,苏浚已紧紧握住她的手,微笑道:“陛下您还不饿吗?看您这样臣夫都心疼!”

    古清华嫣然一笑:“既如此,咱们一起用膳,到你那去?”

    “好!”苏浚轻笑,旋即放开她的手起身,二人一前一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