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凤谋江山 » 第147章 君臣相对论局势

第147章 君臣相对论局势

    第二日,理亲王大大方方的求见,古清华立刻就传旨“宣”。//78小说网无弹窗更新快//

    这是理亲王头一回主动求见陛下,但是,朝堂上下大臣们你眨眨眼,我眨眨眼,眼底均露出点似笑非笑的看戏表情来,没有一个人感到吃惊或者纳罕或往别处想的。

    因为,陛下昨日才在朝堂上恨铁不成钢的训斥过理亲王,理亲王惧怕陛下龙颜大怒,此时不得不大着胆入宫求见,以此来响应陛下的号召,这是很好理解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正因为他胆小怕事,所以才会这般主动。

    理亲王不由暗服古清华的心计:将来,他们之间需要进行比以往多得多的联系,倘若毫无缘由的,双方联系突然频繁了起来,难免会引人猜疑,但是,有了古清华先头那番话打底就不一样了!

    古清华在御书房召见理亲王,苏浚作为两人之间的实际牵线人,少不得也在场。

    理亲王一进去,下意识跟苏浚交换了个眼神,便向古清华跪了下去:“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理亲王恭恭敬敬的磕下头去,抬起时,一脸的凝重与严肃,与平日的形象有脱胎换骨之别,倒叫古清华眼前一刹那的恍惚。

    “理亲王快快平身!”古清华温和的笑道:“说起来,理亲王还是朕的皇伯父呢!”

    理亲王脸上露出羞愧的神色,眼睑下意识垂了垂,拱手躬身道:“微臣惭愧!这些年,什么也没帮上陛下!”

    “这不怪你,”古清华混不介意淡淡一笑。道:“古氏在朝宗亲只有皇伯父你一个人,你的身份特殊,自然不宜多有举动。何况,承恩郡王风头何其之大,皇伯父纵是想做点什么,那也难啊!”

    自然而然的。古清华对理亲王的称呼就改变了。多了几分本家血脉的亲切亲近。理亲王心中不能不说被狠狠触动了,心里就有些发热、发酸。

    “臣谢陛下体谅!”理亲王心头顿时送了一松,想了想,仍是叹道:“陛下虽不怪罪。但臣为古氏孙,这几年眼睁睁看着陛下身处险境却无法为陛下出一份力,终究愧对陛下!陛下如此大度。臣更要无地自容了!”

    这几句话说是面话也是面话,说是真心话也是真心话,古清华心里一时也滋味万千起来。其实。她不能不说对理亲王怀有疑惑的,他一直不站队倒也罢了,突然之间表态,他凭什么认为古清华会接纳他?或者说,他有什么值得古清华接纳他?就仅仅凭他救了苏浚一命?

    古清华本想直截了当开门见山,但转念一想,那样的话反倒显得自己小家气了。倒好像多么迫切需要他似的。他既然来投诚,总该先拿出几分诚意来!

    古清华打定主意。又是温和一笑,跟他打起了太极。

    “正如皇伯父所言,”古清华毫不在意的笑道:“都是古氏一脉,再说那些话就见外了!何况,眼下也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理亲王见古清华一句话将话题转了开去,不动声色的引入了正题,他便也不好再打哈哈,于是从怀中掏出一卷册,躬着身双手奉着高举过头,向古清华道“陛下,这是这些年臣安插在朝中各部与地方的人,虽然官职都不大,但都是靠得住的,或许对陛下有点儿用。”

    古清华示意苏浚接过,挑了挑眉喜道:“哦?皇伯父真是用心良苦,朕正愁培植的人手不够用呢!不想皇伯父早早便布下了这一步棋,可见上天待朕不薄!”

    理亲王心头不由跳了一跳,虽然他知道古清华这些年肯定不会闲着,但听她这么说出来还是忍不住有些吃惊。他背地里一向来都很关注她的动静,此时从脑里一一想去,除了林芝几个过了明面的,竟一个也想不到谁会是古清华培植的人。

    古清华展开册快速浏览,心中不由暗暗吃惊,理亲王的人算不上遍布全国,但是,所有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占有重要地位和价值的城镇关隘,都有他的人,这些人,或者是文书小吏,或者是师爷幕僚,或者是游击千户,无所不有,诚然如他所言,他们官职都不大,但是能够经手接触的资料可不少,甚至可以说,他们的主人甚少有事能瞒得过他们!

    而且,这些人平日里看似职位低下,但倘若有一日做起内应来,却是非常具备地利天时之便的!

