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凤谋江山 » 第119章 阳春月南下探疑

第119章 阳春月南下探疑

    尽管古清华下旨一切从简,到了三月初八出行那天她才发现,其实一切并不很简,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张扬的,三层的高大御舟乍乍然一个庞然巨物,描金画银、雕龙绘凤,珠帘绣幕,内中布置安设极尽奢华!

    从皇宫一路至码头这一路就更不用说了,乐声齐奏、礼炮轰鸣声中,垂着明黄帘帐、饰着金玉珠宝的天子御辇缓缓而出,五彩旌旗、金瓜银戈在前引导,华盖番带飘舞,长尾五彩羽扇辉煌,装束光鲜亮丽的宫女太监持着拂尘、提香炉、锦盒、金盘等环绕御辇周围,武士羽林无不器宇轩昂,甲胄闪亮,一个个面色严肃、敛神屏息,雄纠纠气昂昂担任着保卫工作,将御辇里三层外三层围得严严实实,连只苍蝇都飞不过。

    天子出行,历来如此,原本也没什么。可是,这次要去的连年遭受海盗侵袭、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的东南郡啊!换句话说,这是去视察灾区的,而不是去显摆和给当地百姓增加负担找骂的!

    古清华顿时心中不快,登了御舟,一切安置妥当,御舟缓缓离岸开启时,她立刻派刘忠明将负责此事的礼部尚书于何时叫来,隐隐约约的教育了一顿,于何时唬得手脚发软,出了一脑门子的汗,一路而下再也不敢自作主张,一切皆看苏姑姑和尚宫局、内府的眼色行事。

    此次出行,古清华将苏浚和慕天南带了去,苏浚是理所当然要随她一道去,至于慕天南,放在身边比较好控制,省得他捣鬼。只好又留下邵卿镇守**,命萧炎总理皇宫守卫。

    朝中官员,她将自己在用的户部尚书刘嘉和刚刚提拔为翰林院左侍郎的李自珍、文华阁大学士左钟留下坐镇,其余众人她觉得比较刁钻的都带了去,包括议政王的全家。

    古清华把议政王妃留在自己的船上,美其名曰“闲聊解闷”实则便于监视控制。议政王妃心中理所当然不太乐意,毕竟么,她若是在自己的船上,呼奴唤婢,颐指气使,高兴坐着就坐着,高兴歪着就歪着,想吃吃,想睡睡,随心所欲。在古清华船上就不一样了,得小心翼翼的在一旁伺候着,纵然古清华看议政王面子不会与她为难,还赐她小凳子坐,可她还不是得瞧她的脸色行事?

    不过三天的功夫,议政王妃的身子骨便大感吃不消,眼眶微显乌黑,一张脸愁苦得跟个苦瓜似的,几次三番陪着笑试探请求,古清华见折腾得她够了,便大方的一挥手,笑着说特地为她和慕世子备了艘小船,甚是清净,让她好好在船中照顾病中的儿子,每日过来请安一次即可。

    议政王妃早料到古清华不会让他们夫妇住在一块的,此时她只求一个自在,哪还顾得上其他,忙不迭的谢恩去了,心底大大透了口气。

    当天晚上,古清华便传来慕天南,问他议政王妃可否私下给他传递了什么消息?

    慕天南料知瞒不过她——且也没打算瞒她,笑了笑,说:“义父命义母告诫臣夫,不可轻举妄动,”他眼角有些轻挑的挑了挑,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笑容,似笑非笑道:“义母还说,义父命臣夫好生侍奉陛下,抓住机会讨陛下欢心,最好,让陛下再怀皇嗣。”

    古清华气得涨红了脸,她“流产”之后,太医明明宣布她需要调理身子,近期不宜怀孕,那该死的议政王居然还动了这个心思!

    “你出去吧!一切照旧即可,别露出什么端倪叫人起了疑心,你义父再传什么话给你,赶早禀报朕!”古清华绷着脸道。

    慕天南望了她一眼,淡淡施礼:“是,陛下。”

    他为鱼肉,人为刀俎,反正,夹在中间的夹心饼干,一切都不需要自己去思考、去筹谋,只需要听话、照做,就可以了!

    也许,这种日子还要持续很久很久,而他能做的,只有“遵旨”二字而已。

    总的来说,这一路上古清华还是过得相当愉快的,有你侬我侬的苏浚陪在身旁,有两岸旖旎无限的风光可以赏心悦目,晚间还能坐在船头数星星看月亮!重要的是,议政王不跳出来搅局,事事顺利,格外叫人心情愉快!真正是良辰美景、花好月圆!

