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凤谋江山 » 第137章 明暗里双管齐下

第137章 明暗里双管齐下

    “也许,是那小宫女撒的谎吧!”尽管不甘不愿,议政王不得不叹了口气勉强承认,他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这么点事将别人叫来有些过意不去,于是勉强笑了笑,语气也温和了许多,抬手在理郡王肩头轻轻拍了拍,叹道:“方才是本王心急了,古兄莫要在意。唉,跟旁人不能说也不好说,跟古兄说却是无妨,实不相瞒,本王是担心陛下年幼贪玩,微服出宫,万一出点什么事就麻烦了!那两日陛下推脱着不肯召见臣工,折子也未曾处理,本王难免疑心。没有,那就最好了!”

    “呵呵,议政王一腔忠心,在下怎么会在意呢!”理郡王见他终于相信了自己,十分高兴道:“陛下素来英明,料想不会做这种事的!”

    “说的是!”议政王心不在焉附和。

    两人也没什么好说的,没多大一会,理郡王便告辞,议政王假惺惺的留饭,理郡王怎么可能留,坚持要走,议政王也就罢了。

    离开议政王住所,乘上轿子,理郡王顿时松懈,无声舒了口气,掏出帕子拭了拭额角。刚才,差点没湿了一身冷汗。

    那日求见不成,再联想自己的人监视到的议政王夫妇那两日的行为,再看见议政王迎面而来,他立刻就明白了他为何而来。

    虽然不清楚古清华这么做的目的何在,但,他身为古氏子孙,在关键时刻岂能不帮她一把?他有把握,凭着自己胆小怕事、明哲保身得近乎神经质的行事做派,他一定能将议政王忽悠过去。

    哼,笑话!世人还真当他古梁振胆小如鼠吗?他也是姓古的人,身上流着的是古氏的血脉,岂能看着外人觊觎古氏江山而不管不顾?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看来,古梁振手心紧了紧,望着前方迅速的眨了眨眼,他是时候找个机会跟陛下摊牌了!这些年,装的也够了!而陛下,也需要支持和帮助。

    何况,他的身上还背负着先帝的遗命。可怜先帝,乍然惊觉那姓慕的狼子野心时已经被他害得病入膏肓无力回天了!天可怜见,这自樊国回来继位的新帝年纪虽小,行事却不俗,他觉得,她定能够完成先帝的遗愿,而他,也不需要找机会跟二公主联系了,帝位更迭频繁,也不是好事……

    当日,议政王请旨回都,理由是都中公务耽搁太久,恐怕生变。古清华当然不允,他这时候一个人闷声不响的回翟凤城去,再有人有意散布些隐隐约约的谣言,旁人还不以为是她古清华故意把他赶回去的?那样,大家对她会心生怨愤的。

    古清华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他不是说都中公务耽搁太久恐怕生变吗?古清华索性将他那一派的得力干将调了两三个回去主持公务,随便暗暗遣人给刘嘉去一封信,让他折腾点事出来,让那些人好好的消遣消遣。

    议政王气了个怔,没料到她居然敢暗地里阴他了!他心头突然生出隐隐的不安,他自己尚未察觉到的不安。

    第二天,沈流连依旧召集地方官们在府衙大厅开会商讨海盗招安一事,结果,沈流连纵然才思敏捷,文采过人,口才敏锐,无奈双拳难敌四手,何况他面对的不止四手,对方一人一句都够他受的。双方各自摆事实,讲道理,引经据典,折腾了一天,仍是无果而散。

    古清华不禁苦笑,苦笑的同时也暗暗庆幸,庆幸她还有沈流连这么一个立场坚定的盟友。苏浚是不能放到明面的,她身为大老板,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却不能事事按自己的想法来,明面上,她得做到不偏不倚,这样,才能维持人心和一方稳定。

    况且,身为君主,又是女帝,她总不能不顾形象的跟下边人争吵得脸红脖子粗唾沫横飞吧?

    古清华暗暗感激神奇的运气,当初议政王设法将沈流连从都城排挤出来,恐怕做梦也想不到有今天吧?

    可是,那些人不会不知道沈流连所言代表的是她的意思,而仍然争吵得脸红脖子粗,她又感到深深的烦恼。

    当年晚上,古清华命羽林侍卫悄悄前往章知府家传旨,宣召觐见。

    章知府自然明白此等时候她要说什么,昂然不惧随来人而去。

    不料,古清华先是久久的盯着他,然后说道:“章爱卿在南疆,呆了有十二年了吧?”