    古清华频频点头,合上册抬头向理亲王笑道:“这些人,今后仍旧由皇伯父与他们保持联系,凡是承恩郡王一党的,都监视起来,朕要他们贪赃枉法、彼此来往勾搭的证据。”

    “是,陛下!”理亲王自然明白古清华的意思,她不动则已,一动就要全部发动,将慕弘如一党一网打尽。

    “皇伯父对目前的局势,不知有何看法?”古清华问道。

    这是理亲王来之前就翻来覆去想了很多遍的,此时听古清华问起便诚恳的说道:“陛下,恕臣直言,撇开旁的不说,就军权上,江北军营、江南鹿山军营两处的总兵官、都督都是承恩郡王的嫡系,翟凤城南郊和北郊的锐健营共两万人马也在他掌控之中。如今,陛下虽然在朝堂上占了主动,可真正论到军权实力,陛下手里只有两万羽林军和北境苏大将军的部队,但苏大将军那边,说实话,只能起到震慑作用,远水救不了近火,如果真动起手来,恐怕——”

    古清华脸色不觉沉寂了些。她和苏浚都很清楚,羽林军号称两万,实际上只有一万五不到,其余的人都被她通过林芝等暗暗派遣到了地方上。羽林军虽然不乏好手,但跟南郊北郊锐健营、再加上承恩郡王极其党羽手下家奴侍卫真打起来,架不住人家人数多,恐怕也就是堪堪持平的结果。

    苏严手中有大军没错,但一来要防守哥舒国,二来北境离翟凤城太远,军队长途跋涉保不了密反而会打草惊蛇逼慕弘如狗急跳墙!所以理亲王说的没错,苏严的军队,起的就是一个震慑作用、让慕弘如有所忌惮而已!一旦撕开脸,反而用不上了!

    实际上现在等于,无论地方上,还是都城中,在军事力量上,她古清华都不占优势。

    “陛下是君,承恩郡王是臣,单从君臣大义上,他便输了。他手下那些人,未必全都跟他一条心,各个击破,未必不能。”苏浚见古清华心情不好,便温言相劝。

    古清华微微抬眼与他相视,心头一暖,眸中闪过无声笑意。

    “那么依皇伯父之见,朕该如何?”古清华身不觉微微向前倾了倾,向理亲王殷殷问道。

    理亲王沉着应道:“双管齐下。只要陛下控制住翟凤城中大局,地方上再派人出其不意夺了承恩郡王一党军权、政权,此事就可大功告成了!”

    古清华在心底很客观的权衡了一下,微微摇头道:“朕的羽林军虽然骁勇,但慕弘如那边人也不少,朕没有十成胜算!”慕弘如只要有两成机会逃出去,就会跟遍布全国的党羽取得联系结成一团,到时候反攻都城,她古清华未必等得到苏严大军来救!至于她刚刚纳入掌中的南疆,还在复苏阶段,哪有什么军事实力?况且沈流连也绝不是慕弘如的对手!

    理亲王微微有些诧异,羽林军乃天近卫亲兵,向来俸禄优渥,但挑选要求也十分严格的,两万人马对上三四万还是有胜算的,古清华又不是胆小之人,为何会说出这番话来?

    他心思稍稍一动,心中便明白了。

    一时心里又是欣慰,又是忧虑。

    欣慰的是,古清华派出去的这些人跟他的人一联合起来,将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至少,用在“擒贼擒王”上没有问题;忧虑的是,如此看来,古清华身边可调配的力量又减少了。

    理亲王猛然想起一事,眼睛一亮,忙道:“陛下,翟凤城中还有一股力量可以利用,九城兵马司指挥使夏仲舒,他的手里也有近两万人马!”

    “夏仲舒?”古清华恍然:“朕竟把他给忘了!不过,他这人性古怪,要收服恐怕也不容易!”

    做大事最怕就是碰上这种亦正亦邪之人,因为你永远无法保证在关键时刻他到底是正还是邪,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原本计划周详,看着胜券在握的事,正是因为这种人的临阵倒戈而改写得一塌糊涂。古清华不愿意做这尝试的一个。

    提到此人,理亲王也只有瞪眼的份。这个夏仲舒实在是太特别,按说他的本事并不比苏严差,如果不是这副臭脾气,恐怕也早就是一方大将了,哪用得着委委屈屈的在九城兵马司上一做多年?

    他跟慕弘如不对盘没错,但对女帝同样也没有好感!当年就曾顶撞过先帝古凤倾好几回,古凤倾懒得跟他计较,但也不搭理他,升官也好,逢年过节天万寿赏赐也好,他得的都是最后一等。

    古凤倾不是没想过贬他的官,但他这人说起来那是一身的毛病,可你真要从他身上找点什么出来治个罪,却又一丁点儿也找不到!哪怕他顶撞古凤倾,也都是站得住脚的!