    御舟在运河中行了十五日,终于到达了终点站——东南郡沥州。

    章知府早率着一众有品阶的官员和地方有头脸的乡绅们迎在码头,远远看见御舟便跪了下去,俯首在地,不敢妄觑天眼。古清华派司礼太监上前宣旨免礼,众人又磕了三个头,方起身,恭恭敬敬相对排成两排侯在岸上,远远近近,周围皆为兵士把守,闲杂人等早已驱尽。

    一身明黄龙袍、头戴金冠的古清华在一堆花团锦簇的宫人们簇拥下登上岸来,后边随着的是议政王、理郡王等大臣,皆是息国朝廷的中流砥柱,是沥州这小小地方众人原本一辈子也不可能见得到的大人物。章知府一见这架势,双腿一软,心中一激动,“扑通”又跪了下去,双手撑地叩头,强忍着扑通扑通像要跳出胸口的心跳颤声大叫:“微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众地方官员见他紧张更加紧张,一个连一个也忙都跪了下去叩头。

    “都起来吧,众卿辛苦了!”章知府看着眼前一片花团锦簇、金光闪耀,早已搅得头昏眼花。脑子混混沌沌中乍然一个轻柔清脆的声音飘入耳中,说不出的好听,仿佛夏日里湖面拂来的凉风,一下子驱散了心头的紧张和混沌。

    他下意识抬起头来,一张笑得明媚的脸庞映入眼帘,大而明亮的眼睛,小巧朱红的唇,高挺的鼻梁,小小的脸,映着一头珠光璀璨和一身的明黄,使原本娇俏的五官显出无上的华贵大气与凛然气势。

    这就是大息国的皇帝,坐在九天龙椅上独一无二的那一人,原来,竟是这般模样!章知府有些傻了眼,一时呆呆的只是瞅着古清华。

    “咳!”古清华身边侍奉的刘忠明觉得不像样,用力狠狠的咳了两下。

    章知府如梦初醒,惊出一身冷汗,忙又俯首在地脱口而出:“臣有罪!”

    “章爱卿何罪之有,起来罢!”古清华微微一笑,朝旁边小太监使了个眼色。

    小太监伶俐的哈了哈腰,越众上前,将拂尘一甩执在肘弯,另一手便去扶章知府:“章大人请!”

    “臣、臣惶恐、臣不敢、臣——”章知府受宠若惊,吓了一大跳,慌忙站了起来,平日里极是老成的一个人居然吃吃艾艾说话打起结来。

    跪在他身后的众人中间不由传出一阵轻浮飘忽的抽气和讶然声,见他起了便也纷纷随着起身,相互之间交换了个或震惊或意外的眼色,不约而同,对他们的君主多了几分好感。

    “陛下一路舟船劳顿,请陛下起驾前往行宫休息,地方简陋,还请陛下见谅一二。”章知府见古清华为人亲和,脸上惶恐之色渐渐退去,行止从容,神色自若,说话也流畅了许多。

    此处行宫叫做丽水行宫,初建于开国第三代皇帝高宗,后毁于水患,直到古凤倾之父显宗中期方重新整修过。但显宗皇帝终其一生也只来过两次,后来古凤倾继位,先期励精图治,无心游玩,中后期为情所伤,亦无心游玩,因此,这座行宫算起来已经空置了近三十年了。此次虽然经过翻修,但时间仓促,哪来得及细细琢磨布置,章知府急得差点要上吊,已经做好了挨骂的准备了,见古清华待人和气,忍不住又提前敲敲边鼓,打打预防针。

    “章爱卿言重了!朕来此,不是享福的,”古清华说着微微叹了口气,扭头扫了于何时、理郡王、苏姑姑等一眼,吩咐道:“朕再强调一遍,一切从简,不可难为地方官员,更不可扰民,若让朕知道了,必不轻饶!”

    “是,陛下!微臣遵旨!”于何时忙上前恭敬答应,苏姑姑等亦一齐屈膝垂首无声领命。

    这话其实也是说给章知府等一票东南郡官员和议政王等一票朝中大员听的,众人虽不吭声,少不得面上也做出个“受教了”的样子,东南郡人人暗喜,心头松透了口气,均想:听闻陛下一路行来甚为体恤地方,还以为是道听途说,原来竟是真的,明君,明君啊!

    甚至,已经有地方乡绅在暗暗打着腹稿,准备将这一点写进自己见驾的笔记小品中了。

    议政王却忍不住微微撇了撇嘴:这种时候,还不忘收买人心!

    回到丽水行宫,古清华安歇在玉华宫,随行众官在于何时、章知府等安排下有序入主别处,忙乱了半天。

    一宿无事。

    次日,古清华便召见了章知府,直接便问了海盗抢掠扰民一事。章知府见她如此勤政,感动敬服得不得了,声泪俱下,说得凄惨无比,古清华暗暗察言观色,发现他不像是伪装的,于是反而要出言安慰他,表示此事定会做主,吩咐他先回去,将历年海盗侵袭的档案统统调来。

    章知府感激涕零退下,回去等消息。

    剿灭海盗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好的事,一两年间能够博得一个太平,他便很知足了!有了古清华这句话,他心里也踏实了许多,总之,靠着这句话给同僚和地方百姓们鼓鼓劲,一两年时间还是能够撑下去的!

    当晚,地方官照例设接风宴,参加的除了当地官员还有周边州府的官员、地方大乡绅与名门望族,包括南阳的卢氏当家携夫人也来了。还有沈流连,他虽然官职低微,但人家领着太傅的头衔,身份是不低的,原本也该前来一聚,但不巧他如今修习道家,正闭关打坐,还有七八天方能出关,派了心腹跟古清华请罪,他行事素来一根筋惯了,古清华一笑置之,并未怪罪。

    可是,二公主古清霜仍然没来,连亲笔信都没有一封,只命府上大管家郑方信带着礼物过来请罪。

    -------------

    抱歉,今日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