    章知府一愣,忙恭敬回话道:“是,微臣当初还是南阳郡庆丰县一名小小的县令呢,一晃不觉过去十二年了!”

    古清华笑道:“恩,从南阳郡小县令做到东南郡知府,可不简单呐!”南阳郡是古青霜的地盘,古凤倾对南阳素来不太管的,但其他郡府对南阳郡的官员都不太喜欢,尤其是南方一带,章知府能够从南阳小县令做到东南郡知府,确实不简单。

    “卑职惶恐!”章知府嘴里谦虚着,心里还是很舒服的,心头的气不觉也消除了一大半,忙道:“这是先帝的恩德,卑职感戴不尽!”

    “那也要你自己有才啊!”古清华笑道,她稍稍沉吟,又道:“其实认真说起来,先帝倒真没多少恩德降施于你的。爱卿啊,你在南疆这些年,勤政为民,官碑甚好,这等人才不用,乃朕之过,朕想调你入都,你意下如何?”

    章知府心头“咯噔”一下,嘴张了张,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这消息来得事先没有半点预兆,砸得他晕头转向,一下子蒙住了!

    翟凤城是国之心脏,政治中心,哪个当官的不想去?他对着清风明月时,也不是没有想过、没有向往过的。

    但他从来没想到,机遇会在这个特殊时刻突然来临。他当然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古清华是在拉拢他,同时也要把他从东南官场抽出。他是知府,在东南官场是领头羊,他一走,他反对的新政策推行起来会容易得多。

    心里有些犹豫,可又不敢犹豫。古清华这是很给他面子了,否则,要将他从东南郡弄走,不仅仅有这样一种法子。她肯做到这一步,也算为他着想了!

    “怎么?章爱卿不愿意?”古清华细长好看的柳眉弯了弯,明明是个普通女子做起来很妩媚的动作,她做起来独显几分说不出的凌厉,她半眯的凤眼,唇边扬起的似笑非笑的弧度都在彰显着她的心思,那是动怒前的征兆。

    章知府突然就想明白了,心中立时一片清明,他跪下,俯首道:“天恩浩荡,臣岂有不愿之礼!臣谢陛下恩典!”

    她是他的君,他永远都不可能跟她抗衡,除却低头,再无选择。何况,东南郡多年来饱受海盗掠劫之苦,也是时候该有个了解了,以这样的方式,也好!

    这么想着,他的心里突然轻松了许多。

    “爱卿不负朕望,朕心甚慰,”古清华高兴的笑着,道:“既如此,爱卿便费点心神将该手头上的各项事务理一理吧,等朕回銮时一同启程便是了!”

    “微臣遵旨,谢陛下!”章知府激动得声音有些发颤了。地方官调任都城毫不稀罕,可是,有几个像他一样这样随驾回銮呢?

    古清华接着又如是召见了两三人,都是东南官场上有分量的人物。谈话的方法不尽相同,但是取得的效果都是一样的。说起来,这还要多谢沈流连,他摸爬滚打在东南郡第一线,什么情况不知晓?谁说读书人越老越迂腐?沈流连就不是!

    于是,次日的谈判谈着谈着不觉就改变了方向,从是否接受海盗的投诚变成海盗投诚的先决条件应该怎样了。

    关于这一点,古清华、沈流连、汪海容之间早已达成了协议,那就是汪海容等负责肃清南疆海域所有的海盗,该招安的招安,该杀头的杀头,对此,汪海容当然义不容辞,于是,东南郡地方官员也觉得挽回了面子,也就半推半就不再说什么了。

    但是,却是提了两点刁难的意见,一是朝廷不出钱不出物不提供兵器以及一切援助,一切补给供应由汪海容他们自己解决;另一个是为避免他们装模作样故意拖延,将肃清所有海盗的时间定在六月底,而现在,已经四月初了。准备补给兵器等估计得耗上一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他们真正能用的时间只有两个月而已。

    对于这两点,沈流连和汪海容都面面相觑,汪海容便说要考虑考虑,第二日再给答复。

    回去跟古清华商量,古清华想了想,问汪海容,如果补给顺手的话,他们是否有把握在两个月时间里肃清海盗?

    汪海容和老包对着地图盘算一番,答复古清华:能!

    古清华点点头,道:“既如此,应了便是!补给方面,朕自有法子!”

    经过此事,汪海容和老包对古清华的敬服不知不觉又上升了好几级,对她的话百分百的信服,当下也没有细问为什么,点头便答应了。

    谈判一事终于落下帷幕,最终以招安方式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